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耄耋之年學會了玩微信,玩玩也就罷了,可父親很認真,大到國家大事,小到雞毛蒜皮,他都會一一過目。自己關心也就罷了,可他非要事無巨細分享給兒女看,這下麻煩了,很多我們眼里的垃圾信息被父親如數家珍傳來,無動于衷不近人情,你若來勁父親更帶勁,我們反倒有些惶惶惑惑、無所適從。
說起來,我們和父親分隔兩地,要見一面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平常對他的關心,主要是通過電話或短信。只言片語想來父親是不滿足的,所以他慢慢學會了用微信,而且對微信的功能了如指掌。
有一次,我正在和朋友小聚,一時高興,就發了朋友圈。不一會兒,父親從微信上發來文字,一是叮囑我少喝酒,二是要注意形象。我忽然明白父親一生工作謹嚴,生怕兒子處事不慎,叮囑我,應該。
有一陣,因為特別忙,就去朋友圈發了一段文字,宣泄一下內心的情緒。不巧又被父親看到了,很快,我就被他發來的信息包圍了,不外乎“雞湯”類的忠告、“保健”類的介紹。我頓時有一種被盯梢的感覺,似乎稍有風吹草動,都瞞不過千里外父親那雙眼睛。
去年,我被腎結石和肩周炎所擾,去醫院反復折騰了幾次,不知為什么,仍然被父親看出了端倪,不久,父親寄來打成粉的雞內金和分心木,讓我天天沖服化結石,又寄來一種叫空竹的運動工具,讓我時時鍛煉肩關節。父親說,在朋友圈看見你清瘦了,要愛惜身體。
其實這期間,我也嘗試著去了解父親,在他的朋友圈,卻看不到任何關于他自己的東西。想來父親還是想把更多歡樂的東西帶給我們,他有嚴重氣管炎,但他不說。他有輕微老年癡呆,記憶力不如以往,他也不說。父親力圖在我們面前保持的,是過去那個青春勃發、積極陽光的形象。
后來有一天,我突發奇想,要父親在微信里,像對我們小時候那樣,每周給我們講個故事,父親樂呵呵地答應了。我并不指望父親真能講出什么精彩的故事,只希望這樣做鍛煉父親的大腦,父親不能老。
今天,我們父子之間依然通過微信時時關注、關心著對方,父親依然發來很多沒有營養的“雞湯”,很多毫無裨益的“保健良方”,但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微信串起的愛的紐帶,讓父子情跨越時空和距離,時時觸摸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