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3日,我有幸參加了桂陽火山黃桃園基地舉行的桃花節活動。唐人吳融“滿樹如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的意境仿佛還在眼前晃悠,我仍然還陶醉在王維《桃源行》“春來遍地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的詩情畫意里。
兩個月后,我又一次前往桂陽火山黃桃園,同行的還有友人楊三牛等人。
火山黃桃園位于桂陽縣洋市鎮瓦僚村境內,地處桂陽縣的東北部。瓦僚村距郴州市37公里,距桂陽縣城27公里。我隨楊三牛從郴州市區出發,40余分鐘就到了基地辦公室。辦公室的右側就是漢代的古墓群,證明瓦僚這個明代古村落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單就村名也很有講究的,肇基時村名叫瓦寮,因寮場而得名。后來,寮場興盛成了村莊,漸漸地被文人雅化為瓦僚。雖然是諧音,意思卻截然不同,這也是這里歷代村民追求美好的愿望。
進入瓦僚村,古樸的鄉村氣息撲面而來。我們依次參觀了古香古色的明清古民居建筑、古橋、古塔……具有現代氣息的新農村建設建筑和古樸的明清建筑古民居錯落有致,完美融合,恰到好處。
我們一行六人分乘兩輛轎車沿著彎彎曲曲的鄉村公路和入園公路行駛,進入黃桃園。
黃桃園的山腳下有一大片綠汪汪的水域,知情人給我們介紹,這是碧溪湖,以前叫東成水庫。只見碧溪湖中有一個月老島,島上有一座廟。我們沿著網紅橋來到了島上,廟里供奉著笑容可掬的月老神像。廟前的古樹枝上掛滿了紅絲帶,那是善男信女為還月老的愿系上的。
進入了火山黃桃園基地,數十位果農正忙著為黃桃套袋。鄉村的5月,正是村民勞作的季節。
向導帶我們徒步登上了山巔,我們俯視郁郁蔥蔥的千畝黃桃園基地,激情澎湃,心曠神怡。一陣微風吹過,黃桃樹枝輕輕地搖曳,似張開手臂迎接游客,碧綠的桃葉被微風吹得發出“沙沙”的聲響,似乎在親切地召喚著游客。我情不自禁,左手捏著桃枝,右手輕輕地撫摸著細嫩的桃葉,桃葉像絲綢一樣柔軟,毛茸茸的黃桃向我露出了靦腆的微笑。我不忍心用手去觸摸可愛的小黃桃,生怕傷害了它,只是報以誠摯的微笑……
極目遠眺,碧溪湖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微風陣陣,隱隱現現。桃林倒映在水中,無邊風光更無限。我不由詠嘆:高山平湖一域水,波光粼粼萬媚頃。淵明若在當驚嘆,此處勝過桃花源。
瓦僚村氣候溫和,環境優美,桃林成蔭,山清水秀。主要農產品有黃綠蘋果、小胡蘿卜、豆瓣菜、茴香等。無怪乎,桂陽火山黃桃高富硒、高維C,糖度較高。火山黃桃,是黃桃中的上等佳品。
在火山黃桃園基地,我們見到了創建人歐陽平。我認真地打量了歐陽平,中等個子,五官端正,骨子里透出一股英氣和自信。
我問歐陽平:“何謂火山黃桃?”他嘴角微微上揚說:“等下我帶你們去看一個地方。”他隨即露出難以掩飾的神秘的笑。
他帶著我們到了附近的一個山頂上,指著貌似鍋形的地面說:“有專家到此處進行了多次地質勘察,證明這里是一億年前的火山口遺跡。因此,為了區別于其他產地的黃桃產品,我們規劃注冊火山黃桃。”從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無窮的智慧。
面對這片莽莽黃桃園,歐陽平告訴我們,他是2015年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從上海回到家鄉,流轉了千畝荒山,耗資逾千萬元,把荒山打造成黃桃園基地。“下一步準備再流轉2000畝荒山綜合開發利用,要把荒山變成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