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課堂教學培訓心得體會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名師課堂教學培訓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師課堂教學培訓心得體會120xx年10月12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參加了在廣西區體育館舉辦的“名師新課堂”全國小學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本次培訓內容主要分三部分:閱讀、寫作、古詩教學。雖然只有短短的2天,但我通過這次認真地培訓和自己努力地學習,我感到收獲很大:對語文教學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開闊了眼界,提升了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深度喚醒了自己的教育的責任感,學到了一些先進的理念和教育教學方法,消除了個人在教學中所遇到的一些困惑,現將自己的心得和體會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在整個培訓學習期間,我們有幸聽到了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姜樹華的《秋天》、百色市小語文學科帶頭人莫華的《秋天》、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學武鳳霞的《莫高窟》、浙江省特級教師羅樹庚的《撕紙游戲》、“長辮子老師”郭雪萍的創意寫作課、來賓市興賓區教研室小學語文高級教師覃豪的《示兒》、蘇州市名師陳娟的《冬夜讀書示子聿》、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高子陽的《江雪》和《示兒》。置身于名師的課堂教學中,看到各位名師氣定神閑,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他們或淺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更讓我連聲贊嘆,這樣的功底豈是一日可為?我要向他們學的地方還有很多。專家們教學的.思路明晰,幽默的語言,課堂中的娓娓道來,都讓我學到了很多......一、教師語言具有藝術的魅力。
當我聽著武鳳霞和“長辮子老師”郭雪萍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帶領學生重溫校園生活片段,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專家們扣人心弦的過渡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課堂語言簡潔,準確,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
二、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
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姜樹華老師讓學生改編名家作品,著眼于學生自主發展的教學,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長辮子老師”郭雪萍對學生并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系是自由進行的,學生占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運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三、
創意寫作課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平時進行作文教學時,我總是感覺很吃力,很枯燥。沒有素材和學生講,學生寫起來也感覺無話可寫。長辮子老師以她深厚的文化積淀,幫助孩子們學會觀察,抓住特點、發揮想象、要有選擇、有所側重、按照順序、由表及里去寫作,活躍的課堂氛圍讓人不禁感嘆:“這
2真是一個有魔法的課堂!“長辮子老師”告訴我們,作文可以“仿”“聽”“畫”“種”“養”“剪”“比”“玩”“合作”“嘗試”......報告會上,長辮子郭老師思路非常清晰地講解了孩子為什么怕寫作文,老師為什么怕改作文,如何讓孩子不再害怕寫習作、愛上寫習作,在講解這些的時候,長辮子郭老師非常詳細、清晰、生動的展開講述,并且以生動的生活、教學實例來給大家真實的習作感受,引導學生真情實感地描寫生活,表達情感,展開想象寫出孩子眼中的世界,解放孩子們的思想,還孩子們自由馳騁的天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低年級開始,指導孩子們看繪本,學習寫一句話,畫一張圖。在走出教室,觀察身邊的事物,在觀察中激發興趣,動動手做一做,在活動中,在活動中培養興趣中不再不想寫作文,不再不敢寫作文,再也不怕寫作文。如何讓孩子們愛上寫穩坐,長辮子郭老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教學路程向我們展示了只有熱愛閱讀、學會閱讀、教會孩子真正走近書本,積累語言文字學會個性表達才能讓學生的心靈得到舒展。聽了長辮子老師的課,應該說,值得學的東西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可是因為時間和自身水平的問題,真正理解消化的只是一小部分,能夠吸收并化為己用的更是山之一隅。可不論如何,這已經是一個良好的開始了,隨時間的浸潤和自身的提高,我們也將能發揮出自身最大的能力,盡量讓孩子們喜歡寫作文,至少讓多數孩子不討厭寫作文吧!總之,在這次學習培訓中,使我深切感受到各位專家、教授的敬業精神。是他們精心的準備、認真的傳授,使我在短短2天時間里學到了很多知識。本次培訓對我來說,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
3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升華,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還讓我看到了不同城市之間教學觀念、教學方式上的差異,也使我對教育教學充滿信心。
雖然培訓暫告段落,但反思還在繼續,學習沒有停止。理論指導行動,目標牽引過程,學習靈活了我們的頭腦,活潑了我們的思想,給了我們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最后,我真心感謝學校領導,讓我們獲得這次難得的培訓機會。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繼續學習,探索創新,把自己獲取的新理念、新方法,一個一個落實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
20xx年10月15日
名師課堂教學培訓心得體會2我于20xx年7月22—23日在敖漢旗參加海淀教委送教下鄉和名師培訓,通過這次培訓,提高了自身的認識水平,尤其是吳瓊老師的講座讓我受益匪淺。現就自身的一點感悟作如下闡述,有不對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高效課堂與名師的關系。
高效課堂與名師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名師在于能比普通教師善于駕馭高效課堂。名師之所以是名師,并不是空穴來風,隨便取的榮譽稱號。一般說來,名師教學經驗豐富,善于創新,善于刻苦專研,準確地把握教學重難點,準確把握教學目標。除此之外,名師還善于駕馭課堂,組織課堂的能力較強,能隨機應變,能靈活機動的把課堂不利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使課堂達到高效水平。但是,名師不是每堂課都是高效的,也有很多失誤,只不過名師可以并在失誤中總結經驗,善于改正,不斷大膽創新,從而使課堂更加高效。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名師是駕馭課堂的真正藝術家。
二、名師應具備的素質。
名師必須具備一些素質才能稱之為名師,名師必須具備下列一些基本素質。
第一,名師必須具備“引領”學生進入知識殿堂的能力。作為名師,必須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獲得真知,能夠引領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不斷的完善自我,充實自我。講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學相長,給自己一個思考的時空,也給學生一個思考的空間,一個交流的時間。讓學生在你的引導和組織下,開展各種有 ……此處隱藏3698個字……合教學內容,運用一定的數學手段,創設某種教學情境,以使學生更好地體驗教學內容中的情境,理解數學意義和實際應用。同時,對有些本身不含情感因素的數學知識,教師也應盡可能從外部賦予它以某些情感色彩,讓學生在接受這些知識時,感受到某些情趣,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通過此次學習,不僅使自己的眼界得以開闊,而且使自己對數學新課程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這無疑將對我們今后的教學工作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名師課堂教學培訓心得體會4記起我第一天上班,第一次站上講壇,第一次面對一雙雙靈動的眼睛,第一次,第一次,太多的第一次……感謝你們勾起我了許多的回憶,青春多么美好!彈指一瞬間,從教的第二個年頭已經從指縫間溜走,但我知道,教育才剛剛開始。回想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經歷過挫折,也走過彎路,但同時得到了鼓勵,得到了幫助,也得到了信任和支持。工作初期,遇到困難時,是我的領導和熱心的同事們伸出了援助之手,讓我明白團隊的意義。
教師是一種社會職業,老師在學生眼里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樣,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學生的關注。因此老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終生的,尤其是老師不良的行為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更是無法挽回。
首先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其身正,不令則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想這些含義深刻的話都告訴我們:要用行動來教育學生、說服學生,不能只用說教,我們要以身作則,為他們做出表率。
終身學習,成就未來。我堅持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認真地備好課并力求自己以公開課的要求去上好,對學生的回答能及時做出明確的判斷,課后認真細致地批改學生的作業,發現問題及時輔導。利用下班后的時間和節假日的時間不斷地充實自己。“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甚至更多的水”這個道理我想大家應該明白。
法國大作家雨果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胸懷。”教師工作雖然忙碌,但我過得充實。不為名所苦、不為利所累,少一些計較、少一些埋怨,樂在其中。看著幾十雙稚嫩的小手,描繪著美好的.未來,足以使我快樂。是他們讓我擁有了一顆平常的心,一顆感恩的心。
教育,“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在工作崗位上找樂趣,我熱愛著我的教育事業,熱愛著我的學生,就是這種熱愛一直激勵著我前進,讓我在平凡的崗位上踏踏實實地工作著。
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愛,收獲的是那一份份愛的果實,我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開絢麗的花朵。
名師課堂教學培訓心得體會5連綿秋雨擋不住學習的熱情,颯颯金風迎來了收獲的序曲。9月15、16兩天,我和十余位教育同仁共赴鄭州,參加了“聚焦核心素養,呈現統編教材實踐”名師創新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聆聽了薛法根、魏星、李偉忠等全國著名特級老師的課堂教學及講座,收獲滿滿,受益多多。
抓好關鍵問題,精彩句式反復練習。這是李偉忠老師講授《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時帶給我的最真切的感受。李老師講到“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這句話時,讓學生反復讀,同時,要求他們聯系生活實際,將原句變換成“的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的花。”這樣的句式,讓學生改寫。有孩子寫的是:“長長的絲瓜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黃色的大花。”有的孩子寫的是:“彎彎的牽牛花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蘭色的小花。”孩子們在舉一反三的練習中,既體會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也掌握了語言表達的技巧。很長時間以來,我們的語文課習慣了老師的分析,少了孩子的練習,于是語文課堂成了老師的一言堂,老師喋喋不休,學生昏昏欲睡,課堂了然無趣。李老師的課堂,讓我們感受到:只有讓孩子參與其中,課堂才更生動。
引導孩子主動思考,主動發現問題,哪怕他們提出的問題并不理想。這是黃國才老師的課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黃老師講授的.是《“鳳辣子”初見林黛玉》,在人教版五年級的教材中,這篇文章是一組人物描寫中的一篇,主要從人物肖像、語言等方面刻畫了王熙鳳乖巧機靈、聰明能干、有權有勢、善于逢迎等性格特點。黃老師一上課就能孩子普及了很多“紅學”知識,包括相關考證,對于那些愛讀書的孩子來說,這些講述真的很有趣味,但如果對《紅樓夢》不太了解,可能聽來也是一頭霧水。在設計問題時,黃老師的問題是:“看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結果出現了短時間的冷場,接著有學生提出了問題,但都被黃老師否定——要么太簡單,要么被認為沒價值。黃老師一直強調,課堂教學要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學生思考。可是,學生往往達不到我們期待的高度。讓學生主動提問題,學生提問的多半是很簡單的或者沒什么價值的。正因如此,我們往往懶得給他們提問題的時間,而是直接把我們認為“有價值”的問題拋給他們。可是這樣以來,孩子們越來越缺乏批判精神,卻來越不會思考。我的想法是:即使學生最初提出的問題沒意義也要鼓勵他們多思考,一點一點慢慢引導,強化訓練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那怕他們最初提出的問題真的毫無意義。如果孩子的問題已經很完美,又能給出完美解答,那要我們老師做什么呢?
讓孩子慢慢長大。這是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老師的課帶給我的啟示。薛老師給大家帶來的課是二年級的《風娃娃》,他的課不急不徐,不故作姿態,通過一遍一遍的指導朗讀,到最后達到了讓學生嘗試復述課文、改編故事的效果。他講得透徹,學生學得起勁兒。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個小女生怎么也說不好,薛老師就連續她練習了三遍,至少花了五分鐘的時間。薛老師說,可能有些人會認為,把五分鐘時間用在一個學生身上有點浪費,是對這個孩子而言,她可能受益終身,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她的能力得到了鍛煉,自信得到了提升。你這一節課用五分鐘的時間你關注了這個學生,下一節課可以花幾分鐘時間關注另一個需要指導的學生。讓他們一點點進步,一點點長大,到最后你會發現,每一個同學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關注。是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嫩芽,你要為它澆水施肥,守望它,慢慢長大,直至根深蒂,固枝繁葉茂,開花結果。教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葆有耐心,守得初心,才能靜待花開。
姜樹華老師和沈玉芬老師的課,都涉及到了資源整合,講一篇文章的同時關聯到相關的文章,既能拓展孩子們的知識面,又能達到舉一反三的鞏固效果。劉雁華老師講授的寫作課《石榴》更是接地氣,在讓孩子們看過一個范文之后,又讓孩子們通過仔細觀察石榴的顏色、外形,內部結構,并品嘗石榴的味道,進而對《石榴》進行詳細的描寫。每寫其中一個部分,劉老師都找同學展示,且讓同學們評出誰哪拿個詞用得好,哪一句話用的好,并說出好在哪里。這樣的生動有趣的寫作課,孩子們如何不喜歡?
聆聽名師的授課,查找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如何指導孩子進行有效的習作練習,如何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思想,這都是需要我們不斷摸索的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向名師學習,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向教育專著學習,通過不斷的學習,提升自己的業務素養,相信我們也能打造屬于自己的完美課堂,讓孩子享受學習的樂趣,并在此過程中,修煉自己,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