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家的貓玩著玩著,它突然就咬了一口。”2月15日,被自己的寵物貓咬傷的周女士正在云南大學附屬醫院(省二院)急診外科犬傷科門診沖洗傷口。急診外科護士長朱蓓妮介紹,從春節后開始,被寵物咬傷的患者從每天十多名增加到40多名。
“春季是寵物的發情期,七八月是寵物的交配期,所以從現在到9月份的時間,被動動物咬傷的人員會越來越多。”云南大學附屬醫院(省二院)急診外科副主任吳俊華說。最高峰時,犬傷科門診每天新增的咬傷患者會達到60多人。
別在寵物進食時跟它互動
周女士寵物貓她已經養了好幾年,都沒有問題。15日,寵物貓突然在周女士的右手上抓出一道傷口。“貓本來打過疫苗,但家人還是不放心一定要我來醫院。”周女士說。15日當天,犬傷科門診就接待了42名被咬傷患者。
保護好自己不被咬傷,還有一個原因是,注射免疫球蛋白實在太痛了。“要圍繞傷口打一圈,又不能用麻藥,有些開放式傷口經常要幾十針。有患者曾經無法忍受疼痛而暈倒。”朱蓓妮說。
被咬傷后沖洗傷口15分鐘再來醫院
周女士雖然養了好幾年寵物,但并不知道被寵物咬傷后怎么緊急處理。吳俊華介紹,被寵物或者其他動物咬傷后,應該先用肥皂水(也可用自來水)對準傷口沖洗15分鐘以上后后再來醫院。雖然科普宣傳很多年,但也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知道沖洗的常識。有的患者被咬傷24小時以后才來到醫院處理傷口。
吳俊華表示,云南大學附屬醫院(省二院)犬傷科門診開診的3年時間里做了大量的科普宣傳,一部分患者逐漸有了緊急處理常識。與此同時,作為云南省第一個設立在三甲醫院犬傷科門診,吳俊華先后為30多個縣市犬傷科門診進行了培訓。同時,擔任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動物傷害救治分會常務理事的吳俊華還參與制定了《2021年常見動物致傷診療規范》。貴州、西藏、重慶、等省市醫院的犬傷科門診也紛紛來云南大學附屬醫院(省二院)犬傷科門診取經。犬傷科門診“云南經驗”已經幫助越來越多的地方建立規范、有效的犬傷科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