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每個暑假,我都是在浙江外婆家度過。印象中伴我清涼度夏的冰西瓜至今難以忘懷。
夏日炎炎,酷暑難耐,有一塊西瓜吃,那是從心里涼透舒適。上世紀50年代,人們的生活雖不富裕,但因為外婆家地處沿海,西瓜是少不了的,尤其是每天的“冰鎮西瓜”。那時的冰鎮西瓜,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將早晨剛買來的的西瓜盛放在一只木制小水桶里,然后用一根繩子拴住吊桶的拎環,將水桶放進水井里,繩子的另一端就拴在井欄上。當時經常是幾家的三四個小桶按繩子長短浸泡在井水中。一般是上午買來西瓜就用吊桶吊下井去冰鎮,午睡后再將西瓜桶吊上來,將西瓜取出洗凈,切成片,大家分享。整個下午,孩子們都被西瓜所誘惑,吃過后那種透心涼的感覺仿佛幾十年后的今天還留存在舌尖上。夏季的井水冰涼可人,冰鎮后的西瓜也格外的冰涼沙甜。往往是午飯后,小孩子們便纏著大人想早早吃上西瓜,而大人們總是要哄著小孩,說剛剛吃午飯,不好吃冰西瓜的,吃了會肚子痛,一定要午睡起來后才可以吃。于是,孩子們只好乖乖地去午睡,夢醒后便有冰鎮西瓜吃了。
那時候,小鎮上的人家很是節約,紅紅的西瓜瓤吃掉后,西瓜皮是舍不得丟掉的。削去那層薄薄的綠色西瓜皮和尚未吃凈的紅瓤,把中間白白的瓜肉洗干凈,撒上一些精鹽,用手抓捏幾下腌制一會兒,倒掉多余的汁水,放一些糖和醋,攪拌一下,便是很好的佐泡飯的菜了,如果再加些小磨麻油則更是下飯最好的小菜,又香又脆,煞是爽口。削掉的西瓜皮,就被孩子們拿去,東一塊、西一塊地貼滿額頭、兩頰、手臂甚至腿上。仿佛整個人都變得涼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