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以下簡稱新瑞鵬)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招股書,股票代碼為“RPET”,欲沖擊“寵物醫療第一股”,摩根士丹利、瑞信、中金公司以及瑞銀為其聯席主承銷商。
得益于這幾年寵物經濟的繁榮,新瑞鵬的門店數量以及業務規模出現了爆發式增長,不過至今尚未實現盈利,隨著營收節節攀升公司卻陷入“越增收越虧損”的怪圈。
醫院數量近2000家,
三年虧損35億
據了解,新瑞鵬的前身瑞鵬寵物醫院曾于2016年在新三板上市,不過公司于2018年退市,其后與高瓴系寵物醫院體系重組為新瑞鵬集團。除了寵物醫院外,新瑞鵬現還開展了包括寵物美容造型、寵物商品零售、互聯網醫療等業務,覆蓋了寵物生態產業鏈的主要環節。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0年及2021年,新瑞鵬是中國最大、全球第二大的寵物醫療服務平臺(就醫院數目及寵物醫療服務收入而言)。截至2022年9月30日,新瑞鵬在中國的寵物醫院數量進一步增加到1942家。
本次IPO前,公司創始人彭永鶴合計持股31.8%,高瓴則持股35.8%,此外騰訊、雀巢、碧桂園、清池等一眾產業資本及知名機構均為其投資人,最新一輪的融資估值高達300億元。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及2022年前三季度(以下簡稱報告期),新瑞鵬實現營收分別為30.08 億元、47.84 億元、43.15 億元;同期凈虧損分別為10.00億元、13.11億元和11.09億元,不到三年時間新瑞鵬累計虧損了近35億元且逐年加大。
新瑞鵬沖擊“寵物醫療第一股”:3年累虧近35億,2000家寵物醫院并未起規模效應
具體來看業務種類主要分三大塊。報告期內寵物醫療服務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68.3%、62.2%及52.9%;供應鏈服務分別占總營收的19.7%、26.8%及36.5%;本地生活服務分別為12.0%、11.0%及10.6%。
不難發現,寵物醫療服務是公司核心業務,而供應鏈服務在近兩年增長較為迅猛。報告期內,新瑞鵬分別為約170萬名、250萬名以及220萬名活躍客戶提供寵物治療服務,分別完成約430萬例、580萬例以及470萬例醫療病例,推行中心寵物醫院+專科寵物醫院+社區醫院(1+P+C)的寵物醫院網絡及轉診系統。
門店擴張未起規模效應,
單醫院創收下滑明顯
新瑞鵬的持續虧損與其毛利率偏低不無關系,看起來很賺錢的“它經濟”業務在這幾年的實際的毛利率始終維持在5%左右,其背后正是野蠻擴張帶來的后遺癥。
過去幾年,新瑞鵬以投資并購等方式與全國知名的連鎖寵物醫院達成合作,提升了品牌的影響力,同時資本化的步伐非常明顯。截至2021年末,新瑞鵬已擁有23個寵物醫院品牌以及1887家寵物醫院,大約是中國排名第二至第十的競爭對手寵物醫院總數的三倍。
自2019年以來,公司已經收購超過1000家寵物醫院,管理整合造成人工成本走高,開不了源又節不了流也難怪越擴張越賠錢了。
從門店數量來看,新瑞鵬寵物醫院總數從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1942家下降至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1850家。此外,單醫院收入方面公司也出現下降趨勢,報告期內單醫院創收分別為167.8萬,157.6萬、117.6萬。
除了單醫院的創收銳減外,成本角度居高也是一大問題,獸醫、醫療助理和美容師等人工成本是寵物護理服務最大成本構成,報告期成本占比分別為 52.8%、54.0%、55.1%。這一數據在新三板上市期間僅為20%多。
高速發展中亂象頻出,
募資重點仍在擴張
事實上,我國的寵物醫院雖有一定醫療技術壁壘,但大部分服務門檻較低,行業標準并不健全。目前業內仍存不少問題,例如專業醫生資源稀缺,標準化程度較低和行業集中度偏低等等。
新瑞鵬業務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不少不規范之處,并且受到了多次行政處罰,在2022年且僅美聯眾合動物醫院這一個品牌,旗下的多家寵物醫院就曾得到至少7次行政處罰,原因包括了將人用藥品用于動物、未按照許可證的規定從事射線裝置使用活動、進口獸藥的使用情況未被合規記錄等。
不可否認,中國寵物經濟將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寵物醫療服務的市場規模將從2021 年的550元億提升至2026 年的1360億元,年復合增速達20.0%。寵物醫療有望成為一個千億極規模的大市場。
而從公司披露的數據來看,毛利最低的寵物醫療服務板塊似乎已經到了瓶頸,而供應鏈服務分部的增長相當可觀且歷年的毛利率達到10%以上,在2022年前三季度,本地服務的毛利率亦達到7.2%,均遠高于同期寵物護理服務的毛利率。
不過從募資用途來看,寵物醫療服務仍是大頭項目。新瑞鵬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將把募集到的資金約35%用于擴大在中國的寵物醫院網絡,進一步升級寵物護理服務;約20%用于提高供應鏈服務和本地生活服務能力;約20%用于探索上下游業務合作機會和全球化擴張;約15%用于研發加強數字化和技術;約10%用于運營資金和其他一般事項。
新瑞鵬沖擊“寵物醫療第一股”:3年累虧近35億,2000家寵物醫院并未起規模效應
不過,想要在美股講好寵物經濟的故事,最終還需要過盈利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