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教學內容:
還剩下多少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使學生能夠在經驗積累和親身體驗的基礎上體會減法的含義并且能夠應用。
2、使學生能夠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初步理解減法的含義是本小節的教學重點。
2、學生能夠看圖說圖意,并能夠正確列式計算。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一)出示圖片:金魚圖和綿羊圖
1、請你根據圖意列式。
2、教師總結。
(1)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個問題;
(2)當我們需要把兩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加法計算;
(3)兩個數相加,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他們的和不變。
(二)教師設疑
我們知道把兩部分合并在一起我們用加法計算;如果我想:從總數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我們該怎樣計算呢?
二、學習減法
(一)看圖自主理解減法含義
1、出示圖片:主題圖
(1)請你自己想一想,這幅圖什么意思?
(2)小組內說一說。
(3)你知道怎樣解答嗎?
2、全班討論。
3、教師小結。
當我們從總數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時,我們用減法計算。“-”記做減號。
從5個里面減去2個,還剩3個,寫作:5-2 =3。
(二)反饋
1、出示圖片:做一做1
2、出示圖片:做一做2
3、出示圖片:小刺猬拿蘋果
(三)小結
當我們需要把兩部分合并在一起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加法計算;當我們從總數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外一部分時,我們用減法計算。
三、練習
(一)出示圖片:手指圖
(二)出示圖片:小鳥摘果子
(三)出示圖片:老鼠做數學
四、小結
今天我們接觸了減法,你知道什么時候運用減法進行計算嗎?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嗎?
板書設計:
還剩下多少?
2+3=5 5—1=4 5—3=2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教學目標:
1. 認識0,會讀、寫0。
2. 會表示0,知道0代表的意思。
3.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會表示0,知道0代表的意思。
教學難點:
會寫0。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掛圖(一棵蘋果樹,樹上結了10個大蘋果)
同學們,豐收了,結了這么多的.果子。果子現在熟了,要采摘了,勤勞的小朋友們,誰愿意上來摘?(請學生摘,把所有的果子都摘干凈)
(二)探究學習
1. 理解0的意義
同學們,樹上還有果子嗎?現在樹上的果子有多少?哪個小朋友知道?(引出0)
樹上一個蘋果也沒有了,怎么表示?一個沒有可以用0來表示(將0的表示方法、意義和寫法講述出來)
0和1、2、3一樣,都是一個數,一個也沒有就可以用0來表示。
2. 教授0的寫法,向學生說明筆順,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起筆處和收筆處要相連,并且寫的要圓滑。(讓學生練習)
3. 聯系生活來理解0。
你還能找到0嗎?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生活中還能從哪兒找到0?利用準備好的學具(溫度計、直尺),讓學生直觀的看到0,感知0,知道0不僅可以表示一個也沒有,還可以表示起點、分界線等。
4.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0,小朋友都知道了怎樣來表示0,0代表什么了。
5. 自主練習1,說一說寫一寫。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教材內容:教材第30頁。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了解0的含義、會讀、會寫數字0;初步掌握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
2、通過觀察、思考、討論、探索等學習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3、感受主動參與、合作交流的樂趣,感悟0是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使學生對身邊及數學有關的事物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
聯系生活實際,體會“0”的含義,初步學會計算有關0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理解“0”的兩個含義與“0”的書寫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圓片。學生每人一把直尺。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引出0) 猜硬幣游戲
師:在上課之前,老師想和小朋友們做個游戲。現在請大家聽一聽,猜一猜,這個盒子里裝了幾枚硬幣?用哪個數字表示呢?
注意聽DD(教師輕輕搖動裝有硬幣的盒子,發出聲響。學生紛紛猜測DD) 第一次放1枚,第二次一個也沒放,一個硬幣也沒有,用哪個數字表示呢? 學生說0。
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數字王國的新朋友——0。 板書課題:0的認識。
二、 新授。
1、0表示沒有。
出示主題圖。
師:你看到了什么?
師:猴媽媽給小猴準備了2個桃,用數字幾來表示?它吃了一個桃,盤子里剩下1個桃,用數字幾來表示?桃真甜,它忍不住又吃了一個,這時盤子里一個桃也沒有了。用數字幾來表示?
0和1,2一樣也是一個數。一個也沒有就用0表示。
“0”表示什么?(沒有)
(板書:沒有)
2、0表示起點
(1)教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什么也沒有就用數字 0 表示,直尺上也有“0”。請大家觀察一下自己的直尺。跟你的同桌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出示 直尺圖) 師:直尺上的0在哪里?0還可以表示什么呢?
是呀,0 在尺子的最前面,表示起點。
小結: 0不但能表示沒有,還能表示起點。(板書)
師:請你讀一讀尺上的數字,你有什么發現?
師:觀察得真仔細。直尺上從“0”開始,往后數越來越大,離“0”越來越遠。用直尺測量時,要用起點“0”對齊物體的一端,物體的另一端對著數字幾,這個物體就是有多長。以后我們會進一步 ……此處隱藏10380個字……一起
先討論可以把什么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分類方法),再分別放在籃子里(動手操作)。
(生活動)
[評析:每個小組將組內的商品再分類,就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一定標準分類。本環節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分類方法,即什么樣的東西放在一起,再動手操作。學生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也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分類標準,學生將零散的、個別的知識系統化和條理化,從而形成有關分類的概念。]
四、匯報分類情況,交流評價
師:我們來參觀一下各小組分類的情況。請各小組的代表給大家介紹你們是怎么分的,其他小組的小朋友可以說說你們的看法,也可以給他們提提建議。
第一組:我們組把蘋果放在一起,梨放在一起,香蕉放在一起,葡萄放在一起。 (其他組對之進行評價)
生:我認為他們小組分得很合理,很好。
生:我覺得他們小組分得可以,但我想蘋果還可以按大小分開,大的可賣得貴一些,小的便宜一點。
師:你真有經濟頭腦。
生:我想把梨也分開放,因為有的是青皮的,有的是黑皮的。
師:你觀察得很仔細。
第二組:我們組分的是飲料,我們把礦泉水放在了一起,可樂放在了一起,橙汁放在了一起。
(評議)
生:我認為他們這樣分讓我看得很清楚。
生:我認為他們這樣分可以,可我的想法和他們不同。我想按包裝分,瓶裝的放在一起,罐裝的放在一起。
師:你的想法真好。
第三組:我們把所有的筆放在了一起,本子放在了一起,墨水放在了一起。
生:鉛筆還可以按長短分,長的放在一起,短的放在一起。
生:紅墨水、藍墨水要分開放。
第四組:我們把圓形放在一起,三角形放在一起,正方形放在一起。
生:分得很清楚。
生:我看可以按顏色分,紅色的`放在一起,黃色的放在一起。
師:你是按顏色分的,很好。
師小結:同學們都按不同的標準把組內的東西分得很好,有的按品種分,有的按顏色分,有的按形狀分??還說出了不同的意見,個個都很能干。
[評析:各組依次參觀的形式新穎,符合一年級兒童好奇心強、好動的心理特征,并且也將各組的分類情況充分展示。由本組成員介紹完分的方法后,其他小組成員自由評價,符合目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讓學生人人參與到數學活動之中,自主地位充分體現,合作學習交流使教師僅僅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學生交流后,教師再小結,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五、知識的運用
1.師:你能按要求給下面的東西分類嗎?
(課件出示書上題目)
2.師: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要用到分類的知識,誰愿意給大家講一講。
生:家里的東西是分類放的,鞋子放在鞋柜里,衣服放在衣柜里。
生:一家人一家人在一起。
師:大家說得真好,只要大家平時留心觀察生活,就會發現好多數學知識。
[評析:通過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的分類現象,讓學生體會分類思維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明確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六、拓展運用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動物嗎?
課件三:大森林里許多動物依次出現,定格為一幅畫面。(花、樹、草、大象、熊貓、老虎、獅子、貓、狗、松鼠、雞、鴨、馬、猴子、青蛙、魚、燕子、鴿子等)
師:你們能把畫面中所有的東西分類嗎?小組商量后說一說。
生:花草、樹都是植物,大象??都是動物。
生:大象、熊貓、猴子??是野生動物,雞、鴨、貓、狗是家養動物。
師:你懂的知識真多。
生:魚是水生動物,青蛙、烏龜是兩棲動物。
師:你真是一個動物學的小專家。
師:小朋友們知識面真廣,想了許多分類的方法。
[評析:用學生十分喜愛的動物錄像,將學生帶入一個美麗的動物王國,讓學生觀察后小組討論,如何將畫面中的所有東西分類,學生的思維開闊,能按自己不同的標準分類。只要能說出自己的道理,都是正確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電腦上用鼠標拖動動物,初步滲透信息技術教育。]
七、結束全課
師:小朋友們學了這么多知識,我們的森林旅行也要結束了。我想分別請一名男同學、一名女同學當司機,開車送大家回家好嗎?
師:你們商量一下,對乘客分別有什么要求?
男生:男同學坐我的車,穿校服的坐左邊,沒穿校服的坐右邊。大家要守秩序。 女生:女同學坐我的車,矮的坐前面,高的坐后面。
師:小朋友們要按司機的要求上車,千萬別上錯車喲。
[評析:選兩名司機,對學生提出上車要求,不但調動了學生的情緒,也是分類的再次應用并滲透安全知識教育,使學生依依不舍地在分類活動中結束全課。]
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復習
1.數一數,從1數到20,再從倒20倒數到1,2個2地順數,5個5個地順數。
2.出示11—20各數,要求說出數的組成。
3.填空。
(1)1個十和9個一組成的數是。
(2)6個一和1個十組成的數是。
(3)13是由個十和個一組成的。
(4)19的個位上的數字是,十位上的數字是。
(5)個位上一個數也沒有,十位上有1個十,這個數是。
4.口算。
10+7= 13-3= 8+2= 17-7=
14-3= 1+9= 15-10= 11+6=
5+4= 13+2= 16+2= 16-3=
19-9= 7+3+5= 15-4-10=
12-2+8= 2+8-4=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并檢查練習情況。
教學過程使用者再創及反思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二、鞏固練習
1.指導練習練習十七的第2題。
看圖,回答你是怎么知道辣椒的.個數。
2.練習十七的第3題。
看圖寫數,并要求學生說出這三個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3.練習十七的第3題。
觀察:9、10、11懂得了什么?(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多1。)
提問:從11到?,?比11多幾?該怎樣列式?
11+4=15
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在任意一個方框里打問號,要求學生算出問號里該填幾?
4.游戲。(可采用競賽的方式進行)
要求學生首先要看清題目的要求,然后很快地算出每一個算式地得數,并根據要求涂上適當地顏色,最后匯報涂出來的是什么?(涂出來的是一只漂亮的活潑可愛的小貓圖案。)
作業設計:
板書設計:
10加幾和相應的減法的混合練習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學生游戲。再涂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