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帖子,說上世紀70年代,科研人員做了這樣一個實驗:在幾個月的時間里,他們給對照組里的兔子喂高脂肪食物,并監(jiān)測它們的血壓、心率和膽固醇。結果許多兔子的動脈內側都出現(xiàn)了脂肪沉積。然而讓人感到不解的是:其中一組兔子的脂肪沉積量竟然比其它兔子少了60%。要知道,所有參與實驗的兔子都源自新西蘭,品種一樣,基因庫相同,食物等量也相同,可實驗結果卻不同,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在追尋無果之后,他們把探究的目光轉向了喂養(yǎng)者——這些脂肪沉積較少的兔子都是由同一位研究人員照顧的,而這位研究人員給兔子喂的食物跟其他人喂的一樣;所不同的是,她每次給兔子喂食時,都會和兔子說話,抱著它們,撫摸它們。于是就出現(xiàn)了愛的奇跡:她照顧的兔子比別人照顧的兔子脂肪沉積量少了60%。
愛創(chuàng)造奇跡的故事,同樣也發(fā)生在人身上。
看過一個根據(jù)真實事例改編拍攝的短視頻。視頻中,一個年輕小伙站在樓頂,大聲喊著:讓我去死!沒有人疼、沒有人管、沒有人愛,我不甘心吶!一群人站在樓下,焦急地看著,也不知該怎么辦。就在這時,一位戴眼鏡的小伙站了出來,對著樓頂?shù)男』锎蠛傲艘宦暎何覑勰悖【o接著,樓下站在一旁的姑娘、小伙也喊出了“我愛你”。就是這一聲聲“我愛你”,讓那個想要跳樓的小伙放棄了輕生。
這樣的極端情況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多。但是,生活中能讓我們“愛”的地方有很多很多?,F(xiàn)實生活中,愛可以有很多種,除愛情之外,還有母愛、父愛、友情、親情、師生情、戰(zhàn)友情、同學情、同事情……在這每種情中,愛的表現(xiàn)形式都可能有所不同:有時是關心,有時是尊重,有時是理解,有時是傾聽,甚至有的時候,是斥責、批評、嘮叨,是操心、默默付出……可以說,每個人每天都生活在“愛”的包圍之中,不是愛的給予者,就是愛的接受者。我們既需要愛,也需要被愛,因為這是人的天性。
愛,有時還發(fā)生在陌生人之間。
我有個朋友,她在疫情期間為了減少外出,就在家網(wǎng)購。有一次,她網(wǎng)購了一盒雞蛋,雞蛋送到家之后,她打開一看,發(fā)現(xiàn)盒子上有一張送貨員寫的紙條,上面寫著:謝謝你給我這份工作,下面還畫了一張笑臉。她說,那一刻,不知何故,讓她有了一種莫名的感動。她第一次感到,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因為她的網(wǎng)購而感謝她的人。
有人或許會說,這不過是送貨員的一張感謝紙條而已,算不上愛的奇跡。但是,就是這張小紙條,讓朋友感受到了人間真情——這種人間真情,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fā)生;它或許很小,很瑣碎,很平凡,不那么驚天動地,但它卻能帶給我們溫暖,讓我們成為一個愛人也被人愛的人。這是我們每個人能夠做到的,也是我們每個人所向往的。就像梵高說的: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