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奚道賢 顧問/蘇斌
泰山奇石,在中華奇石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因其特殊的審美意韻,又有很強地域特色,為山東的奇石藏友,尤其是濟南、泰安一帶的奇石愛好者所追捧。在泰山石藏友圈里,有一位愛石成癖,集收藏鑒賞、著書研究于一體的韓先岐先生,又被推選為山東泰山石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堪稱泰山石文化的領軍人物。韓先生數度登臨泰山,為數千處摩崖石刻探本尋源;踏遍泰山及余脈的山林河谷,親近自然,探石結友;吟詩作賦,著書立說,老有所為,老有所樂,也為社會奉獻余熱。
家藏奇石,蘊萬千氣象
來到韓先岐先生的家里,就是到了一個泰山奇石館,一個由泰山奇石幻化出的奇妙世界,讓人大飽眼福。69歲的韓先岐先生鬢發斑白,但精神矍鑠,一臉和善的笑容,聊起泰山奇石來剎時進入忘我的境界,時而迷醉沉吟,時而開懷大笑,愛石之趣讓他擁有一顆不老的童心。
韓先生住在一樓,他開門迎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玄關處的一塊泰山供石——迎客松。在大約一米高的幾案上,擺放著這方山形的泰山奇石,黑白相間的紋理,白色紋理展現的一株樹干挺立、枝葉披拂的迎客松,莊重而親切,頓時讓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迎客松
進入客廳,高低不一的幾案上擺放著十幾方較大型的泰山奇石,環墻而立,形態各異,尤其是紋理圖案變化萬千,這些都是韓先岐先生收藏的精品。有幾方奇石配上了古詩或韓先生的自撰詩,為奇石題詠,由省內知名書法家寫成條幅作品,與奇石珠聯璧合,相映成趣。
他指著客廳入口的一塊奇石,口中開始念念有詞:“這塊石頭真奇妙,大千世界來寫照。用你慧眼瞧一瞧,看你發現有多少。”我們一邊聽他講解,一邊欣賞這塊奇石,大約50公分高的一塊石頭上,有20多個圖案,白色圖案整體像一匹飛馬,局部有梅花鹿、蝴蝶、熊貓、雄鷹等,黑色圖案有金雞、狐貍……。圖案越看越多,讓人眼花繚亂,充分調動了觀者的想象力,主人名之為“眾生石”。
第二塊奇石整體呈桃形,韓先生稱之為“壽石”。石上的白色圖案,中心是一位老者,正躬身面向樹下的童子,在問詢什么。畫面意境與唐代詩人賈島的《尋隱者不遇》非常契合,“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配石的這幅書法作品,由書法家張國英先生書寫,書風瀟灑靈動,與奇石意境相得益彰。
而此石的左側面,黑色圖案則形成一幅“昭君出塞圖”,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女,身披斗篷邁著堅定的步子,走在邊塞大漠中,去和親的路上。
壽石
韓先生又把我們引向下一塊“魚石”。石形像魚,紋理像一條躍動的鯉魚。魚在中國民俗中有“魚躍龍門”和“年年有余”的寓意,很適合廳堂擺放。
眼前這塊“蟾石”,韓先生連稱“經典”。石形像只金蟾,蟾身上繞一條昂首的巨龍,眼睛、龍嘴、龍角形神俱肖,脊上俯著一只神龜。韓先生賦詩云:“蟾石蘊奇妙,壽龜獻福到。紫氣盈乾坤,人間盡舜堯。”書法作品也是張國英先生的手跡,與“壽石”條幅左右對稱。
韓先生向我們談起這塊蟾石的收藏來歷。五六年前,南部山區高而的一位石農,在山間河道里發現的。因與韓先生相熟,拉回家后就給他打電話,說:“老韓,我今天找到一方好石頭,您來看一下是否喜歡?”時近中午,韓先生沒顧上吃飯,就和妻子開車趕到高而。看后連聲驚嘆,向石農問罷價格,當即買了下來。
蟾石
我問韓先生花了多少錢,他略帶神秘地笑笑,說 “價格不菲”。玩石者非常相信石緣,尤其是尚未經過市場流通的“初緣”,更是不要錯過。奇石作為市場流通之物,當然也有一定的價格標準,但因奇石有天然的唯一性,又有“黃金有價石無價”之說。韓先生說,他收藏奇石單純出于個人愛好,一向只買不賣,量力而行。幸而老伴也是一位奇石愛好者,兩人意趣相投,收藏奇石有后援支持。
一邊交談,韓先生又向我們介紹一方人物石“泰山圣母”。這是一塊泰山卵石,整體為橢圓形。畫面上圣母低首屈身盤坐于鰲上,懷抱初生的童子,目光相對,慈愛有加,造型奇妙,形象逼真,這也是一方奇石中的極品。相傳,泰山圣母被玉帝封為泰山之主,號碧霞元君,就是民間廣為流傳的泰山老母、泰山奶奶。碧霄元君又被稱為“送子娘娘”,農歷三月十五是碧霞元君的生日,民間又有這一天登泰山拜泰山奶奶求子的習俗。韓先生還自撰一首小詩:圣母攬童子,慈心灑人間。賞石敬慈母,溫馨度華年。
泰山圣母
由于受居室空間所限,韓先岐收藏更多的是小型石。在客廳和書房,分別定做了兩組博古架,錯落有致地擺放著韓先生收藏的系列小型石,各具特色,氣象萬千。這些小型石主要有四類:
一是人物石:有“羽扇綸巾諸葛亮”、“千古一帝秦始皇”、“雄杰曹操”、“武松打虎”、“貴妃醉酒”、“米芾拜石”、“姜子牙釣魚”、“土地爺拜觀音”、“張果老倒騎驢”、“天生一對”、 “聞雞起舞”、“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等等。觀之皆形神兼備、惟妙惟肖。
二是文字石:一組“中、國、泰山、石”,是韓先生收藏文字石的代表。
三是植物石:一組“梅、蘭、竹、菊”,作為植物石的代表。
四是動物石:有綿羊、狐貍、貓、和平鴿、熊貓等等。
韓先生住一樓,房前還有一處小院,院中植一棵塔松、三五株桃杏、數盆蘭竹,也擺放著不少泰山奇石,又有石桌、石凳,還有花園、菜園。
賞石著書,研究泰山石文化
韓先岐先生帶我們賞過他的家藏泰山石,又向我們介紹自己愛石、藏石,又著書立說的經歷。退休之前,韓先岐從事行政管理工作,業余時間喜歡賞石(偶有藏石)、讀書,尤其喜歡中國古詩詞。但因工作繁忙,沒有多少時間和精力發展自己的業余愛好。2013年,從行政崗位退休后,他一下子投入到對泰山奇石收藏和鑒賞中,豐富了退休生活,沒想到越來越癡迷,進而研究起泰山石文化,編著了《中華泰山奇石鑒賞大觀》、《泰山石吟》兩部書。
他先后走遍了泰山景區的風景名勝,及泰山余脈的山山水水。堅持每周一次去泰山賞石、拍照,拜訪了濟南、泰安等地的百余位石友及石農,收藏泰山石精品。在與眾多石友交流的同時,他將藏友們的藏石精品一并拍照收集,回來后細細揣摩,對每方石頭賦予文化內涵,寫出鑒賞詞或配詩。
泰山宏大的山體上,留下了三千余處碑碣石刻,史上十二位帝王在泰山留下墨寶,是泰山作為五岳之尊的重要文化景觀和載體。2014年,為拍攝泰山石刻,韓先岐數次徒步登臨泰山,力求對每方石刻的所在位置、題詞年代、及題詞者身份背景等精確無誤地記錄下來,并對精選的石刻進行了圖解。
天生一對
經過兩年的登山、訪友、賞石、查證等努力,征集大量資料,編著了《中華泰山奇石大觀》一書,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一部以傳統賞石理念與現代審美意識相結合編著的泰山石鑒賞專著,奉獻給廣大泰山石愛好者,鑒賞了泰山石之美,傳播泰山石文化,以石悟道,以文修德,陶冶性情,延年益壽。
2014年9月,出版《中華泰山奇石鑒賞大觀》一書后,得到廣大泰山石藏友的一致推崇。韓先岐仍激情澎湃,打算在有生之年打造泰山石文化的系列叢書。隨后,叢書之二《泰山石吟》著手寫稿。《泰山石吟》展示了韓先岐廣泛征集的300余方泰山石精品和極品,共分六篇:山水、人物、動物、植物、文字、眾相。根據每方奇石的形態、內涵、象形、寓意等精心撰寫詩詞、歌賦并加以注釋。譬如山水篇中的“探海石”,此石靜臥于泰山極頂,是游人登頂必到的景觀,配詩為“屹立泰山之極頂,游人止步望尊榮。俯攬眾山鶩八極,探望東海聽濤聲”。人物篇中“圣人石”,配詩:“泰山奇石蘊靈氣,齊魯圣賢揚古風。千年圣人石中現,華夏之魂寄圣情”。韓先生說,自己不是詩人,只是出于對泰山的熱愛,是泰山神石的靈氣激發了寫作靈感,常常在睡夢中靈機一動,聯想起幾句詩,就馬上開燈記錄下來。
美女與八哥
沉浸于賞石聯句之中,韓先生常常從居室走到房前小院。塔松下、石桌旁,與奇石為伴,也是韓先生靈感萌動、賞石覓句的所在。又經過三年的征集、醞釀,韓先岐編撰的《泰山石吟》一書,于2017年3月出版發行了,這又成為石友、故交同賀共賞的一件盛事。原市委書記張福山為其作序:“泰山之流韻,真情走詩筆”。曾經的老領導邢玉墀看過他的兩本書,也嘖嘖稱贊:“沒想到,小韓你能寫出這兩部‘奇書’。”山東觀賞石協會徐會長評價:“對山東賞石做出了貢獻”。中國大汶口文化研究院原院長、泰山學子李繼生先生評價:“此書填補了泰山文化的一項空白。”
談到自己賞石的體會,韓先岐先生說:人近石則壽。現實生活中,人在生存、發展、升遷、財富、離退等面前,難免有失落、煩惱,關鍵是如何面對現實,排遣煩惱,走出困境。而寄情于賞石者,大都是樂天派,能正確把握人生觀。雅石之所以受人們喜愛,是因為它具有人類所贊賞的高尚品格,他總結為泰山奇石“五德”——壽、實、靜、美、獻。實則靜,靜則美,展其美即獻,獻則壽,此五德相生相成,相得益彰。沉浸于泰山奇石的玩賞之中,可以陶冶性情,使心胸曠達。泰山奇石有靈性,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自然天機,靜心觀石,對望交流,讀懂一塊奇石,就悟透看淡一些人間世相,達到“物我兩忘,返璞歸真”的境界。他說,有了“點石成金”的賞石意趣,淡泊寧靜,樂觀自適,就會進入有益健康長壽的“黃金態”。
雄杰曹操
韓先生自撰一幅對聯,描述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心有三愛:賞石、著書、佳園藝;園有四物:青松、蘭竹、桂花香”,橫批是“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