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要對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首先,對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是當前火災形勢和安全工作的需要,是提高全校火災預防能力的一項群眾性基礎工作。其二,開展小學生安全教育是保護在校學生人身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的需要。在發生火災時,在校小學生由于生理、心理等客觀因素,更容易受到危害。如果學生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消防常識缺乏,撲救初起火災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低下,一旦發生火情,勢必釀成火災,造成嚴重后果。因此,要對小學生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消防安全意識。
2.為什么不能亂拉亂接電線?
一是不懂電工專業知識的人,在亂接電線中因錯誤接線容易造成事故,或連接不牢固形成接觸電阻過大而引發火災事故。二是導線的設計容量是有限的,亂接電線造成接入過多的負荷,容易因過負荷而造成火災。
3.怎樣正確使用“119”電話或校內報警電話?
報警時,首先要沉著冷靜,不要心慌,二是要講清楚起火單位、地址、燃燒對象、火勢情況,并將報警人的姓名、所在的電話號碼告訴消防隊,以便聯系。報警后,本人或派人到通往火場的交通路口接應消防車;二是要早報警,為消防滅火爭取時間,減少損失。
4.火災事故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火災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放火、電氣、違章操作、用火不慎、玩火、吸煙、自燃、雷擊以及其它因素如地震、風災等引起。
5.為什么冬季火災事故多?
冬季天氣寒冷,雨水稀少,貯存的各種原料多,用火用電用氣量多。冬季又處于每年的首尾之際,生產、工作繁忙,加之晝短夜長,人們容易懈怠,往往忽視消防安全,初起火災不能及時發現。所以造成冬季火災事故多,損失傷亡大。
6.什么是火災?
在時間和空間上失去控制并造成一定危害的燃燒現象,稱火災。
7.防火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防止燃燒條件的產生,不使燃燒三個條件相互結合并發生作用,以及采取限制、削弱燃燒條件發展的辦法,阻止火勢蔓延,這就是防火的基本原理。
8.防火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防火的基本措施有:①控制可燃物。用非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采取局部通風或全部通風的方法,降低可燃氣體、蒸氣和粉塵的濃度;對能相互作用發生化學反應的物品分開存放。②隔絕助燃物。就是使可燃性氣體、液體、固體不與空氣、氧氣或其他氧化劑等助燃物接觸,即使有著火源作用,也因為沒有助燃物參與而不致發生燃燒。③消除著火源。就是嚴格控制明火、電火及防止靜電、雷擊引起火災。④阻止火勢蔓延。就是防止火焰或火星等火源竄入有燃燒、爆炸危險的設備、管道或空間,或阻止火焰在設備和管道中擴展,或者把燃燒限制在一定范圍不致向外延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