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關停潮”之下,貴陽一教育集團的12家幼兒園關閉了8家。創始人敬雅真說,公司欠下的巨額債務讓“被催債”成為了日常。為了維持經營,她試著通過直播賣酒“自救”。
敬雅真在幼兒教育行業有20年的經驗,她曾創辦12個幼兒園和12個培訓學校。她說,員工最多時達489人,產值約5000萬。
然而,受生源、疫情、政策等影響,兩年內,敬雅真開辦的幼兒園關停了8間,僅剩4間。她說,她如今面臨兩千多萬的債務以及多起訴訟和仲裁。
與不少民辦幼兒園一樣,她經歷了一波“幼兒園關停潮”。
據教育部數據,2023年全國共有幼兒園27.44萬所,比上年減少14808所,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092.98萬人,比上年減少534.57萬人。
她征信受損,陷入嚴重的財務和信譽危機,房子和車子都抵押了出去。應對各方的催債和指責成了她的常態。
在維持剩下4個幼兒園的運營的同時,她嘗試創業,換一個賽道以償還債務。
創業并不容易,敬雅真面臨著思想轉變、市場選擇、資金短缺等困境。在貴州的她看中了酒類銷售市場,嘗試直播賣酒。
她說,她會堅守對員工及家長等債務方的承諾,通過創業還清債務,“不把債務帶進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