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水火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日月水火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日月水火教學反思1本課的內(nèi)容是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第4課,在這課里有8幅圖,8個象形漢字,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展示著8個字的字義。通過這種象形字歸類的識字方式,讓學生初步理解漢字的一種造字方法。本課看似簡單,但要精彩其實不易,下面是我對本課的幾點反思.
一、 故事導入,激發(fā)興趣
考慮到我班大部分小朋友已認識這幾個漢字,所以如何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給他們引入象形字的概念,讓學生理解漢字的起源成了本課的教學重點,我采用了故事導入的方法。上課伊始,我先播放了《倉頡造字的'故事》。低年級的小朋友還處于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生動有趣的視頻吸引的一雙雙小眼睛牢牢地盯著大屏幕。通過視頻的播放,學生認識到了漢字造字的起源和漢字的特點,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從視頻中初步感受了漢子的魅力,初步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情感,為本課乃至今后的語文學習起到了鋪墊作用。
二、 課件輔助,象形識字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上課之前,我準備了精美的課件,這在本堂課中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化難為易的作用。通過漢字的演變,學生從實物到甲骨文、再到篆書直至今天的方塊字,學生對漢字的演變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對象性字也有了更深的認知。如在教學“日”字時,我先出示一輪紅日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太陽的形狀,進而讓學生把圖片和甲骨文的“日”字進行對比,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實物和甲骨文在外形上的相似之處,然后通過課件一步步動態(tài)演示漢字的演變過程,學生就不難理解“象形字”的概念了。老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讓學生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學生不僅更加容易記住這些字,而且學生以后遇到象形字也學會了辨識方法,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
三、 不足之處
本課雖然準備較為充分,但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一是課堂常規(guī)還需加強,低年級孩子表現(xiàn)欲特別強,課堂參與度特別高,這是好事,但是個別孩子一興奮就容易忽視課堂紀律,上課隨意插嘴,甚至還有“手舞足蹈”者,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好的課堂紀律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保證,只有每個孩子都認證聽講,有序參與課堂互動,課堂效率才能有所提高。第二就是老師的問題指向性還應更加明確些,如在教學“山”字時,我問孩子:你見過哪些山?學生就開始娓娓講述他們的登山經(jīng)歷,此環(huán)節(jié)意義不大,若是直接問孩子:你見過的山是什么樣子的?學生的回答可能會更加指向山的外形,這對于本課由實物到象形字的過渡會更順利些。
日月水火教學反思2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在教師進行教學前,面對大部分學生都熟識的生字進行教學時,就要充分從學生的興趣入手,讓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樂趣,與此同時更要讓學生學到新的知識,能夠感受漢字背后的秘密,將學生熟悉的生字上出新意,這是非常關鍵的。在《日月水火》這篇課文中,充分挖掘教材,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掌握象形字的識字特點是非常關鍵的。我就結合本課的教學過程來感受一下象形字帶給學生的樂趣。
一、了解學情,攻破重難點。在教學本課前,我了解到班級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學生已對本課需要認讀的八個生字有些了解。如何賦予學生新的認知點,這成為老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考慮的問題。其實,教材已經(jīng)很好的為我們指明了方向,這篇課文需要認讀的生字都是象形字,讓學生掌握我們?nèi)祟惖脑熳诌^程,體會人類造字的智慧,就會成為本課的一個突破口。掌握字--形--圖三者之間的關系,能夠準確認讀象形字,利用象形字來集中識字,這是本課需要我們教給孩子的重點。因此,了解學情,分析教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有所獲,學有所得,將重難點一一分解,體現(xiàn)學生的分層學習,將是非常重要的。
二、分層教學,象形識字。心理學告訴我們:動態(tài)變化著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針對學生的這種心理狀態(tài),和本班學情--“日月水火”這四個漢字,全班大部分學生都已經(jīng)認識,但對“象形字”這個概念學生初次遇到的情況。在教學中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分層教學。
1.導入激趣,初識象形字“象形字”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認識,我們要讓學生先了解什么是象形字,象形字是怎么來的。因此我先以談話導入:“一年級我們已經(jīng)開始認識漢字了,但是你們知道漢字是誰制造的嗎”接著播放視頻《倉頡造字的故事》,引出新知,使他們對這堂課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這個故事的播放,既然學生能夠知道漢字是“倉頡”創(chuàng)造的,還可以了解到漢字的創(chuàng)造過程,引出象形字和本課的需要認讀的“日月山”三個字。既幫助學生了解漢字的起源,漢字的特點,初步了解漢字造字的一些規(guī)律,又能讓學生初步感受漢字文化的魅力,激發(fā)了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情感。為突破本課的教學重難點起到了鋪墊作用。
2、精講“水火”,深觸象形字。對于象形字,教師要做到真正的感受實物-字形-漢字之間的關系,就要讓學生再次感受漢字的演變,我讓學生觀看“水火”兩個字漢字演變的動畫,學生從實物,到甲骨文到小篆,逐步到現(xiàn)在的方塊字,對漢字的演變有了一個整體的認知,對象形字有了更深的認識,很巧妙的將本課的重點攻破了。更讓學生產(chǎn)出了對漢字的興趣,動畫生字講解的呈現(xiàn),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對象形字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
3、看圖猜字,鞏固象形字。學生通過看《倉頡造字的故事》,《水》《火》的漢字演變動畫,對象形字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我利用“猜一猜”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學習利用象形字識字。我先讓學生看象形字,猜一猜它表示的是什么事物?再讓學生觀察圖畫驗證自己的猜想,最后再認識現(xiàn)在的方塊字。這樣的目的在于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猜到的和看到的對上了時,他們會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我引導學生觀察字和圖片時,讓學生在對比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字和圖的相似處。學生不僅很容易記住,以后遇到這類字也會用象形的規(guī)律來學,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生字的強烈愿望。掌握了識字方法以后,學生就可以進行自主識字了,對于以后的識字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也給學生提供了練習說話的媒介,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誦讀識字,快樂認讀。兒歌對一年級的小學生,有著天然的吸引力。我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八個生字,聯(lián)系生活實際,自編出兒歌:“高山藏玉石,良田種谷禾。秋日明月夜,流水伴漁火。”簡單的生字,融入兒歌中,向?qū)W生提出了挑戰(zhàn),也讓學生感受識字用到閱讀中的樂趣。使學生們樂讀,愛讀,在讀中,加深了生字的記憶,更讓他們感覺到兒歌所描寫的美好意境。
四、改變方式,提升素養(yǎng)。學習方式有接受和發(fā)現(xiàn)兩種。轉變學習方式就是將學生從被動接受記憶中解放出來,把學習過程中的發(fā)現(xiàn)、探究的認識活動突顯 ……此處隱藏13800個字……習說話的媒介,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
由于日、月、水、火這四個字全班同學都認識,但對于“象形文字”這個概念學生初次遇到,借助插圖識字這種方法也是第一次遇到,所以在教學“日”的過程中,先讓學生看圖,說出圖上畫的是什么,然后出示古代人書寫的日,讓學生發(fā)現(xiàn)二者之間的相同之處,因為太陽是圓的所以古人把日也寫成圓形的,并告訴學生這就是最早的文字,古人就是根據(jù)事物的外形樣子畫出文字的,字形與圖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且圖也充分表示字的意思。讓學生初步感受到一幅圖就是一個字,借助插圖來認識漢字這種識字方法。學生在有了充分感知后教師再進行小結,這種一幅圖就是一個字的文字叫做象形字。在學習“月”的時候,讓學生先回憶剛才是如何學習“日”的。學生能夠說出先看圖再認字,那就讓學生嘗試用這種識字方法學習“月”。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借助插圖認識字形,了解字義。到“水”和“火”時,就讓學生嘗試借助插圖立分析字形字義了。識字教學對于低年即說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學生掌握了識字方法以后,可以進行自主識字了,對于以后的閱讀教學有很大的幫助了。
三、關注學生書寫
對于這四個字,學生都認識但真正能寫好的.不多,所以指導學生書寫還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在書寫上我先讓學生立描一個,在描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找到壓線的筆畫,這樣能培養(yǎng)學生邊描寫邊觀察的習慣體會字的間架結構。之后再描寫第二個進一步體會每一筆的位置,然后教師帶著書寫。不過在書寫過程中我不是要求學生老師寫一筆學生寫一筆,我是讓學生看老師把整個字都寫完在動筆,這樣學生能從整體上記憶字形。避免把漢字弄的支離破碎。
反思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給我一些啟示:首先,作為低年級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認真傾聽的習慣、積極思考的習慣、有序且認真觀察的習慣、認真書寫的習慣等。其次要在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如:語言表達的能力、小組合作的能力、想象能力、積累的能力等。再次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練習、訓練的形式多樣化、趣味化,使學生樂此不疲,樂學其中。最后還要把教師的愛灑向每一個學生,用及時恰當?shù)脑u價激發(fā)每一名學生,保護他們的自信心、好奇心。
7、日月水火教學反思
在《日月水火》這一課的教學中,我認為我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首先我用畫古字“日”并讓學生猜的方式將孩子的注意力自然而然的引導至圖和字這兩個重點上來。接著我設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猜一猜”學習“水”、“火”;“連一連”學習“山”、“石”、“禾”、“田”;“找一找”學習找漢字的好朋友即組詞。三個環(huán)節(jié)逐步推進、難度也逐步升級,一方面讓孩子產(chǎn)生興趣,另一方面也讓由易到難、由扶到放的教學思路初步實現(xiàn)。
(二)模塊教學整合學習內(nèi)容。
從帶領孩子感受由圖到文再到字的漢字演變,體會漢字的象形魅力,再到逐漸引導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圖文結合感受漢字形義的聯(lián)系,在逐步發(fā)現(xiàn)中達到記憶的效果、體會漢字的形體美。比如在教學“日”“月”時,我通過提問“看看圖和字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引導孩子關注漢字的形體和演變;而接下來在教學“水”和“火”時,我就用“請你猜一猜”的方式讓孩子通過觀察圖片和古字來產(chǎn)生聯(lián)想。
(三)隨堂糾正重視習慣培養(yǎng)。
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練習寫字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寫字姿勢的糾正尤為重要。所以在每一次示范寫字后、孩子提筆寫字前,我都會讓孩子跟著我念一遍口訣,比如“頭正、身直、臂開、足安”等,每念一句就要跟著做到一步。在孩子們練寫過程中,我便挨個糾正他們的坐姿和握筆姿勢,一邊糾正再一邊念口訣,這樣孩子們就逐漸明白了每一句口訣后我應該做到什么地步,自然而然就加深了印象,也為以后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姿勢打下基礎。
當然,不足之處亦有:
(一)時間的分配不夠科學。這節(jié)課識字、認讀的環(huán)節(jié)花了二十分鐘,寫字留給孩子二十分鐘,學寫了三個生字。這樣的時間分配對一年即說并不科學,應該是預留十到十三分鐘讓孩子們學寫字。其實這反映出的是教學重難點的把握還不到位,應該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引導孩子認讀和理解圖與字之間、字與形之間的聯(lián)系上。(二)教師的語言不夠精煉,表現(xiàn)在串聯(lián)語句繁瑣、表情動作不夠夸張飽滿。折射出的是我對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還不夠了解,還沒有完全進入到孩子的世界,站在孩子學習的立場去思考我提問的方式和內(nèi)容。比如在教學“水”時,為了讓孩子讀準第三聲的音,我說:“像我們坐過山車一樣下去再上來。”并且用手勢表示了一下,我原以為這樣孩子們就能懂了,但是后面的孩子其實根本沒有看出來我在干什么,因為我的動作還不夠夸張不足以引起他們的重視和理解,應該表示“下去”和“上來”的動作幅度再大一些。
總而言之,教完這節(jié)課我最大的體會是內(nèi)容“有但不精”:有模塊化但不夠精煉、有串聯(lián)提升但不夠精簡、有糾正意識但不夠精細。望今后能在對一年級孩子心理特點和學情掌握的更好的基礎上,多聽多看多思,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日月水火教學反思15《日月水火》是第一單元第四課,圖片實物對應象形文字,用圖文結合的方法展示著八個字的字義。通過這種象形字歸類的識字方式,讓學生初步理解漢字的一種造字方法。
根據(jù)低年級兒童的思維特點,為了充分調(diào)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讓學生樂于識字,主動識字。在引入日月水火四個字時,利用圖文的結合,讓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去識字,讓孩子們?nèi)谌肷鷦佑腥さ腵情境中,特別是圖演變成漢字的動畫過程,使學生將自己頭腦中的資源與眼前所見的畫面產(chǎn)生聯(lián)系,從而激起識字的欲望,對學習識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識字方法很形象也很直觀。例如用《倉頡造字》的故事調(diào)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根據(jù)太陽圖引出日,月亮的形狀引出月字,火的圖讓學生認識火這個字。
書寫教學是低年級的教學重點,低年級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認真書寫的習慣。在寫字過程中,充分讓孩子把小手畫起來,小嘴動起來,眼睛認真看。老師在課堂中真正起到了引導者的作用。例如:火字教學中,剛好火的圖片就是火字的樣子,先讓學生觀察,書寫時學生自然而然就明白如何正確書寫。
不足之處亦有:
(一)時間的分配——不夠科學。這節(jié)課識字、認讀的環(huán)節(jié),寫字分配不夠合理,學寫生字應先讓孩子在課本上描紅。其實反映出的是教學重難點的把握還不到位,應該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引導孩子認讀和理解圖與字之間、字與形之間的聯(lián)系上。
(二)教師的語言——不夠精煉,表現(xiàn)在串聯(lián)語句繁瑣、表情動作不夠夸張飽滿。折射出的是我對一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還不夠了解,還沒有完全進入到孩子的世界,站在孩子學習的立場去思考我提問的方式和內(nèi)容。教完這節(jié)課我最大的體會是內(nèi)容“有但不精”:有模塊化但不夠精煉、有串聯(lián)提升但不夠精簡、有糾正意識但不夠精細。望今后能在對一年級孩子心理特點和學情掌握的更好的基礎上,多聽多看多思,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一年級學生最主要的就是紀律的養(yǎng)成,這節(jié)課學生的積極性雖然調(diào)動起來了,但是寫字環(huán)節(jié),部分學生寫完之后就開始說話或者做小動作,這些不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多加強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