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米修斯說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說課稿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普羅米修斯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普羅米修斯說課稿1一、教材分析
《普羅米修斯盜火》是根據古希臘神話故事改編的。它濃縮了《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和《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的主要情節,記敘了普羅米修斯為了解除人類沒有火種的困苦,不惜觸犯天規,勇敢地盜取天火,頌揚了他富有同情心、勇敢機智、甘愿為人類受苦的偉大精神。
這篇課文以“無火—盜火—受罰—獲救”為主要線索。在具體敘述上,作者有意識地留下一些空白,如普羅米修斯把火種帶到人間后人們的反映,這些空白的存在給人以想象的空間,為我們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供了資源,是一篇訓練語言、發展思維的好課例。
二、目標制定
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本課課文內容特點,我制定了本課的三維目標。
知識和能力:
1、學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復述課文。
2、品讀重點詞句,抓住教材留白,展開想象,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和方法:以“自讀—感悟—體驗—探究”的學習方式架設文本與學生間的交流平臺,使閱讀教學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了解普羅米修斯盜火的英雄壯舉,學習其不畏*暴、為民造福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點:在自主探究中反復感受文本語言,潛心研讀、品詞析句,感悟普羅米修斯的英雄精神。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驗和感受人物形象。
三、學情分析
這里主要談談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神話故事興趣濃厚,尤其對神話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更是情有獨鐘。電視劇《西游記》中能“七十二”變的孫悟空,三年級課文《哪吒鬧海》中頑皮、可愛、為民著想的哪吒都是孩子們心目中的偶像、英雄。對這類
課文的學習,學生熱情高漲,主動參與,有較強的表達欲望。為此,在教學中,我將充分利用這些經驗,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深入課文,感悟探究。
四、教法學法設計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預設的教法是:以讀為主線,創設情境,整合圖、文等各種資源,采用自主探究、朗讀感悟等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預設的學法是:以讀促思,讀中體驗,合作互動,角色體驗等,最終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五、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以心理學、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根據新課標精神,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理解和獨特體驗解讀文本,學習、表達。
學習新課文之前,我會照例布置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1、讀準生字字音,讀通課文內容。
2、根據課題提出問題,并自讀課文初步解決問題。
因為,預習最能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預習,不僅為課堂學習做好了思想和知識上的準備,而且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第一課時,我通過講述神話故事引入課題,讓學生帶著“為什么盜火?結果怎樣?”等問題自瀆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并在一些重點詞句處做好標記。
然后,我重點指導讀好本文中的人名、地名及長句子。(如:太陽神阿波羅、主神宙斯、奧林匹斯圣山、高加索山、希臘大英雄赫剌克勒斯;長句子:
1、當太陽神阿波羅駕著太陽車……偷取了火種。
2、宙斯派天神用沉重的鐵鏈把普羅米修斯鎖在……讓他經受烈日暴雨的折磨)幫助學生通過初讀關。
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為了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我引導他們聯系日常生活,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火”。設想地球上沒有火種時,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從而過渡到第一自然段的學習。學生朗讀、體會沒有火的巨大痛苦。
第二課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精讀感悟,入境體會。為此,我設計了四大版塊,它們分別是:
一、一點突破、理解“盜”的意義;
二、角色置換,體驗“盜”的過程;
三、自主研讀,感受“盜”的后果;
四、情感升華,品悟“盜”的精神。
第一版塊:一點突破,理解“盜”的意義。
先動態顯示“盜”字,讓學生理解字意。學生可能理解為一般意義上的“偷取、盜取”。教師追問,它與“某某家庭被盜”的“盜”有什么不同?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需要孩子靜下心來走進文本,只有解讀文本才能全面理解。
此時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互相討論交流,屏幕相機出示:
1、普羅米修斯是個勇敢而極富同情心的神,他看到人類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決心為人們盜取天火。第一句話通過抓住“極富同情心”、“決心”等詞的理解,讓孩子初步明白普羅米修斯是為了解除人類生活的困苦而去行盜。
2、第二句“人類文明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理解這句,結合復習第一自然段,對比思考“有火時代”、“無火時代”人們的生活狀況的改變,體會他的這種舉動是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英雄行為,引發孩子對英雄的尊敬。
這樣設計,學生能理解兩種“盜”的不同意義。
第二版塊:角色置換,體驗“盜”的過程。
這一環節,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表演,體驗普羅米修斯盜火的過程。
首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這樣設計是源于新課程的理念,即“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讀懂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表演,再現普羅米修斯盜火的情景,在評價中體會(躲在)、(悄悄)、(插進)、(偷取)等詞,進一步理解普羅米修斯是一個勇敢、機智的神。
“普羅米修斯真是既勇敢又機智,現在他帶著火種小心翼翼來到人間”,在教師的敘述中,“普羅米修斯”手舉火種來到學生中間。師生采訪“普羅米修斯”:為什么用手捂著火?結合理解“小心翼翼”,體會火種帶到人間的艱辛。隨后讓學生與“普羅米修斯”進行對話,并盡情表現自己看到火種后的好奇與欣喜。
這樣設計,既填補了文本的空白,又促使學生形象理解了“人類文明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因此讓學生在模擬的情境中學習,不失為深刻理解文本內容的有效途徑。
第三版塊:自主研讀,感受“盜”的后果
崔巒老師曾經說過:“在語文教學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指導不得力,學生的活動就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真正意義上的‘學習的主人’難以實現。”因此教師要提出對學生有指導意義的學 ……此處隱藏24579個字……課文都是古今中外的經典故事,體裁多樣,風格迥異,卻都飽含著豐厚的人文色彩。這篇課文記敘了普羅米修斯為了解除人類沒有火種的困苦,勇敢地盜取天火,并與宙斯進行不屈不撓斗爭的動人傳說,頌揚了普羅米修斯不畏強暴,為民造福不惜犧牲一切的偉大精神。文章在敘述中留有多處空白,為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提供資源,是一篇訓練語言、發展思維的好課例。
(二)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特點設計三維目標如下: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氣急敗壞”等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復述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揣摩人物內心;抓住教材留白展開想象,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了解普羅米修斯的英雄壯舉,學習其不畏強暴、為民造福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2、潛心研讀,品詞析句,揣摩人物內心,感悟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二、學情分析
在以往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神話故事興趣濃厚,尤其對神話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更是情有獨鐘。對這類課文的學習,學生熱情高漲,主動參與,有較強的表達欲望。為此,在教學中,我將充分利用這些經驗,引導學生深入課文,感悟探究。
三、說教法、學法
一節語文課,我覺得應該讓學生有所得,能夠為他們以后的人生服務。那么在這篇神話故事中,應該讓學生學到什么呢?語言的積累?譴詞造句的方法?我覺得除此以外還應該讓學生通過對文本的品讀、感悟,在普羅米修斯身上學到為別人著想,以及面對困難有著堅強的意志。因為這是我們現在的學生真正所缺的,也是為什么我們要構建生命化課堂。這也是他們在以后的人生中所需要的。基于以上的思考,我積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構建生命化課堂。我擬用的教學方法是:采用“自讀感悟—討論交流—融情想象—回環朗讀”的方法指導學生讀文,讓學生在想象補白中走進文本,在感悟體驗中讀出對文本的感受。
學法指導:主要采用勾畫批注、想象補白、讀中思悟等方式,讓學生在入情入境地讀中培養語感,受到人文教育。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計劃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解決生字新詞,讀通讀順課文,理清文章敘述條理,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第二課時,抓住重點語句揣摩人物內心,感悟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針對第二課時,我設計了下面各個環節開展教學。
(一)導入。黑板上出示“火”字,讓孩子們齊讀。那么你知道火是怎樣來的么?引出課題《普羅米修斯》
(二)初讀課文,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三)讀、思、講、悟,想象補白;語言情感和諧共生。
本環節教學,我將引導學生從人物的'語言、行為、內心活動來感悟人物形象,
1、學習1到2自然段,初步感悟“英雄”形象,通過文本語言的轉換,發展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首先,閱讀課文,描述人類沒有火的悲慘情景。沒有火,人類只能()。沒有火,人類只能()。沒有火,人類只能()。正因為普羅米修斯看到人類在無邊的黑暗中煎熬,所以他決定:生齊讀(冒著生命危險去盜取火種。)讓學生想象說話,人類獲得火種以后的情景:普羅米修斯冒著生命危險,使人類(吃到香氣撲鼻、鮮美異常的食物);普羅米修斯冒著生命危險,使人類(不會喪命在猛獸的利齒下);普羅米修斯冒著生命危險,使人類(可以驅寒取暖);普羅米修斯冒著生命危險,使人類(開創自己的文明史)……接下來,對比朗讀重點句子。通過朗讀,你感受到了什么?對比想象有火時的“幸福”,再回環讀主人公的話語:“為人類造福,有什么錯?”
(這一環節中,對比閱讀“無火”“有火”語句及回環讀,在學生心中進一步豐滿了人物的英雄形象;通過對比想象、補充練習“普羅米修斯會想些什么?”揣摩人物內心,既開展了語言訓練,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與表達能力。同時略談宙斯,既“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又對主人公形象理解起側面烘托作用。)
(四)品讀懲罰的“嚴厲”,感悟“痛苦”與“不屈”
普羅米修斯拿取了火種,結束了人類悲慘的生活,可給他帶來了什么?(災難、痛苦)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他受到的痛苦?
1、讓生找出6—8自然段后自由讀一讀,然后小組交流:普羅米修斯承受了哪些痛苦?
2、匯報交流,教師在以下幾個地方做重點指導:
(一)懲罰一:鎖
出示第7自然段:
普羅米修斯的雙手和雙腳戴著鐵環,被死死地鎖在高高的懸崖上。他既不能動彈,也不能睡覺,日夜遭受著風吹雨淋的痛苦。
在學生自由交流的基礎上,教師設計一下三處想象說話練習:從“死死地鎖”你仿佛看見——從“高高的懸崖”你仿佛看見——從“風吹雨淋”。你仿佛看見——。接下來用既不能……也不能……說話。
反復朗讀,出示:盡管如此,普羅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有感情朗讀)
(抓住文本中的重點詞語,讓學生浮現出一幅幅畫面展開想象,補白文本,是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能讀出畫面是學生和文本之間有效對話的結果。用“既……也……”這組關聯詞語說話,一方面掌握了語文知識要點,另一方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二)懲罰二:啄
看到普羅米修斯還不屈服,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兇惡的鷲鷹——
出示第8自然段:
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兇惡的鷲鷹,每天站在普羅米修斯的雙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臟。白天,他的肝臟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臟又重新長了起來。這樣,普羅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遠沒有盡頭了。
學生充分談理解后,教師可引導:也許每次要啄食普羅米修斯的時候,鷲鷹都會惡狠狠地問他一些話……請拿起筆來寫一寫他們之間的對話。
鷲鷹:
普羅米修斯:
鷲鷹:
普羅米修斯:
學生匯報交流后,教師通過以下的引讀,指導學生讀好人物的語言
當學生理解到普羅米修斯遭受種種痛苦之后最后點明其目的就是為人類造福,通過教師的激情引導,通過幾次回讀來體會、感悟,這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閱讀策略。同時,利用對文本展開的有效的小練筆,引導閱讀到習作的有效轉換。
讀后請同學們談談,你想對普羅米修斯說什么?(加深學生對文本人物的認識。)
6、正是這樣的精神深深感動每個人,甚至神。引讀第9自然段。
(五)吟詩句,深化“精神火種”。
教師講述:普羅米修斯給人類帶來了火種,人類世代享受文明的曙光;除了火種,你認為他給我們還留下了什么?啟發學生思考,叩問“精神火種”,然后師生合誦英國大詩人雪萊寫的一首詩歌。
(此環節可以升華學生的認識,由特指的神上升到人類的精神追求層面,對學生進行生命化教育。)
(六)、作業
推薦閱讀《古希臘神話》等書籍
五、說板書設計
此板書力求緊扣教材主題“精神火種”,在教學中由師生合作完成,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突出重點,使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