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開我四年多了,每每夜深人靜的時候,我總是不免深深懷念和他們曾經相處的那些溫馨時光。
父親很“倔”。生前,他和母親出入成雙。母親去世后,父親執意不續弦。有一次他竟然往母親墓地方向走,幸好被我看到。我勸他回家。他不肯,說只是在路上散散步。我謊稱忘帶上班鑰匙,叫父親陪我一路回家取鑰匙。在回家的路上,我不停地跟他說我兒時的競賽及歌舞表演經歷、講我文學創作的收獲、談單位的趣事。在我的干擾下,父親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
父親很“癡”。他臥室的床頭每天還擺放著與母親曾經共枕的枕頭。枕頭上的鴛鴦戲水圖是母親的繡品,圖案是父親親手描繪的底色。我曾把枕頭藏起來,父親知道了,不依不饒,硬是要我將枕頭物歸原位。從那天起,我再也沒有藏枕頭。因為,我知道父親每天看見枕頭,他會安心并開心。
父親很“怪”,他常穿著母親在世時穿的那件淡藍色的褲子。每當穿上那條藍色的褲子,父親就說:“穿上這條褲子,你母親晚上會在夢中找我說話。”是啊,父親穿母親的褲子不為別的,只因為他始終堅信母親還在,他也一直在摩挲他與母親曾經相濡以沫的55年繾綣時光。
父親很“拽”。母親走后,為了紀念母親,我堅持守孝三年。那三年里,我每天在母親靈前給母親焚香,且每天吃飯的時候,在餐桌上擺放碗筷叫母親吃飯。一次用餐的時候,我忘了在母親的“座位上”放湯勺。父親見了,并沒責怪我,他笑瞇瞇輕輕地把他的湯勺放在了母親的“座位”。父親細小的舉動,讓我心靈震憾。父親給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情課,我為自己有這么恩愛的父母而欣慰。2014年,父親隨母親去了天堂。二老不在,我將他們的音容笑貌種進我的心房。多年來,想念父母是我唯一的精神慰籍和必修課。父母的恩愛教會了我做人的基本道德操守,那就是無論世事如何變遷,結發夫妻要用心珍惜、用情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