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看了歷史紀錄片《圓明園》,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圓明園的建筑的確是威嚴,壯觀的。如此宏大,優美的建筑群令我想到了法國的凡爾賽宮以及俄羅斯的圣彼得堡東宮。百年前的帝王們的宮殿都是如此的華麗,如此的奢侈,如此的令人感嘆。
然而凡爾賽,東宮都還 在,供各國慕名前來的游人賞玩。而今天的圓明園呢?一片廢墟而已??湛盏碾s草地上將近一米高的野草隨著微風晃動的,后面的白玉磚基無力地訴說著一世的輝煌。
我陷入了深思。帝王們修建了龐大的宮殿,目的是炫耀他們或文才或武略的不可一世。大清王朝一統中華,鞏固藩屬國建立了東亞不可一世的霸權,也起了圓明園。當年起樓玩樂的人們很快地不再了,而這些建筑倒是目睹了“看他起高樓,看他樓塌了”的一切。我不禁愕然:歷史到底是在嘆息,還 是在偷笑王朝統治者們的妄自尊大?
我經常想象,如果我是當年劫掠圓明園的軍人,我會怎么想?一個幾乎不可理解的國度的最高宮殿......也罷!可能我們不應該苛求那些軍人去理解這古老而優美文化的意義--他們只是些英國和法國的普通士兵罷了。他們當然沒有吟詩作畫的閑情逸致,更沒有中國文化對帝王權威的頂禮膜拜。他們看到的,只是之前被清政一府背信棄義殘忍殺害的本國外一交一官和士兵,只是圓明園中數不盡的可能意味著自己幾年工資的無數珍寶。英帝國的士兵或許希望能拿到些好東西回去賣個好價錢,來彌補生計......
這是多么巨大的誤會,這是多么巨大的玩笑。
中國人的一個宏偉建筑被外國的“洋鬼子”們一把火燒掉了。
多少中國人真心熱一愛一的國家的象征?但是當時的中國人又是在以什么樣的心態在一愛一著這個國家?外國人所拍的古老黑白照片里,北京的豪華宮殿總是可憐兮兮地被街頭的窮人搶占的風頭,這是為什么?這個國家有它如此不可思議的偉大之處,而為什么大家看到的和想看的,卻僅是這幾千畝好地卻連一顆莊稼也沒有種的,由破壞一性一消費所建成的地方?
這就是圓明園,萬園之園,它的被外國人所毀無疑是一出可憐的悲劇。
【第2篇】
今天是周末,學完一天的功課,我打開了電視,正遇上電一影頻道播出電一影《火燒圓明園》,帶著對帝國侵略勢力的憤恨,我看完了這部電一影。
閉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了近160年前那火燒圓明園的場面,看到了法國和英國這兩個強盜在肆無忌憚的犯著罪惡。我可以聽到他們在驕傲的笑著,笑著他們的勝利,笑著他們的偉大,笑著中國的腐敗。其實,這段歷史是我最不愿意面對的歷史,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的屈辱,也是作為每個中國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個中國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無避諱的燒殺搶掠的帝國主義吧!這不是我在夸大其詞,而是他們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讓中國人氣憤,不能不讓全世界所茍同。
對于圓明園,我是心存驕傲的。不管它曾經是否被帝國摧毀,也不管它現在是如何的面目!但是可以說,它集我國幾千年優秀造園藝術之大成,把我國古典園林推向一個新的高度。當年,凡目睹過其盛況的人,都說它確實是好。一些西方人,對中國園林刮目相看,也正是從圓明園開始的??傊瑘A明園為我們這個文明古國贏得過榮譽,曾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在搶劫圓明園的時候,隨軍的神職人員在圓明園被焚毀前居然大言不慚地說:“都拿走吧,再過半小時,所有的東西都將被燒掉。這是拯救,而不是搶劫?!边@是令中國人所憤怒的,我不知道他們為什么可以做到這么的自圓其說。我想,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令中國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類所嘆息的,也是歷史上的一大遺憾。我想,現在的英國和法國應該抱有抱歉之心了吧!畢竟他們的做法實在太過分,太可惡了!可是,網上的一條消息,徹底把我震撼了:對于圓明園一事,帝國中有的沒有記載,有的甚至是慶祝勝利之類言語。他們這般的自我吹噓,我真的被震撼了。他們難道不該覺得在圓明園一事上,他們的做法可恥之極嗎?沒有記載,這不是小人的做法嗎!敢做不敢當,這不是和當年日本對于二戰時的殘暴行為不以承認的可恥做法一樣嗎!
法國著名歷史學家伯納·布立賽曾說過:圓明園劫難是中國歷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災難。他一直堅持自己的態度:對于歷史上所犯的錯誤和罪行,可以原諒,但不能忘記。
歷史是不可改變的,它將永遠記錄在每一代的人心中。但是,它可以改變以后,改變將來我們的生活。圓明園的毀滅,見證了帝國主義的傷天害理,令人發指的罪證,也證明了那時清朝的腐敗和“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有責任為了以后中國美好的將來奮斗。從現在努力,為了祖國,為了歷史不再記錄像火燒圓明園這樣的屈辱史!
我又再次坐回了書桌前。
【第3篇】
今天晚上看了一部記錄片《圓明園》,記錄片中通過講述圓明園的建造和毀壞過程也講述了清朝的歷史,我覺得整部片子的節奏感比較好,配樂也很不錯,很有震撼力。圓明園被燒毀,1860年10月18-19日,我的生日是10月19日,以后我的生日我可能會記起這么一件事。
一直以來,圓明園遺址都被列為一愛一國主義教育基地,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明證,這個是很有道理的。英法聯軍入侵,用的是洋槍洋炮,而大清帝國還 使用刀槍,認為是銅皮鐵骨,片子中有句話給我印象很深刻,說英國當時的司令說清軍“這種自一殺一性一的戰斗,如果有好的武器,后果不堪設想”,可是在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的時候,發現有一個暗室,里面有很多是英國送來的先進的火炮,然而清軍的軍隊都沒有用上。清朝的皇帝認為那些只是小玩意,沒什么用處,這種自大也在某種程度上導致了清朝的滅亡。
片子里面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的場面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種狂妄、亢一奮,讓我不禁想到了心理學的一個術語:集體無意識。大意說就是說在某些特殊的情景下,一團一體中的人們放棄自己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準則,做出一些自己平時根本不可能做出的事情。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在集體中自己是匿名的,不用承擔風險以及其它一些原因??粗麄兊呢澙?,我本應該是很氣憤才對,但是我當時卻想的是在中國去侵略其它的國家的時候,是不是也這樣呢,應該是吧,勝利者的姿態也許都是一樣的。
看完片子以后,我跟王超出來談起侵略以及民族仇恨,他問了我一個問題:為什么英法美都跟中國打過仗,但是中國人唯獨單單那么恨日本人呢?我真沒想過這個問題,不過他問起來,我也就在想,是日本侵略中國距今比較近?可是越南戰爭更近。是日本在中國本土侵略?但是英法也是啊。是中國政一府的輿論引導,可能有這方面的原因?;蛘呤侵袊J為日本跟中國是近鄰,日本現在比中國富裕,但是中國卻認為其實自己應該可以超過日本。他顯然很贊同這個看法,他進一步說到中國以前是比日本強,但是現在卻被以前看不起的小國超過,當然會有一種失落感,而英法美離中國畢竟比較遠,所以也就沒什么太多的感覺。我覺得我也很贊同他的看法,其實人又未嘗不是這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