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晨曦書聲”,我是濟南市民生大街小學六年級4班的魏可朔,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籍是——《超新星紀元》,1999年末的一天,位于御夫座的一顆超新星突然爆發。在漫長的歲月里,這顆巨大的恒星被星際塵埃所遮擋,沒有被人類發現。這次超新星爆發,給人類帶來了一場近乎毀滅性的災難,人類從此進入了一個只有孩子的新紀元——超新星紀元。
圖片
推薦書目
圖片
錄1
,濟南市民生大街小學
,46秒
作者簡介
圖片
圖片
劉慈欣(1963年6月23日),別名大劉,出生于北京市,山西陽泉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說《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全頻帶阻塞干擾》等。劉慈欣2010年獲趙樹理文學獎,2011年獲華語科幻星云獎最佳長篇小說獎,2013年獲得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2015年8月23日,其憑借《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2018年,獲克拉克想象力服務社會獎,為中國首次獲獎。
錄2
,濟南市民生大街小學
,1分鐘
內容簡介
圖片
圖片
圖片
在一個看似平常的夏夜,醞釀了上億年的災難從宇宙深處到達地球,世界上將只剩下孩子。怪異而血腥的游戲在都市近郊的山谷中展開,孩子國家領袖在游戲中誕生。最后的時光在大學習中瞬即逝,當黑屏上的最后一點綠光消逝,地球上最后一個大人死去,公元世紀終結了。懸空時代像一個陰森的征兆,慣性時代也在疲憊和失落中結束,網絡絕對民主使幾億孩子陷入極度的集體瘋狂之中,揮霍無度的糖城時代誕生了,最終,公元世紀留下的武器成為孩子們的頑具,在南極荒原上,浸透了殺氣的童心在血泥中嬉戲,一部壯麗的未來史,一部文明浴火重生的宏大史詩,比夢幻更空靈,比現實更逼真。
錄3
,濟南市民生大街小學
,1分鐘
閱讀感悟
圖片
圖片
閱讀完這本書,我深感震撼,不僅因為其宏大的科幻背景,更因為其中對人性、社會以及成長的深刻探討。小說通過孩子們接管世界后的種種行為,揭示了人性的復雜和單純。孩子們的世界充滿了天真的想象和無拘無束的自由,但同時也暴露出任性和無知的殘酷。書中的超新星戰爭和交換國土等情節,讓人不禁思考:權力與責任究竟應該如何平衡?孩子們在缺乏經驗和引導的情況下,如何面對世界的復雜和挑戰?
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班主任鄭晨老師這個角色。她不僅在災難來臨之際冷靜地教導孩子們,更在孩子們面臨生存挑戰時,給予了他們精神上的支持和引導。她的形象讓我意識到,教育和引導在塑造一個社會中的重要性。孩子們雖然有著無限的創造力和可能性,但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這種力量也可能會走向毀滅。劉慈欣通過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全球化背景下人類面臨的潛在風險。超新星的爆發象征著自然界對人類文明的巨大威脅,提醒我們必須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可能到來的全球性危機。同時,書中對資源的珍惜和環境保護的強調,也讓我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在閱讀過程中,我時常反思自己的成長經歷。書中的孩子們在突然之間要面對成人的世界,他們所經歷的困惑和挑戰,恰恰也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從依賴父母到獨自面對生活,從懵懂無知到逐漸成熟,這個過程充滿了艱辛,但也充滿了希望和可能。《超新星紀元》不僅是一部科幻小說,更是一部關于成長和責任的寓言。它讓我們思考,在面對未知和挑戰時,我們應該如何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如何在復雜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這本書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內涵,給予了我許多啟發和思考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