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我的同事陳老師在下元虎峪河北岸購買了一套新樓房,我與幾位老師相約,前去給她“暖房”。記得路經新礦院前的小橋,沿河岸西行,一路上看到路窄車多,不時擁堵,河道里污水加雨水,到處是隨意亂扔的垃圾,一股難聞的氣味撲鼻而來。我們不由想起了北京當年的龍須溝,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后來,我到下元小商品市場買東西,該市場坐落在虎峪河南岸,門口向北,亂丟的垃圾堆積得像小山一樣,河道旁雜草叢生,河道里流著黑水,甚至看到貓狗的尸體發(fā)出惡臭。我掩鼻走進市場,買上東西就匆匆離開了。
去年5月,看到下元虎峪河地區(qū)被藍色擋板圍了起來,從報上獲悉“八河治理”工程開始了。經過400天緊張施工,主要路段已開始通車,現已進入收尾階段,即將完工。
前不久,我們去了一趟好朋友老趙家,他家住虎峪河岸邊的原上園小區(qū)。他熱情地把我們迎入家中,推開窗戶讓我們看,高興地說:“現在可好了,再也看不見臭水溝了,都是整治一新的河岸風光,你看還有一條長長的綠化帶呢!”他把我們讓進客廳,頭奮地向我們介紹說:“在八河治理中,虎峪河的建設難度是最大的。首先是施工體量大。聽說虎峪河下穿通道就有26座,每天澆筑所需要的混凝土量就數以萬計啊!其次是沿線單位、居民小區(qū)多,地面拆遷量巨大。由于全體施工者、沿線群眾和單位的共同努力,才使這項艱巨工程得以如期完工?!?/p>
從老趙家出來,為了觀光,我們打出租車回家。汽車在鋪好的路面上前行,一會兒通過下穿通道,一會兒通過平整的路面。一幅優(yōu)美的生態(tài)畫卷映入眼簾:蔚藍的天空下,整潔干凈的河道,旁邊栽著綠色的樹木,造型別致的路燈,一條油黑的快速路沿途沒有紅綠燈,一直通到新晉祠路。在這里我們看到了從大王路至晉祠路段的高架橋,徹底解決了多個重要路口一直以來的擁堵問題,整體實現了交通分流,更疏通了主要街道的交通堵點。
回到家里,我們老兩口十分興奮。切身感受到“八河治理”是我們太原市近年來的一項超級工程,隨著這項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發(fā)展工程的完成,將有更多太原人享受到城市發(fā)展帶來的美好,欣賞到“八河”碧水繞龍城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