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是和田玉籽料的身份證,皮色則讓籽料錦上添花,各種紅皮、黑皮、灑金皮等等讓籽料魅力大增,也是決定一塊籽料市場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市面上皮色造假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如何判斷籽料皮色的真假成了很多新手玩家必須面對的問題。
今天咱就邀請龍木閣掌柜小陳來給大伙兒說說如何去看和田玉籽料的皮色。
主要有以下六點:
一、 看皮色本身
拿到一塊籽料,首先就是從整體上去觀察,它給人的第一感覺如何。真皮色的籽料會給人的感覺非常舒服,很自然,而假皮色則很別扭,十分不和諧,顏色一般比較浮夸,很艷麗,像是涂上去的。
真皮籽料,看起來自然、舒服
假皮,顏色很浮夸,不協調
可能大家覺得這樣的說法比較模糊、籠統,操作性不強,但文玩圈子很多時候就是這樣,需要的就是一種經驗感覺,這也是為什么一些老玩家“火眼金睛”一眼就能辨別真假,而新手玩家看上去都一個樣子,這靠的就是長期接觸實物,多看多上手多對比,也就在無形中培養出了感覺。
通俗點說,美女大家都見得多吧,為啥有些美女一看就是天生麗質,而有些一看就是整容的呢?然而并沒人教我們如何看美女是否整容,但你就是能看出來,因為整容的就是不自然,總覺得哪里怪怪的。
二、 看裂
通過裂紋判斷是否皮色作假是最容易的。通常裂紋處的顏色要比周圍的顏色深一些,有過渡漸變的效果,不會差別很大,大多數同時會伴生有釘子紋、水草沁的紋理,這絕對是造假皮色沒辦法體現出來的。
真皮,裂處顏色內深外淺,有長年累月沁入的感覺
染色的裂處,綹裂處顏色明顯過重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當出現水草沁和釘子紋時,綹沁皮一定是水草沁,聚皮一定是釘子紋。
三、 看色根
籽料的皮色是經過河流千萬年的沖刷洗禮、受各種礦物質侵染而形成的,其過程十分的緩慢,所以不管其色澤如何,基本上都有色根。
這些斑斑點點的,為點狀色根
色根就類似于樹根,是扎進籽料的肉里面去的,放大觀察會更加明顯,這種色根是很難造假的。
四、 看漸變
皮色形成緩慢,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顏色都會有過渡,尤其是顏色較深的皮色。
真皮皮色邊緣處的過度,有層次感
真皮籽料的皮色邊緣會有明顯的過渡感,染色的則是非常突兀,一色到底,分界線明顯。
假皮
五、 看玉質
籽料的皮與肉是一體的,所以看皮色也要和其玉質結合起來,玉質細膩的地方一般皮色會比較淺,而玉質疏松的地方,礦物質容易沁入,皮色會比較深,這個比較好理解。
例如,同樣是棉布,紗布會比60s的棉布更容易染色。
六、 看毛孔
看毛孔也是鑒定皮色真假的重要手段,皮色與毛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一般而言,坑狀表面的皮色大多分布在小坑里,這是籽料皮色比較常見規律,尤其是灑皮,有皮色的地方多是下凹的。
不難看出,比較深的皮色多是附著于凹坑之內
最后,龍木閣掌柜小陳給大家做個總結吧:
一,看皮色:自然、舒服、協調
二,看裂:裂處顏色內深外淺,有過渡
三,看色根:水草沁,釘子紋
四,看漸變:皮色尤其深色有過渡
五,看玉質:細膩處皮色淺,松處皮色深
六,看毛孔:多附著于凹處,尤其灑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