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璐
立體自然風干糧倉濟南造,減損、增產效率佳。
時下,正值三夏,齊魯大地上,一片忙碌的麥收景象。對于收麥而言,收獲時間的把握很關鍵,收早了,麥粒成熟度不夠,麥粒的水分太大,晾曬困難;收晚了,影響小麥產量,機器收獲時麥粒田間灑落嚴重,造成損失、減產。近日,記者在濟南平陰、泰安東平等地走訪發現,一款被稱為“自然風干糧倉”的晾曬神器,不但從根本上解決了小麥晾曬難題,而且能夠有效減損降耗,讓小麥增產、增收,每畝地綜合效益可增收500元以上,頗具推廣價值。
30畝小麥,一天時間20元電費即可完成晾曬
6月9日,天氣晴好。濟南市平陰縣安城鄉南欒灣村,小麥已經基本收割完畢,村旁的公路上晾曬著一堆一堆的小麥。曬麥人頭戴草帽,在麥堆上來回走著,十分辛苦。如今,小麥收割全靠大型機械,入庫之前的晾曬工作費時、耗力,成了種植大戶最頭疼的環節。
“收割現在倒是不愁了,聯合收割機一趟過去就成了,但是愁曬,曬小麥只能靠人工,太費勁了,天氣好時還行,就是人下點力氣、受點累,萬一曬麥時來場雨,蓋都來不及,那是真的急人啊。”村民李先生介紹,他家今年種植了20多畝小麥,麥子收獲后,晾曬麥子就成了未來幾天的主要工作,既費時、又費力。
為晾曬小麥發愁的不在少數,每逢麥收時節,鄉間道路,村舍近旁,所不缺的就是晾曬小麥的場景。因為在道路晾曬小麥引發的交通事故、糾紛也時有發生。
同樣是晾曬小麥,該村一個名為“泉收家庭種植農場”的農業合作社里呈現出的,卻完全是另外一番場景。在大小約20平方米的空地上,只見一大一小兩個立方體豎立左右,合作社負責人盧翠花介紹,這兩個立方體就是他們今年剛剛引進的集糧食自然風干晾曬、存儲等功能于一體的神器,學名叫“智能糧食立體晾曬自然風干倉”,他們習慣于稱呼它為“自然風干糧倉”。
這個糧倉呈倒三角形,底部有鋼架固定在地面,糧倉底部與地面留有50厘米左右的空間,糧倉內部中空,倉體被隔出20多層隔層,每層底部都有無數小孔,四周有多個三角形的通風口,倉體左右兩側各有一個碩大的風扇呼呼往里吹風。
“30畝地小麥,有一個風干倉就夠用,一個人能完成晾曬,一天下來也就20元左右電費支出。”盧翠花介紹說,自然風干糧倉容量大,小的能容納13噸小麥,大的容量達到17噸。使用成本也低,入倉、風干全部依靠機械完成,一個人完全就可以操作。
小麥立體晾曬,這是什么原理呢?自然風干糧倉的制造者,濟南春秋農業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田先生解釋說:“這近似于立體車庫,原理就是讓小麥上‘樓’,分布在各自的隔層里,立體通風晾曬,同時利用重力和糧食濕脹干縮原理,糧食會逐層向下流動,再用動力系統不斷將流動到底部的小麥‘吸’到頂層,這樣循環往復,利用倉體自帶的大功率風扇和自然風,加速風干過程。這就類似于在地上晾曬小麥時,人要不停地翻動糧食,同時架起大功率風扇猛吹,晾曬效率自然大大提升。”
減損增收神器,每畝地可增加綜合收益500元
據了解,這款“自然風干糧倉”系濟南春秋農業機械有限公司承接的濟南市農業農村局的科技創新項目,從2019年開始,歷經三年時間研制成功,產品研發過程中得到了濟南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的具體指導和支持,經過多次修改、試驗逐步完善。
“這個技術目前還屬于國內首創,集糧食的自然風干晾曬、存儲等功能于一體,只要糧食裝入了風干倉,下雨天也不用擔心發生霉變。”田先生說,他們已經申請并獲批了多項國家專利授權,產品經過兩年多季節的實際裝倉試驗,不僅適用于小麥,對于玉米、大豆、水稻、高粱等谷物均可使用,風干效果好、效率高,省時、省力。
目前,這款濟南造“自然風干糧倉”已經正式投入生產,行銷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寧夏、山西、安徽、內蒙古等地,深受種糧大戶、農業合作社、糧食收購站等喜愛。
“好東西不愁賣,我每天都要接到來自全國各地20多個咨詢、訂購電話。”田先生說,他們在籌備進一步擴大生產能力,同時根據客戶的反饋意見和要求,進一步優化“自然風干糧倉”功能,提高其智能化水平。
新設備剛問世就贏得消費者青睞,原因不難理解。相比傳統的地面晾曬,“自然風干糧倉”晾曬效率高,占地小,還少了在馬路上晾曬帶來的安全隱患。
相比機器烘干,“自然風干糧倉”優勢也是明顯的。一來,成本低廉,不到3萬元購買一臺設備,就能滿足30畝地糧食作物的自然風干、存儲需要,該產品設計使用壽命10年以上,不論是從前期投入還是后期使用上,其成本之低都是烘干機械所無法比擬的。二來,自然風干避免了烘干設備烘干不均勻、糧食顆粒爆裂等弊端,保證了糧食作為加工原材料的品質。
去年,世界糧食減損大會在山東濟南召開。減損、降耗就是增產、增收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各地對糧食減損也越來越關注。俗諺云“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就是說小麥九成熟時收割產量最高,若是等到十成熟市收割,則很可能損失一成收成。
這是有科學依據的,小麥在成熟末期,莖稈、葉片枯黃,籽粒停止灌漿但植株仍在呼吸,所需能量來源于籽粒中存儲的物質,導致養分倒流,小麥籽粒減重。與此同時,十成熟時收割,也容易斷頭掉穗,籽粒拋灑,造成損失。
早收可以減損的常識,種地人比誰都明白,但在農村勞動力流失的大背景下,為了減輕后期的晾曬工作量,寧肯減產也要等到十成熟時收割。
“我們實地做過測算,如果解決了晾曬難題,小麥提前三四天收割,一畝地可以多收100斤小麥。”田先生算了一筆賬,采用自然風干倉解決糧食晾曬問題,小麥提前收割也相當于給玉米種植增加了三四天的生長期,能夠增加玉米的有效積溫,讓玉米每畝地產量增收100斤以上。這樣一來,夏秋兩季增收的糧食,按照目前市場價格,價值300元以上。人工成本節省上,按每畝地每季需要一個人工計算,可節省支出240元。綜合起來,使用自然風干糧倉,每畝地每年可增加綜合收益500元以上。
打通玉米全程機械化“最后一公里”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勞動力流失,原本勞動密集型的農業耕作模式難以為繼。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推廣規模化、機械化種植是大勢所趨。
目前,我國的三大主糧小麥、水稻、玉米中,小麥、水稻已經可以機種、機收,基本實現全機械化。但玉米的全機械化種植卻遭遇了“最后一公里”難題。
玉米種植在整地、播種、田間管理等環節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機械播種率達到80%,但是機械收獲率較低,仍以摘穗為主。機械化為何會在收獲環節卡殼?原因不在機械。目前,國內有足夠的能力生產玉米收割機,且已有多款成熟機械批量生產,能夠直接在大田直接通過機械摘穗脫粒。
制約玉米機械化收割的是玉米籽粒的風干問題。眾所周知,玉米穗摘下時籽粒含水量較高,普遍在30%以上,農民摘穗之后通常還要晾曬一段時間才能脫粒。如果實施機械化收割,晾曬就成了難題。人工晾曬占地大、耗人工,而且受天氣制約較大,不確定性高,如果遭遇連陰天,一天不晾曬就可能出現霉變。
“自然風干糧倉就是針對糧食作物的晾曬環節研發的,主要就是解決種植大戶在小麥、玉米、水稻、大豆等谷物類糧食豐收后的晾曬難題,打通玉米全程機械化機收籽粒后的‘最后一公里’,加速玉米全程機械化進程。”田先生說,自然風干糧倉在解決糧食粒晾曬難題的同時,能有效降低糧食在收儲環節的損失,真正體現了糧食減損、降耗就是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