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最冷的地方“受罪”
2024年的最后一個晚上,25歲的山西女孩于玥在中國最北的城市里最北的村落——北極村跨年。晚上九點多,篝火晚會還沒開始,負30度的氣溫實在太低,逼得人不得不動起來,漸漸地,人們圍著廣場開始蹦野迪。
于玥興奮地加入人群,隨著動次打次的音樂晃動身體。半個小時后,被厚厚羽絨服包裹的身體出了一身汗,風一吹,身上涼涼的。她內心滑過“糟糕”的預感,跑到最近的文創店里暖了暖身子,“稍微讓汗散了下才出去”。
半夜,她感到“睡得越來越熱”,以為是開了電熱毯,先前以防萬一吃下的感冒藥和消炎藥似乎并沒有起作用。早晨醒來,嗓子痛得如刀割。
前一天在北紅村,當早晨降臨,一排排木刻楞房屋冒起了炊煙,比清晨灑落的日光先一步叫醒于玥的,是彌漫在空氣中濃重的柴火味。她第一次知道,原來寒冷的空氣是會嗆嗓子的。這讓她好奇,體感的空氣質量雖然不好,但這里空氣、天空卻湛亮透明得沒有一絲雜質。
當日的行程是馬拉爬犁,一個人230元。為了這不便宜的一次體驗,于玥想,“既然已經出來玩了,一定要值回票價”。她只有嗓子疼,身體還利索,爬上爬犁,掀開大花被躺下來,被子底下就是木架子,冰冰涼涼的。
她想到網上有人形容,“蓋著大花被在馬拉爬犁上,像難產的時候要被拉去鎮上的衛生院”,覺得好笑。拉著她的馬兒曾經是匹賽馬,格外有競爭心,“就要超車,瘋狂地超越其他的馬”。顛得屁股短暫離開木板,“真的是用生命在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