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包頭市的制高點,就是春坤山的紅芪峰,海拔2340米,位于九峰山北麓固陽縣銀號鎮(原大廟鄉),距縣城45公里。
其山勢呈東西走向,東高西低,主峰紅芪峰位于最東端。紅芪峰是因為當年春坤山頂峰周圍生長一種紅芪(多序巖黃芪)而得名。
春坤山上空氣清新,氣候涼爽,它也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一塊高原草甸草場。這里生長著黃芪、秦艽,黃芩、甘草、柴胡等幾十種野生藥材,自然草種達三百多種。紅芪峰東側有一個神奇的自然景點——石洞溝,相傳此溝內有一條深不見底的石洞,洞口冷風颼颼,洞內山泉叮咚、潺潺流水。
這里流傳著一個美妙神奇的傳說——
清晨在紅芪峰頂遠眺,山谷里的霧很重、很厚、很濃,氣勢磅礴,在滾滾霧海中,仿佛有一匹金色的駿馬在奔跑,那就是傳說中的金馬駒。
相傳這個金馬駒原來藏身于固陽城北的阿塔山石洞中,它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到附近青石盤下泉水邊喝水,然后長嘶一聲,跑去為窮苦善良的人做好事。看誰家窮得過不去的時候,就屙一塊金子,讓他們買糧食和衣服度過難關。
后來不知從哪兒來了一個貪心的人,企圖獨占金馬駒,他帶了一伙人,想趁金馬駒到青石盤喝水的時候抓捕它,整整圍追了一夜,結果沒抓到金馬駒,自己卻從石崖上掉下來摔死了。
此后,金馬駒一直生活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它的糞便幻化為一種金豆——山藥蛋,成為后山三寶之一。在饑餓的日子里,拯救了無數的窮人。金馬駒從阿塔山出發,一路向東北,沿著昆都侖河、艾不蓋河,就到了春坤山,春坤山是金馬駒吃草的地方。這里遠離鬧市,人跡罕至,空氣清新,環境優雅,金馬駒經常出沒于春坤山中。千百年過去了,春坤山的水草滋養著金馬駒,金馬駒的便溺潤澤著春坤山,忽如一夜春風來,當地的老百姓不經意間發現,春坤山的峰頂周圍長出一株株紅芪(金根)。人們便把這座山峰喚作紅芪峰。美妙的傳說為春坤山紅芪峰增添了傳奇色彩,令人向往。
讓我們由傳說回到現實。正宗的正北芪原產于固陽縣春坤山北麓的銀號鎮(原大廟鄉)腮林忽洞、東公此老鄉黃土區以及武川縣西紅山一帶,海拔1600—2000米。據銀號鎮西號村1937年出生的祁先女老人介紹,她小時候每到6一7月份,村子周圍的山坡開滿了黃花,一眼望不到邊,那都是黃芪花。
我國著名黃芪專家上海交大劉忠教授指出,正北芪(蒙古黃芪)的道地產區在內蒙古包頭中部,也就是固陽縣。
據考證,在春坤山紅芪峰一帶,生長著8種豆科屬黃芪,分別是黃芪、達烏里黃芪、直立黃芪(斜莖黃芪)、草木棲狀黃芪、灰葉黃花、巖花黃芪(皺黃芪)、糙葉黃芪、紅芪(多序巖黃芪),春坤山天然的草甸草場和獨特的小氣候蘊藏著品質優良的野生中藥材資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大廟鄉一帶著名的中醫穆子和、李之後、郭秀成經常上山采挖中草藥。當地百姓也有上春坤山采挖中藥材的習慣,有感冒發燒的,抓一把柴胡煎熬喝下;有咳嗽的,抓一把貝母、甘草煎熬喝下;有坐月子生小孩的婦女,宰一只母雞,再抓一把黃芪,身體就能很快恢復。
時過境遷,紅芪峰的傳說也為“中國固陽——正北黃芪之鄉”增添了厚重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