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歷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秋分節氣的起源及禁忌,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秋分節氣的由來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此日同“春分”日一樣,“秋分”日,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后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細土的意思,就是說由于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人穴中,并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水始涸”是說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由于天氣干燥,水氣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洼處便處于干涸之中。
秋分節氣的禁忌
1、江淮、廣西忌不下雨
秋分之日,江淮地區的人們最希望能下雨,倘若天晴將會發生旱情,有民謠“秋分天晴必久旱”。在廣西一帶也有秋分祈盼下雨的習慣,民間有一句諺語說的是:“秋分夜冷天氣旱。”顯然是說秋分之日夜里寒冷,將會發生旱情,危害農作物生長發育。
2、華北平原忌刮東風
秋分時節,在華北平原最忌諱刮東風,有讀語云:“秋分東風來年旱。”若秋分時節刮起了東風,那么第二年會發生干旱,影響農作物生長發育。
3、秋分忌諱電閃雷鳴
秋分之日民間忌諱電閃雷鳴。有謗語云:“秋分只怕雷電閃,多來米價貴如何。”據說秋分之日要是遇到電閃雷鳴,那么就會影響到秋天莊稼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農作物減產,稻米的價格就會飛漲,因此要提前做好預防自然災害的準備工作。
秋分飲食注意事項
酒少喝
酒,很多場合少不了它,冬天更是少不了它。一般而言,酒精濃度含量愈高之酒類,其所含的熱量則愈高。且酒精經吸收之后會被代謝成乳酸,乳酸會影響到尿酸的排泄。
因此,糖尿病、高脂血癥、肥胖、痛風、高尿酸等患者,對於酒精類飲品需淺嚐即可,千萬勿貪杯。秋冬天好的飲品應該是白開水或茶,您可以以茶代酒嗎?
多以蔬菜來增加飽足感
寒冷的秋冬季節,往往會讓人食欲大增,加上活動量減少,體重增加常為大收穫。因此,保健之道在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注意體重管理。
均衡的飲食則需要在營養與美味中取得佳之平衡點,於美味飲食中攝取充足不過量的營養。
適度的運動,可以選擇在比較溫度暖和的時間,活動筋骨,尤其,患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民眾,千萬不要於清晨溫度低之時外出運動。
如果感覺到比較餓可以先吃蔬菜,當一盤蔬菜吃進肚子之后再開始吃飯和肉,這樣不僅能夠感覺到飽腹感,而且對身體比較好,可以讓體重維持住。
秋季羊肉少吃
薑母鴨、羊肉爐亦是秋冬天進補圣品,高油脂為其共同特點。在食用這些美食之時,若可先去掉鴨皮、羊皮及肥肉部份再食用,喝湯時除去上層浮油再喝。
如此一個小動作,是可以減少很多油脂的攝入量!其實光食用薑母鴨、羊肉爐是很不均衡的餐點,可以加點白飯及燙青菜來均衡一下,更建議您可以多加一些青菜,以增加纖維質的攝取。
并且薑母鴨、羊肉爐亦是高油脂、高蛋白質食物,對痛風、高尿酸患者、糖尿病、高脂血癥、肥胖等患者,建議適量食用,勿暴飲暴食。
海鮮淺嘗即可
秋季大閘蟹正是成熟的時候,不少人在幾個月之前就已經翹首期待,一想到飽滿的蟹肉和肥美的蟹黃就忍不住要流下口水。
但是海鮮和河鮮里面的嘌呤含量都是比較高的,對于有高血脂、痛風等疾病的患者來說千萬不能碰。即使是健康的人群,建議每次多吃兩只螃蟹就足夠。
火鍋以清湯為主
在肉類選擇上,可以以適量火鍋瘦肉片、羊肉片、牛肉片、蛤蜊、豆腐等為主,搭配少量火鍋料。而玉米、芋頭、豬血糕、冬粉等則可為淀粉食物來源,需酌量攝取。
至於包白菜、蕃茄、高麗菜、筒萵、金針菇等為青菜,可以多多取用,火鍋湯底則以含油量少及含鹽份低的為主。
吃火鍋忌諱暴飲暴食,尤其痛風,尿酸高似乎已不是老年家的專利了,罹病年齡層已逐漸往下降,而秋冬天又是痛風的好發時期。
暴飲暴食的吃火鍋,會攝取過量的蛋白質及油脂,同時會攝入過量高普林食物,是會讓我們痛風提早發作。
至於肥胖的民眾、糖尿病患者吃火鍋則建議多青菜,搭配適量肉類及淀粉食物,定時定量,細嚼慢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