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花 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對花 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了解河北民歌,體會河北民歌的地方特點與情緒,能在歡快、熱鬧的氣氛中學會演唱《對花》這首歌。
2、能掌握對唱、表演唱這兩種演唱形式,并結合手絹舞進行表演,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教學設想:
本課的教學內容包括演唱歌曲《對花》、學跳手絹舞和學習上滑音、表演唱、對唱等音樂知識,目的是通過“看――聽――學”等豐富多彩的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積累對華北民間音樂的感性認識,在歡快、熱烈的氣氛中完成歌曲的學習。
教學重點:
學會用富有河北地方特色的音調演唱歌曲《對花》。
教學難點:
1、知識點:上滑音、倚音的實際演唱效果。(其中倚音不作學習要求。)
2、引導學生自主地運用手絹舞這種形式表現歌曲。
教具準備:
電子琴、教學配套光盤、三用機、手絹、綬帶等。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律動:師生在《對花》的音樂聲中舞手絹。
二、激趣導課:
1、師邊轉手巾花邊與生問好。
2、談話:
師:同學們,你們發現我手上的這塊手絹與生活中的手絹有什么不同嗎?
生:略。
三、感受與體驗:
1、看
師:是的,這種手絹是用來跳舞的。知道嗎?河北的民間舞蹈是以秧歌為主,主要的道具就是這種手絹。老師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了一段手絹舞,請同學們隨著音樂拍一拍、動一動,為我鼓鼓勁。好嗎?(播放《對花》伴奏樂,師邊舞邊唱。)
2、聽
(1)聽賞《對花》:
師:喜歡這個舞蹈嗎?
生:略。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首具有濃郁河北音調的歌曲《對花》。請同學們翻開書本40頁,靜靜地聆聽,聽完后告訴我你覺得這首歌曲的情緒、速度是怎樣的?(播放錄音,板書課題:九、對花)
(2)復聽《對花》:
師:誰來說說你覺得這首歌帶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受?
生:略。
師:是的,這是一首很輕快、熱鬧、喜慶的歌曲。下面請同學們隨著音樂輕輕地拍腿,感受一下它帶給你的快樂吧!
四、了解與認識:
1、熟悉旋律:
(1)師:看得出同學們拍得都很開心,現在就讓我們也帶著這種歡樂的感覺,用“lu”把歌曲的旋律哼唱一遍。生:略。
(2)師:你覺得哪些地方比較難唱?(生自評演唱情況,分析難點。)
師:真是個細心的孩子啊!同學們注意到了嗎?歌曲中出現了許多切分節奏(板書:“X X X”)和附點音符(板書:“X 。X”),只有把它們的時值唱準(指難點處),才能把歌曲唱得更好,先聽老師把節奏讀一讀。再聽一遍。看看,哪些地方有它們的身影?
生:略。
(3)師:接下來我們再用“lai”把歌曲的旋律哼唱一遍,唱的時候要帶著快樂的心情,面帶微笑,還要注意老師剛才說的節奏,我要聽到你們最美妙的聲音。(提醒聲音位置和坐姿)
2、學習歌詞:
(1)師生問答第一段歌詞:
師:這一次唱得好聽多了!現在我來考考大家,比比看誰的腦子最靈,在聽歌的時候已經把第一段歌詞記住了。
(2)學唱第一段歌詞:
①師:你的記性真好!下面我們把第一段歌詞輕聲地唱一唱。
②師:唱得不錯,只是歌曲中出現的倚音我們沒有唱出來,它在哪呢?
生:略。(師范奏倚音,生練唱此樂句。)
③上滑音的教學:
a 、師:同學們,歌曲中還藏著個向上的箭號呢,你們找到它了嗎?這個小記號是“上滑音”,有了它能讓我們的歌聲更有特色呢!聽一聽。(師范唱)
b 、師:你們也試試?生模仿唱此樂句。
④師:現在我們把第一段歌詞完整地唱一遍,要把這種迎接英雄回來的快樂心情唱出來,好嗎?
生:略。
(3)知識技能:
①師:現在熟練多了!可是同學們發現沒有?平時我們唱的歌曲的演唱形式大部分是齊唱,而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
生:略。
②師:為什么說是“對唱”?
生:略。
師:你聽得可真仔細啊!那么老師剛才邊表演邊唱的演唱形式叫什么?
生:略。
③課件出示“小博士”知識點:
師:讓我們來看看“小博士”是怎么說的?
(4)師生對唱:
①師:現在讓我們來玩個游戲,也用對歌的方式唱唱第一段歌詞!我唱甲,你們唱乙,誰接不上來就算輸了哦!(師提醒生坐姿、氣息以及“的”字唱法等。)
②師:好,現在你們來考考我,咱們再來一遍,要注意有“齊”字的地方表示我們要一起唱。
③生自評演唱情況:
師:誰來說說你覺得自己的演唱怎么樣?(教唱生覺得不足之處。)
④師:你覺得在演唱這首歌時,哪一句最有趣?或者說讓你印象深刻的是哪句?
生:略。
師:(指著“七撥弄東……”)哦,是這句。(師范唱此樂句)這句歌詞讓你想到了什么情景?它模仿的是什么聲音?
生:略。
師:是的,像人們在敲鑼打鼓地歡迎我們的英雄回來呢!你能模仿一下敲鑼打鼓時的動作和表情嗎?
生:略。
⑤師:好,現在我們就用動作模仿敲鑼打鼓,唱唱這句歌詞,要把當時激動的心情唱出來哦!
生:略。
⑥師(引導):同學們,鼓聲是用來伴奏的,能敲得那么響,把我們的歌聲都淹沒了嗎?
生:略。
師:把動作做出來就行了,別那么使勁敲。
(5)學唱第二段歌詞:
師:第二段也能唱嗎?
生:略。
師:好,接下來我們把第二段的歌詞也唱一唱。你們來問,我來答。(師生對唱第二段歌詞)
(6)結束句學習:
①師:同學們注意到沒有?第二段的結尾和第一段的不一樣,多了一個結束句,這個“哎”字要唱幾拍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生:略。
師:有8拍哦,同學們要在心里默默地數。
②師:最后有兩個聲部,今天我們先學習第一聲部,聽一聽。(師范奏第一聲部)
師:它的旋律走向是高還是低?(以手勢提示生試唱)
③師:好,現在我們把結束句唱一唱。
④師:我們把前面一句和這一句接起來唱一唱。
(7)完整對唱兩段歌詞:
師:現在老師想當聽眾,聽你們把兩段歌詞連起來唱一唱。好嗎?
生:略。
五、鞏固學習:
(1)表演唱
①師:剛才我們已經學會了對唱,而河北人更喜歡邊扭秧歌邊唱,誰能學學他們扭秧歌的樣子?學老師剛才的手絹舞,做一、兩個動作也可以。(請個別生表演手絹舞基本動作)
②學習舞蹈基本動作:
手部動作:抓住手絹的一角,掌心向上,然后迅速地翻腕、壓腕。(師示范,生模仿。)
師:現在我們來看看秧歌的舞步有什么特點?(師示范)
生:略。
師:下面我們也來學學這十字步。(師生扭秧歌,請個別生上來扭秧歌。)
腳步動作:前進兩步,后退兩步,稱為“十字步”。
(2)情景劇:
①師:同學們,咱們村的戰斗英雄和勞動英雄到北京開“表彰大會”今天就要回來了,村里決定用熱鬧的秧歌來歡迎他們。喲,時間不早了,那咱們就抓緊排練吧!來,分成小組,將剛才我們學的動作練一練,要邊唱邊跳。(師巡視指導)
②師:同學們看過潘長江的小品《過河》嗎?兩個人隔著河要先喊一嗓子才開始對歌。(師模仿)現在咱們配合一下:你們先喊話“哎,英雄回來了嗎?”,我回應你們“英雄回來了”,才開始對歌。明白了嗎?
生:略。
師:誰愿意來扮演戰斗英雄和勞動英雄,和我們一起扭秧歌?(給兩位“英雄”披上綬帶)
③師:好,現在準備用熱情的歌聲和舞蹈歡迎我們的英雄回家鄉咯!(師生表演情景劇)
六、總結:
1、師:今天我們都學了哪些內容?
生:略。
2、師:很高興和同學們度過了難忘的河北之旅,這節課就上到這里,讓我們在音樂聲中扭著秧歌離開教室。再見!(播放《對花》音樂,生在樂聲中離開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