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意;二是餃子有餡,便于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托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糖果、花生、棗和錢幣等包進餡里。吃到糖果的人,寓意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幸福;吃到花生的人寓意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寓意早生貴子;吃到錢幣的人,則預示著來年將財源滾滾。
而且我家就是此項傳統的資深傳承者,我們將除夕夜的餃子叫跨年餃。自從記憶起,我們家的餃子一直是我認識的小伙伴中吃的最晚、最準時的。凌晨的整點就是餃子出鍋的時候。此刻外面鞭炮齊鳴,煙花四射。”家里電視的春晚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重播。我爺、我哥還有我在外面放炮。我奶、爸、媽則在盛餃子。由于煙花的吸引,經常被父母叫回去吃餃子。每次都盼望著多吃幾個硬幣,因為我家一直把壓歲錢跟吃到硬幣掛鉤,一家六口人,餃子中有六個一角硬幣。每個硬幣代表著固定的數額,倘若要是六個硬幣都被我吃到了,那當晚都會是我的,沒有老大的,壓歲錢只給吃到的人。小的時候還為此被老大揍了幾次。
隨著生活的進步,一角所代表的面額改動過好幾次。不過這個包硬幣傳統一直伴隨到現在,壓歲錢停滯在我們參加工作那年。
因為隨著家里老人的年紀逐年增加,他們的身體健康就是我們愈發看重的,所以我們現在吃跨年餃的時間也在近幾年逐漸地往前挪。
每到除夕夜我們就全家齊上手,共同包著跨年餃子,溫馨的家庭其樂融融。像現在一家人能團聚在一起的日子一年也出現不了幾次,借著過年,借著包餃子,借著看春晚增進家的歸屬感,聯絡一家人的親情。
今年搟餃子皮的是我奶與我媽,而包餃子的則交給了我老爸,我哥還有我。偶爾爺爺也過來摻和一下,包幾個餃子。每次在父母準備餃子餡的時候一如既往都會準備一些花生與六個一角的硬幣(消過毒的),哪怕現在已經沒有了壓歲錢,但圖一個彩頭、一個吉利還是不能缺少的。
一碗餃子下肚,吃到兩個硬幣餃子,四個花生餃子,雖是本命年,絲毫擋不住今年的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