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熟人頗有能耐,要賣房,各路朋友幫忙。小城不大,一時間朋友圈刷屏了。
我記得,這人上次也賣過房,也是通過朋友圈,是從外系統人轉發的朋友圈知道的。那一次是一套三居室的房子,這回賣一套四居室的。
這些年因為距離近,看得出熟人相當忙,走路都打電話。偶爾開會需關閉手機,開機后我們至多看看有無信息,熟人開機后必走得很遠,必打很長時間電話。許是崗位熱門,勞心費神。現在看來,家庭諸事,尤其房子的事,也夠熟人忙的。
一次旅途閑聊,才知熟人最多時手上有三套市場價值不錯的房。一套優質雙學區兩居室,一套景觀河邊三居室,還有就是這個住了沒幾個月又要賣的四居室。誰聽了不羨慕?以小城不斷攀升的房價,哪個拿出來都價值一兩百萬,工資呢,大多數人五六萬一年,一套夠累了,熟人坐擁三套,還如熱鍋螞蟻。
兩居室接手別人的安置房,當初不可辦證,好辦證了,也必須先是人家的名字,然后再過戶。幾萬交易飆升至百萬,人家啥話不說,就是不配合。請人說情,走法律途徑,幾年未決。熟人看似手眼通天,就是搞不定前同事,也蠻挫敗。
三居因生二胎嫌小,想賣了換四居。這邊還沒脫手,那邊受售樓小姐渲染的搶購形勢,迫不及待簽下合同。等三居賣掉的錢填購四居銀行的窟窿。人如鐵板煎魷魚,看似幾套房,兩居三居四居步步提升,生生被弄出了焦慮。
上次朋友圈賣房,因為是毛坯,價格還能接受,很快成交。這回精裝修,已入住,配圖來看,家具色調沉郁,瓷磚四壁冰冷,全實木大品牌又怎樣?激不起絲毫居住欲望。都說房子是用來住的。誰不想擁有自己喜歡風格的家?這個標價258萬的房子,看的人多買的人少。
忽然很同情熟人每時每刻電話不斷的樣子。人生就那么幾十年,有一處舒適的房子就好了,其他方面也是,欲望的杈頭多了,該打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