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如
天命之年大膽創業、蹬著三輪車賣湯圓、70歲成為河南首富,三全食品創始人陳澤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段商界傳奇,而專注、實干的工匠精神是他最閃亮的底色。
50歲,大多數人都在含飴弄孫、頤養天年,而陳澤民卻大膽選擇創業。盡管當時他在醫院擔任副院長職務,但是家庭經濟負擔仍然很重,因此走上從商的道路。
陳澤民借來1.5萬元作為初始資金,創辦“三全冷飲部”,賣軟質冰淇淋,生意十分火爆。但是隨著賣冰淇淋的人越來越多,利潤降低,他決定轉行。
陳澤民的創業靈感來自一次哈爾濱之旅,當時他看到當地人將餃子放到戶外冰凍,于是突發奇想:湯圓應該也能冰凍。
從原料配方到制作工藝,再到產品包裝,陳澤民一絲不茍,親力親為,“買泰國的5000塊錢一噸的糯米粉,豬肉花生我都挑挑揀揀用最好的”,終于做出了中國第一顆速凍湯圓。
當時,電視劇《凌湯圓》熱播,陳澤民抓住機會,迅速將產品命名為“凌湯圓”,并且注冊了“三全”的商標。
研發出了速凍湯圓,如何將其推廣到市場上,是陳澤民面臨的首要難題。
為了開拓市場,陳澤民開始蹬著三輪車到鄭州各大商場推銷湯圓,并且現場煮給人家品嘗。
盡管經常被拒絕,他依然堅持到底,“推銷必須得放下架子,哪怕有一百次挨罵,只要有一次成功就值得。”
憑借這種“笨”方法,三全凌湯圓陸續進入鄭州各大商場,銷量日益攀升,三全成為這些商場的長期供應商。之后,陳澤民如法炮制,在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建立了銷售網絡。
隨著市場擴大,產能也要跟上。陳澤民自己動手,買來無縫鋼板、鐵皮、壓縮機等等,組建了一條速凍湯圓生產線,不到一年,日產量就達到30噸。
此后,他不斷豐富產品種類,推出水餃、包子、饅頭等多個新產品,成為“速凍食品專家”。
經過十余載的努力,2008年,三全食品在深交所成功上市。2013年,陳澤民以165億身價榮登“河南首富”的寶座。
盡管已經功成名就,陳澤民奔跑的腳步從未停止。
2015年,“互聯網 ”概念持續火爆,傳統企業紛紛接軌互聯網。陳澤民也與時俱進,進行觸網轉型。
他認為,“把產品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減少中間環節,減少中間的這種費用,更快地面對消費者。這是一種手段,是一種工具,是一種思維方法。”
早在2014年,三全就瞄準都市白領午餐剛性市場,推出“三全鮮食”APP。隨后,在各大城市的寫字樓安置“盒飯機”。
消費者在三全鮮食APP上下單后,可憑借出餐密碼在當天任意時段,到盒飯機內領取盒飯,方便快捷。而這得益于三全強大的中央廚房系統,一個車間可以生產幾十萬份標準午餐,然后通過冷鏈輸送到各個盒飯機里面。
目前,三全鮮食已經在北京、上海實現初步覆蓋,下一步將進入杭州、蘇州、天津等城市。
“搞什么事都要專注,以小博大,什么大事都是從小做起,從基層做起,一點一點,不要貪大求洋,不要好高騖遠。這樣的話,穩中求快。”
文章來源:南財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