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大約始于周朝。相傳周朝的天文學家曾用“土圭”測日影法,確定了二十四節(jié)氣,清明也就是其中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jié)氣的飲食習俗及禁忌,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清明節(jié)有哪些飲食習俗
馓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jié)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jié)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jié)日有關的馓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xiàn)在流行于漢族地區(qū)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馓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細致,多以米面為主料。在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馓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爾族、東鄉(xiāng)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回族的馓子最為有名。
青團子
清明時節(jié),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后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后,將它們?nèi)牖\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清明果
清明果也有叫清明稞的。
浙江南部各地采摘田野里的棉菜(又稱鼠曲草),中草藥書上稱“佛耳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拌以糯米粉搗柔,餡以糖豆沙或白蘿卜絲與春筍,制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吃起來格外有味。
每到清明,家家戶戶都要做一種叫清明果的食物,那是掃墓時用來祭奠先人的。在我印象中,清明節(jié)的到來就意味著能品償那青綠飄香的清明果了。
清明果形狀有些像餃子,但味卻截然不同。清明果的皮是一種叫艾葉的植物做成的,艾,多年生草本植物,開黃色小花,葉小形如菊科植物,生得一篷篷,一簇簇的。每年清明前,女人們手提竹藍,三五成群來到田野喜滋滋地采摘艾葉,青青鮮鮮的艾葉滿滿當當?shù)囟言谒{子里,煞是好看誘人。艾葉采回家后,便開始了繁雜的制作清明果的工序,女人們又像摩術師,青青的艾草一轉眼就變成美味可口的清明果了。
小時候我就特別好奇,這明明是草,怎么就變成了后來的清明果的?外婆她們也懶得理我,就讓我在邊上看著,她們將艾葉搗爛與米粉攪伴在一起,那白色的.米粉遇到綠綠的艾葉汁頓時變成碧綠色的粉團,鮮嫩欲滴,還是半成品就讓我垂涎。準備好了清明果的皮子,餡也是很講究的,條件好的人家更是花樣繁多,制作精細。有熏肥腸伴芥菜末的,有豆腐干和著韭菜的,還有其他各類美味的搭配,但無論什么餡少不了辣椒粉,這樣做出來的果吃起來才覺得夠味過癮。面和餡都準備完畢,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包果了,這包果和包餃子有異曲同工之效,但包清明果似乎更精致些,那褶折得就像花邊一樣,一個個碧綠剔透,可愛極了,看她們包清明果也是一種享受,就好像一件件藝術品從她們手中飛出。那一個個碼放整齊的清明果讒得我只得咽下直流的口水,耐心地等待蒸熟的那一刻。
年年艾葉綠,年年果泛香。鄉(xiāng)親們總也忘不了在城里的親朋好友,總在清明時節(jié)給我們送來自己做的清明果,那親情,那美味至今都難以忘懷。時過境遷,清明果已不再是單純的清明祭祖的意義了,他含著濃濃的親情,帶著純純的鄉(xiāng)情。如今,遠離故土的我一想起那青青綠綠的清明果,便會從心底里涌起淡淡的鄉(xiāng)愁和甜甜的回憶。
又是一年清明至,由于工作原因我沒能回到家鄉(xiāng)給外公、外婆掃墓,但父母卻捎回了家鄉(xiāng)的清明果。見果如見人,我又想起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親親熱熱在一起制作清明果的情景,那份融洽,那份自然,那份親昵是那么溫馨和美,但這些在都市里,在物欲橫流的今天已很難找到了。只有這青青香香的清明果依然充滿誘惑,依然耐人尋味。
清明時節(jié)雨綿綿, 艾果柔柔鄉(xiāng)情牽, 春風伴夢回家去, 又見村頭起炊煙。
歡喜團
四川成都一帶有以炒米作團,用線穿之,或大或小,各色點染,名曰“歡喜團”。舊時,在成都北門外至“歡喜庵”一路擺賣。清人《綿城竹枝詞》有詩云:“‘歡喜庵’前歡喜團,春郊買食百憂寬。村醪戲比金生麗,偏有多人醉腳盆。”
畫卵
在一些地方,于清明頭一夜,把雞鴨卵煎熟,染成藍黃雜色,在卵殼上加以雕鏤成畫,作為冷食禮品贈送。據(jù)說吃畫卵,在隋唐時盛行全國。
棗糕
棗糕又叫“子推餅”,北方一些地方用酵糟發(fā)面,夾棗蒸食。他們還習慣將棗餅制成飛燕形,用柳條串起掛在門上,可以冷食,以紀念介子推不求名利的高尚品質(zhì)。
清明節(jié)的禁忌
1、黑氣運低
掃墓當日早晨,洗臉清面時,照鏡子若發(fā)現(xiàn)額頭有烏黑起色,表示運勢低迷,盡量避免掃墓,若一定要去,可攜帶開光護身物品(如:護身符等),以作化解。
2、食齋禁葷
掃墓當日早晨起身至到達掃墓地點,盡量食用素食,衣著整齊素嚴,以示對先人禮貌和尊重。
3、注意安全
焚燒紙錢,置放供品,應注意防火,確保安全,物品盡量自己攜帶,避免購買祭祀地點附近的小販兜售器物。若由于攜帶不便,不得不購買,應提前準備零鈔,將少額現(xiàn)金放到掏取方便的外衣口袋,大額現(xiàn)金置里側,避免被小偷扒竊。
4、擇日祭掃
盡量避免雙休日或其他掃墓高峰時段,蓋因如今市民私家車增多,高峰祭掃,會因交通擁堵為出行帶來麻煩,可選擇乘坐各類公共交通工具,或?qū)吣?a href=http://www.zzjyg.cn/jiaoyu/19378.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時間拉長(早出晚歸)或錯開重點時段,以緩解人多車多給道路交通帶來的壓力。
5、隨時清點
無論是到達祭祀地點,還是離開,都要養(yǎng)成清點隨身攜帶物品的好習慣,以免貴重物品無意丟失,集體祭祀應隨時清點人數(shù),特別是攜帶小孩的家長更應照顧好孩子,以免小孩因玩耍走失。
6、忌偏僻地
不要去太偏僻,人煙罕至的地方祭祀,最好依照常走的路線進行形成規(guī)劃,切勿在偏僻地方長時間逗留,確保自身安全。
7、勿擾他靈
墓地為陰靈安居之所,切忌嬉笑怒罵,污言穢語,亂跑亂斗,隨處小解,路遇其他墳冢,切忌用腳去蹬踏碰踹墓碑,不亂動其他墓碑祭祀物品,無疑碰到,應誠心誦念“對不起,打擾了”,墓地范圍要內(nèi)維恭維謹,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態(tài)度,以免打擾得罪其他陰靈。
8、祭祀時間
掃墓時間盡量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候,天未亮或傍晚時分,不利掃墓人,應盡量避免掃墓,上午十點至下午三點之間通常為掃墓最佳時段。
9、清整墓地
面對先人墓地,需好好清理雜草,增添松土,整理周遭環(huán)境,使得墓地外觀飽滿而整潔,同時心中默默祈禱,寄托希望于九泉之下,祈求先祖保有后代富貴昌盛。
10、忌孕婦掃墓
通常來說懷孕的婦女要避開清明掃墓活動,不僅如此。嚴格說來,女性來例假,最好也不要參加此類活動,特別是不能在下午三點后參加清明掃墓活動。
清明祭祀形式有哪些
清明祭祀
從祭祀的空間形式上看,祭祀可以分為廟祭、壇祭、祠祭、家祭、望祭、墓祭。清明節(jié)最主要的祭祀方式還是墓祭,即到埋葬親人或者祖先遺體或骨灰的墳墓前進行祭祀。
在傳統(tǒng)農(nóng)耕社會,作為一年之首的春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很多宗族觀念強的地區(qū)從二月春分起就開始掃墓祭祖,最遲掃到清明結束;在掃墓之前,全族的成年男丁要在祠堂舉行祭祖儀式;祭祖結束后,還會按照家族的支、房掃祭各家墳墓。祠堂祭往往是大規(guī)模的祭掃儀式,動鋼是全族乃至全襯出動。傳統(tǒng)上祭祖的主要內(nèi)容包括族人焚香、叩頭、供祭品.主祭人當眾朗誦格式、內(nèi)容比較固定的祝文等。而且,按照《周禮·春官宗伯》中記載的古老傳統(tǒng):“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洞堂祭一般以全族聚餐或者分豬肉的方式結尾,或稱為“吃清明”。
家祭
家祭,又稱寢祭,就是在家里放置神主進行的祭祀。家祭主要的祭祀對象為兩代以內(nèi)去世的先人,如祖父母或者父母。舉行家祭往往是因為家庭結構相對簡單,或者離開祖墓太遠的緣故。《清嘉錄》卷三有云:“人無貧富,皆祭其先,俗呼過節(jié),凡節(jié)皆然。蓋土俏,家祭以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為鬼節(jié)。
望家山祭
一種登上高山,望著祖墓所在的方向,將紙錢撤向空中。宋莊季裕《雞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錢掛于塋樹。其去鄉(xiāng)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謂之掰錢。而京師四方因緣拜掃,遂設酒饌(zhuan,飯食),攜家春游。”
第二種就是在水邊祭祀:祭者望著祖墓所在的那個方向設祭,希望祭者的思念,沿著水路,送達到家鄉(xiāng)的祖墓。唐王建《寒食行》所謂“遠人無墳水頭祭,還引婦姑望鄉(xiāng)拜”,就描繪了這一情景。
不受地理空間限制的“望祭”在現(xiàn)代社會更有特別的意義。隨著華人在全球的分布越來越廣,望家山而祭也成為異國華人的宗族認同方法,如僑居在火奴魯魯?shù)闹袊耍?jīng)常去朝向祖先故土的海濱焚燒紙供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