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很累,
當媽媽好難,
這是很多人的切身感受,
但是她當了二十多年的“媽媽”,
帶了一千多個孩子。
她叫楊守偉,是一名地道的山東人,出生于濰坊。21年前,剛剛當了媽媽的她來到了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從那時開始,媽媽之于她就不再單單是身份,而更是職業和責任。從此,她就與“媽媽”二字結下了不解之緣。年輕時,她是媽媽。現在,未來,不管到了什么歲數,她給自己的定義永遠都是“媽媽”。
楊守偉的工作就是照顧孩子,一群特別的孩子。他們多數在不知世事的年齡被親生父母遺棄,重病重殘率超過90%,他們多半患有唇腭裂、腦癱、腦積水等疾病。這是多么可憐的一群孩子,幸好,他們在福利院遇到了楊守偉。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普通家庭,照顧一個兩個孩子,都要一家人費盡心力。照顧多個身患疾病的幼童,更是難上加難,其中的苦辛和困難不言而喻。但楊守偉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二十多年來,她已經累計照顧了1029個孩子。他們都發自內心地喊她媽媽,還有人因為受到了“媽媽”的感召,在長大成人后再度回到了福利院,成了“媽媽”的新同事。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只因心中有愛
為什么能二十多年如一日,照顧這么多的孩子,這答案也許只能用“愛”來概括。
一定程度而言,當好這些孩子的“媽媽”就是楊守偉的信仰。
對于楊守偉來說,不管工作多累多忙,只要聽到孩子們黏著她喊“媽媽”,就是最幸福的時刻。
“
有些孩子雖然不能說話,不能動,但每當我走近他們,抱起他們,都會發現,他們眼里會發出光。為了這點光,我愿意繼續傳遞所有愛、付出所有愛。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山東媽媽”楊守偉的身上閃耀著跨越血緣的人性光芒和大愛。因為這,讓她從“小我”變“大我”,讓她將“小愛”化“大愛”。
“我最大的追求和幸福,就是盡最大努力把命運的虧欠都補償給他們。”這些孤棄兒童的護理并不簡單,不僅需要愛和耐心,更需要科學專業的方法。
二十多年間,楊守偉護理過渾身結痂化膿的魚鱗病孩子、沒有右半邊肋骨的孩子,還有患甲肝、乙肝等傳染病的孩子。在各種各樣的疾病面前,楊守偉不服輸不放棄,探索發明了多種護理工具和護理方法,破解了一個又一個護理難題。她和同事們一起設計了方便腦癱孩子洗澡的洗澡車,給唇腭裂的孩子設計了吸管式的奶瓶,給腳部手術后的孩子縫制合適的鞋襪……
面對時時處處的困難,
這位“山東媽媽”在平凡中演繹了非凡的堅韌堅守,
大我大愛的初心使命之下,
更有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
她用不拋棄不放棄為孩子們托舉出一個美好的明天。
楊守偉是偉大的“山東媽媽”,
更是典型的山東人。
她用自己的行動,
為山東人的慈善精神,
再添濃墨重彩一筆。
在質樸包容的齊魯文化深深滋養下,自古以來,山東人善良淳樸、勤奮樂觀,同時自強不息、百折不撓、實干擔當。任歲月變遷,這種精神在山東人的血脈中代代相傳、未曾改變,這已成為每個山東人最好的人性底色。
這樣的精神正在一代又一代接力傳承下去。楊守偉養育過的孩子們開始回報社會,有的還成為了她的同事。二十多年的時間里,更多的“楊守偉”接過了接力棒。一支由34名護理員組成的年輕團隊苦練技能,把黨和國家對孤棄兒童的關愛繼續傳遞下去。楊守偉和同事們成立了“燭光黨支部”,不僅承擔起部分困境兒童的養育責任,還免費幫助院外貧困殘疾兒童進行康復。
如果說楊守偉像一支微弱的燭光,溫暖孤棄的孩子,那更多的“楊守偉”就像滿天的星光,照亮更多的孩子。良善正在反哺,大愛正在齊魯大地生根,發芽,開出美麗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