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厄運落在你的頭上,你的仕途就像風雨中的鳥巢,隨時都有可能傾倒。那是唐憲宗元和十年,宦黨專權,割據勢力蔓延,大唐的強盛開始轉衰。一場被籌謀好的刺殺在長安街頭上演。堂堂宰相武元衡被藩鎮勢力的刺客一劍封喉,這場血腥風雨震動了朝野。身為左拾遺的你直言上諫緝拿兇犯,你正直的言行觸犯了藩鎮勢力的權貴,他們合謀告狀,奏明你以下犯上,越俎代庖,拿你母親不慎落井一事大做文章,誣陷你不忠不孝,以致于龍顏大怒,貶你去江州,做一個小小旳司馬。
你是繼李白杜甫之后唐詩論壇上的泰斗——白樂天。是“新樂府詩”的開創者,你提出的“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的主張,掀起了文壇的一股巨浪,對后世頗有影響。一首《觀刈麥》開創了現實主義詩風新局面。新樂府的諷喻詩篇,針砭時弊,關心民疾,抨擊權貴,詩篇如堅硬的刀,如鋒利的劍,權貴者讀了如芒刺在背。他們誠惶誠恐,咬牙切齒,把嫉恨變成了冠冕堂皇的誣陷,終于找到一個發泄自己私憤的機緣,讓你離開朝堂。
那一年,你離開京都長安。正值蕭索的秋天,“江云暗悠悠,江風冷修修”。你一懷的悲戚,落寞,悵惘和失望。一路風雨凄厲,茫茫塵世,江州是歸宿。你來時,潯陽的江水澄清凈明,微波蕩漾;河流悠長,歡唱遠方,山間的清泉汩汩流淌,紅楓敞開熱烈的情懷,都在歡迎青衫裝扮的江州司馬,這是一場天地間奢華的盛宴。暮色蒼茫,南山的鐘聲在夜空中渺渺回響,面對浩瀚的星空,你仰天頓悟,人生如幻如夢,仕途如泡影,一切都是虛空,何不放逐山水間,寄我男兒的豪情!于是你踏著陶淵明的足跡,是否也唱著他《歸去來兮辭》的醉歌?來到陶公帶月荷鋤歸的地方,潯陽城外三十里外的廬山。
素以“雄,奇,險,秀”聞名天下的廬山,云霧繚繞,如夢如仙。群鳥唱和于幽深的山林之中,山風鳴響在峽谷溝壑之間。這里更有千年的寺院——佛教領袖慧遠在公元三九一年建立的東林寺,是中國南方最早的佛教中心,你懷著對東晉著名高僧慧遠遺韻流風的景仰,帶著一群文人雅士,遍訪東林寺,密切地結交眾僧,甚至夜宿東林寺,深夜讀佛教經典。有你的詩為證:“最慚僧社題橋外,十八人名空一人”。你甚至以“十八賢”自比(慧遠與“十八賢”結白蓮社共修凈土之說形成于中唐時期),本來受佛教思想影響之深的你,更加堅定了對佛的信仰,于是你專注佛經,不問朝事,只做好江州的司馬,謹記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名言,決定終老廬山,準備建一座草堂。
秋高氣爽,雁陣南飛,秋的筆墨把廬山涂成黃色,你開始伐木砍竹,用木頭作為撐起草堂的骨架,山竹圍成墻壁,屋頂被茅草覆蓋,遮擋的幔子用苧麻編織。草堂前寬闊的平地筑了一個平臺,臺南修了水池。山間的野花開了,枯草由黃變綠,在香爐峰和遺愛寺之間,一座簡陋的草堂矗立起來。名曰:廬山草堂,又曰:遺愛草堂。
于是,你在草堂里擺上一張古琴,放上幾本儒、道、釋的書籍。當你身居草堂的時日,敞開門窗,沐著清風和陽光,撫琴吟詩,寂寂的空山響起悠悠的琴聲。走出草堂,你仰觀山色,俯聽泉聲,靠著草堂朝看云霧,夕看落日。春的信息激活了生命的元素,綠草和野花蓬勃了山的野性,古松老杉也生出嫩芽,枝柯交錯起來。青山隱隱,白云悠悠,夏日的白蓮娉婷于池中,白魚悠哉于蓮中,此時最愜意的你開軒嗅著蓮的清香,觀池中魚的蹤影。秋天,楓葉染紅了山間,杜鵑綻放爭妍,黃葉在微風中簌簌作響,無名的果實在枝頭搖頭晃腦,你觸景生情,當年秋天離開長安的愁緒已化作云煙,淡然,漠然。皓月當空,草木飄香,你邀友品茗,或吟詩唱和,或舉杯共飲,把酒話桑麻,心系黎民事。冬天,皚皚白雪覆蓋了整座廬山,雪白鳥棲盡,人寂坐空林。
四季輪回,景色不同,你在草堂身心舒暢,物我兩忘,在流年的時光里把山水珍藏于心,把心中的思緒,揮墨成一行行抒情的詩句。撰寫了三百余首(篇)。把約八百首詩作分類編成十五卷,分成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雜律詩四類。在這里你成就了中國文學史上一大盛事,著名的《琵琶行》就誕生在此地。從此你在文壇遺世獨立。《琵琶行》與《長恨歌》名垂千古,婦孺皆知,洛陽紙貴。正如唐宣宗寫了《吊白居易》:“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得皇上賦詩憑吊的僅你一人!
這是一個忘憂的廬山,清空了官場的紛爭和黑暗,這是一個快樂的草堂,慰藉了一顆哀傷和無奈的靈魂。正如你說“廬山以靈勝待我,是天與我時,地與我所,卒獲所好,又何以求焉?”但命運和你只開了一個玩笑,終老廬山意愿未能實現,三年之后你被召回朝廷。從草堂走出的你,從此淡定紅塵變幻,閑看花開花落,真正做到了獨善其身。
此時,我就站在草堂,此草堂非你當年的彼草堂,是模仿你當年草堂的風格而建。我仰望你高大的漢白玉塑像,你偉岸而立,昂首遠眺蒼茫無盡的山水,飄然的衣袂和翩翩的胡須,盡顯你當年的風采。那一池清水,一汪溪流,滿山碧草樹木,都在夏日的風中訴說著你的曠達睿智和閑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