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會是寵物培訓的未來嗎?
訓犬師Heli認為寵物培訓會成為寵物行業的剛需。相較于國內,國外的寵物行業發展較早,已經形成較成熟的養育系統:作為寵物主,上崗前需要學習、訓練,養寵時,需要社區考核。
“所以行業發展會慢慢規范,規范之后,培訓會是個必需品。就像駕校一樣,要考駕照你就必須先學習,那么養狗也一樣,養之前必須得掌握養狗的知識和概念。”Heli說道。
而且隨著收養流浪寵物比例的上升,寵物培訓也會越來越重要。訓犬師Heli告訴刺猬公社,流浪寵物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導致行為失調,所以更需要培訓調整。
一浩也同樣認為培訓會慢慢成為寵物行業的必需品。隨著養寵物人口基數的上升,家家戶戶遇到問題的概率也會越大。“跟你讀書需要老師是一個道理,想要通過自學來達到一定水平的人,不到10%,其他還是需要專業老師的。”
可見,寵物培訓前景巨大。然而學習的需求,放到寵物身上多少有些違和。雖然網友在發現聰明寵物時,常說的一句“不要耽誤孩子上大學”,但主人的角色更為重要。“就像讓小孩子變好,肯定要先把家長搞明白。因為小孩子沒有自主判斷能力,得靠家長告訴他要怎么做。同理,教主人怎么教狗,怎么理解狗,就更為重要。”Heli說道。
從問題根源來講,一只狗出現不好的行為問題,很可能與它的生長環境有關,或者主人同它的相處模式出了問題。小N家木木的訓犬師就曾告訴小N,由于過于寵慣,木木將她當成了自己的仆人,不會考慮主人,才會出現爆沖問題。
所以寵物行業以后培訓的重點將會是寵物主的培訓。
寵物主培訓其實一直貫穿在寵物培訓整個過程中,只不過沒有作為教學重點。在為期一個月的線下培訓,許多課程會安排主人需要同步進行3次現場“親子課”。在培訓后期,訓犬師也會花費大量時間和寵物主進行交接,這一階段尤為重要,決定著教學成果的走向。而線上培訓課程,無論是一對一視頻直播課還是錄播形式課程,直接的學習者也都是寵物主。一浩開展的錄播視頻課程,也是他轉向寵物主培訓的重要一步。
寵物培訓也極容易搭上短視頻快車,在萌寵視頻流量中分一杯羹。作為寵物類視頻,寵物培訓已具備吸引人的萌寵要素,反差極大的教學前后對比,再加上戲劇化的培訓過程,更是引來無數人點贊留言。部分寵物依靠個人魅力,收獲眾多粉絲,成為視頻的固定觀眾,每天固定時間等待更新,追“狗劇”,陪著寵物成長、改變,也讓寵物培訓越來越被大眾熟知、接受。
一切都在向好的同時,也需要面對現在行業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對寵物培訓的認知上,多數寵物主仍停留在問題解決階段,沒有形成行為培訓的消費習慣。動輒數千上萬的培訓費用,也很容易讓寵物主們打消培訓念頭。
并且行業內收入可觀導致大量不專業人士入場,培訓環境因此魚龍混雜。部分培訓人員只理解皮毛便開班授課,他們的手足無措導致無數非科學、暴力培訓結果,最終污染了健康的培訓環境,也讓寵物主對整個行業心生厭惡。
就算選擇了寵物培訓,后期寵物主和培訓師也會存在著巨大矛盾——教學成果難以達成一致。寵物在老師手下唯命是從,不一定在主人手下乖巧聽話。在培訓師視角里,問題被自己糾正后也不會保證一直不犯,問題真正解決與否取決于寵物主是否持續正確待狗,問題的重點是寵物主。然而寵物主由于時間體力有限,尋求培訓幫助注定要一個顯著效果,雖然知道自身需要持續付出,但情況并未好轉且短時間內就恢復又怎么能讓人信服教學成果?
所以“延期畢業”和“復讀”在行業里已是常態,增加的成本無疑對寵物主和培訓師都是壓力。針對這一點,一浩將與寵物主溝通作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并建議后續入行的訓犬師學會與寵物主溝通,讓寵物主理解自己想傳達的理念。同時,為避免糾紛,一浩會在寵物主來源就設置一層門檻,“只有相互信任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作為培訓機構,不僅需要面對以上問題,還要考慮作為企業的發展困境。
在文章《狗圈也內卷:培訓收費4000元起,寵物學校只能“為愛發電”?》中,某寵物培訓機構校長表示幾位天使輪投資人曾與他接觸,但最終都選擇放棄,因為收入性價比并不高。
首先,機構存在收支平衡問題。寵物培訓機構由于多樣業態的發展,占地面積均較大,場地租金與維護都是較大的支出。其次,僅有的訓犬師精力有限,而且為保證教學成果,每月訓練數量都需要控制在5只以內,收入覆蓋成本后,所剩無幾。
其次,機構人才隊伍的維持與培養也存在難點。訓犬師的工作時長不固定,工作與生活界限模糊,極高的時間成本讓不少人難以堅持到底。且訓犬師雖然入行門檻低,但想要培養一名專業出色的訓犬師也要付出較大成本。訓犬師Heli告訴刺猬公社,一位成熟的訓犬師起碼需要三至四年的深入學習。
似乎是看透行業培訓難點,一浩打算疫情情況好轉后,在自己視頻課程的基礎上,開展職業人士培訓課程,“在培訓期間讓大家接觸不同的狗,咬人的、有行為問題的、甚至有心理問題的。了解各個流程:從客戶交代到訓練,到如何提升業務能力,提高效率,再到如何回家鄉創業起步。”他也想對行業的整體發展做出一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