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商城劉強東:孤獨的穿行者
今年10月,劉強東開著“戰車”到達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完成了他四年來“穿越了中國所有沙漠”的愿望。接下來,就像劉強東微博上標注的簽名那樣:“奮斗目標:穿越世界所有的沙漠。”與此同時,京東商城從小小的3C網店到每年實現超過200%增長的中國第一大電商,僅十幾年時間就征服了用戶和投資人。無論業余愛好或是事業,只要劉強東認準的事,至今還沒失過手。
北辰世紀中心10樓,劉強東坐在自己寬大的辦公桌前。他比前幾年稍胖了些,笑容依舊憨厚淳樸,讓人容易對他產生信任感。談到愛好和生活,劉強東的態度非常溫和,甚至有些羞澀,只有談到“京東”的具體操作時,他就變了個人,鋒利的目光加上口齒伶俐的表達,還原了那個稱霸電商江湖的“B2C曹操”劉強東。
穿越在極限與未知間
就外表看來,劉強東和穿越、戶外、探險這些詞毫無關聯,微微發福的身材、儒雅的氣質,他更像一個善打高爾夫球的民營企業家。劉強東以前說過,他惟一的愛好是“工作”,自從2008年朋友帶他穿越了一次沙漠之后,他的愛好變成了“工作 穿越”。
平時被太多的人和事擠壓得快透不過氣來,所以劉強東對“寂寞”的運動容易產生興趣:“我總是喜歡去那些比較艱難的地方,一般沙漠里邊都不可能有手機信號,在那里你看不到任何其他的人和車輛,感覺到了一個全新的、與世隔絕的世界,在一個純自然環境里面能讓自己的身和心徹底放松。”今年10月,劉強東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后發了一張獨自站在沙漠里的照片,下面只有兩個字“孤獨”。
如果將這項運動與劉強東某個個性特點聯系在一起,那一定是“耐力”。劉強東曾經說過:“沙漠的風景有一種凄涼的美,初到沙漠的人,都會被這種美所震懾,但10個小時過后,就會覺得枯燥無味,但必須說服自己堅持下去,一定不能放棄,直到穿越沙漠。”穿越沙漠是對精神與體力的雙重考驗。“每次在沙漠里面行走是極為困難的,在沙漠里一個小時最多也就走十公里左右,這都算快的了。如果是在庫布齊、科爾沁這些比較軟的沙漠,有時候五公里路程要走四五個小時,每行一步都是非常艱難的。出來時人都會很憔悴,在沙漠里還要拖、拉陷在沙里的車子,下車走路察看地形,有很多體力勞動,加上吃不好、睡不好,很疲憊。”所以,當劉強東從沙漠出來后在微博上這樣記錄:“真是神馬都是浮云”。
今年穿越庫木塔格沙漠的時候,劉強東遇到一輛多次沒有出溝被穿越者一氣之下澆上汽油燒毀并遺棄的越野車,劉強東站在這輛報廢的越野車上留了張影,以此提醒自己:對穿越者而言,心態很重要。
投資1.2萬元在中關村租柜臺起家,直到今年京東銷售額預計240億~260億元之間,不到20年的創業發展史中,劉強東的成功看似有“奇跡”的意味。但是熟悉他的人會說,劉強東是個內心強大、信念堅定的人,這從他穿越中的一些事跡也顯現了出來。
2010年,劉強東參加的車隊從北京整裝待發去拉薩,那段時間很多地方鬧洪災,出發前劉強東的助理找了個風水先生給他占了一卦,說他肯定到不了拉薩。在開到離拉薩只有100多公里的地方,遇到洪水把橋沖塌的困境,劉強東只好回到318國道,沒想到國道也斷路了,車在317、318國道上折返了無數次,一些隊員開始動搖,準備放棄了。劉強東固執地繼續找路,急的時候,他一個人開車開了26個小時沒停過。日程后半段,團隊里很多人已經回京了,只有劉強東最終抵達了他向往已久的圣地拉薩。“我覺得這次成功,更多的還是我的一個信念,就是既然去了就一定要把它做成。當然,如果說在我的假期允許的20天之內完不成,我可能也會選擇放棄,這就是我的底線。但是,只要在20天期限能完成的時候,我肯定不會放棄的,不管遇到多少困難。”
穿越沙漠是有一定風險的,好在這個團隊已經磨合了四年多,大家的信任與默契讓劉強東有充分的安全感。“一般由兩三輛車組成一個車隊,這樣可以互相救援,一輛車進去出來的概率只有5%,就是說每次進沙漠都會有陷車的可能,每次穿越過程中都需要別人的一些救援才能出來,一輛車進沙漠,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事。必須在團隊的合作之下,才能走出這個沙漠。”當你在生命遭受危機的時刻,才能體會到這種團隊的力量和人與人之間相互支撐的本質。就像一次劉強東在冰河遭遇險情,人和車一起掉進冰河,如果不是隊友們義無反顧的救助,或許就沒有今天的劉強東了。“你會感受到,不管你多么堅強,你的一輩子總是需要一個團隊去配合你、幫助你,你也必須得到一個團隊的支持,才能把事情做成。”
劉強東出去探險的時候,每每想到京東還有這么多同事支持著他,這么多員工每天在加班加點地努力工作著,這讓他覺得公司不管遇到多少困難,都可以過去。“就是不拋棄,不放棄。”他再三強調。“團隊合作”是穿越沙漠的生命保障,也是促使京東商城旺盛茁壯的生長素。雖然穿越的過程非常孤獨,但是沒有了背后的員工和隊員的輔助,劉強東的夢想就無法實現。今年,劉強東終于到達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完成了他穿越中國所有沙漠的愿望。接下來,就像劉強東微博上標注的簽名那樣,“奮斗目標:穿越世界所有的沙漠。”這個征服欲旺盛的男人,勢必到達每個制高點。
一個浪漫主義者的征戰
如果你知道“京東”兩個字,一個取自劉強東的“東”,另一個則取自劉強東初戀女友名字,這個傳說是否讓你對這位在IT商場南征北戰的男人,有了微妙的感情變化?
1974年,劉強東出生在江蘇宿遷一個普通家庭里,當時宿遷并不發達,小時候的劉強東家里窮到數年每日三餐以紅薯和玉米充饑。貧窮并沒有阻礙劉強東的幻想,反而催生出他的野心勃勃:“我是農村出來的,初中同學大部分選擇了考中專或中師,但保送我也不上,我一定要上大學,而且一定要在北京或者上海,別的城市我也不去。”1992年,劉強東如愿考入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本想從政進入仕途,“到大三的時候,我就明白,我是不會走仕途的。理由很簡單,一個人改變不了整個社會,有些問題不是哪幾個人能解決的。”從此,劉強東的人生發生了重大的轉折。
經商、創造財富,這些念頭不斷閃現在劉強東腦海中。大學期間,他實踐性地賺了人生中第一桶金,大約10萬元,隨后他用這筆錢承包了學校附近一家餐館,畢業時他虧損24萬元并草草關閉了餐館。畢業后,劉強東在一家日資IT公司當銷售,就在大家以為劉強東終于安心務實,過上朝九晚五的白領生活時,還清債務的劉強東從公司辭職了。(創業 m.taiks.com)他揣著僅有的1萬多元,到中關村租了一個柜臺,開始了新的創業生涯。如今審視劉強東的“勵志”精神,真正感人的是創業初期,他堅定信念后的那份執著,有著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對于一個家境貧寒且毫無背景可言的畢業生而言,傾盡所有做“小買賣”,父母和女友的反對是理所應當的。家人一心期待他大學畢業找個穩定的工作,有一份福利保障,然后結婚生子,過上殷實、舒適的日子。劉強東偏偏有自己的規劃,這也是他能成就京東和自己的因素他不是命運的玩偶,甚至要奪回控制權,改變自己的命運。
從1998年劉強東創辦京東代理銷售光磁產品,到2003年,29歲的劉強東已經擁有13個店鋪。就在事業順風順水的時候,SARS來襲,短短21天,劉強東虧損了800多萬,占資金總額的三分之一之多。一天,劉強東試著在網上發了一個產品銷售的帖子,當天成交了6筆生意。雖然SARS使劉強東遭受了一次重創,但同時還為他打開了思考的空間。年底,經過深思熟慮后,劉強東關掉所有實體店,專心做線上商城這就是京東商城的原型。
京東的“膨脹”令業界咋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3C電商,不經意間已經成了江湖中的大佬,什么才是京東的獨門秘籍?“別人賣內存賺10元,我只賺1元,甚至要賠錢。早期想跟品牌廠商直接合作,他們都不愿意。我們也不著急,繼續努力……到我們占市場10%以上份額時,我不找他,他也得找我。”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