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頭的報表做完,時鐘剛好指向七點。Amy抄起提包一陣旋風似的沖向電梯,一路上腦子里還不耽誤盤算著晚上的行程:半小時地鐵后,可以提前兩站下車去某Shopping Mall。那里的周末大賣場,總有臨期的進口食品更新補貨,挑合適的囤上幾樣,再去負一層的生鮮區選幾樣蔬菜和雞胸肉,時間剛好可以趕上八點半以后的生鮮折扣。順利的話,九點半多一點就能到家。吃點東西喝口水休息下,十點鐘開始全力以赴去搶票,剛剛好。
臨近郊區的地鐵站外,略顯偏僻的街巷已經逐漸暗淡沉寂了。這間Shopping Mall卻是特立獨行的燈火輝煌。Amy銜枚疾走般穿過挨挨擠擠的停車場,臉上不由得泛起一絲苦笑:這么多的車停在這,都是大老遠奔著晚上的特賣場來的吧?“人生不易,請多用力”——在保證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任何一點促銷活動都是趨之若鶩的風向標,這一點上,開私家車的和擠地鐵的倒是不謀而合的驚人相似。
撩開大門處沉重的軟門簾進去,跟外面的暮色四合萬物昏沉相比,超市里竟是別有洞天的人聲鼎沸。Amy輕車熟路地走到臨期食品貨架前,開始掃描式廣泛、鎖定式精準地挑挑揀揀。這家Shopping Mall是全球采購,物價比較起本土的商超來,具有明顯的優勢,再加上定期不定期的打折促銷,時常讓人情不自禁地多買再多買,仿佛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個店,莫名有一種時不我待的迫切感。尤其那些臨期食品,便宜得有時簡直讓人懷疑人生——明明吃起來與新鮮食品的口感風味并無二致,價格卻常常只有原價的三折二折;再加上買二送一甚至買一送二的優惠,省下大把銀子的同時,還能給人撿了個大便宜的竊喜。比如貨架旁的堆頭上,原本單價70元的麥片,現在50元兩袋。Amy伸手拉過兩包,掃了一眼賞味日期,眨巴兩下眼睛的工夫,便飛速地估算出以自己的消耗速度,恰好可以完美地在它到期之前吃完,心里油然生出一種舍你其誰的沾沾自喜。見不遠處的通道中央,一大群人圍在一起搶牛奶,她立刻把麥片放進購物車,擠過去看個究竟:百分百原裝進口的“爆款牛奶80% OFF”,此時不買更待何時!她手疾眼快地拎起一箱,翻過來調過去找到生產日期,又安心地放進車里。想想以這樣感人的價格,就讓接下來至少一個月的早餐都有了著落,她悄悄地勾了勾大拇指:“貧窮小白今天的運氣,真的是不要太好誒!”
為了管住自己不再激情加購預算超標,Amy決絕地推車轉彎離開特價區,告訴自己別回頭趕緊走。直到從熙熙攘攘的搶購人潮里一頭熱汗地擠出來,才半是解脫、半是失落地松了一口氣。如果不是這兩年迷上了看劇,至少在這些臨期的進口食品里,她Amy還是可以有幾分自由的,在乏味和疲憊的工作之后,淘回幾樣心儀又價平的心頭好,對辛勞的人生是一種心酸而甜蜜的犒賞。比如剛才那卡樂比薯條,曾經是她逢降價必囤積的首選零食。可是這一次她拿起來看看又放下,還是決定放棄了。盼了很久的一場音樂劇,今晚終于要開票了。如果能趕上前排,還能有跟偶像互動的機會。
Amy笑自己:“想得真多啊!哪有這么美的事兒呢?”當然,沒有也有沒有的好處——好位置要有好價格,一千六百八十元的票價,對她這樣靠在寫字樓里掙死工資的人,也不是說不能承受;可是一個月要趕上兩三個劇集中開票,總難免捉襟見肘。更何況有的劇看了上頭,還免不了加場。真要是根本買不到,也干脆省了糾結,說不定還能去吃頓好的……Amy從吃貨變成劇粉兒以來,五官之間的福利待遇,向來厚此薄彼——眼睛上寬裕了,舌尖上就要省省。
這么一路說服著自己,Amy柔腸百轉地下樓走到生鮮區。八點半折扣已經開始了,紅紅綠綠的蔬菜架前,妝容精致的中年白領和衣著素樸的大爺大媽排列緊密、神情焦慮,最看不得別人手上的魚肉果蔬的成色超過自己。Amy像打劫一樣在人堆中收了兩根黃瓜、一個生菜和一包苦菊,見明艷艷的水果在特價的基礎上還參加打折,便伸長了胳膊搶了兩盒。看時間還早,又到熟食區相對從容地溜達了一圈。那些系著各色小圍裙的促銷小姐姐,不知從哪看出她似乎很需要進食的樣子,牙簽上挑了各色葷葷素素、條條塊塊的食品歡迎她免費品嘗。她減肥,晚飯本來就吃得無可無不可,這些試吃嘗下來,基本已經半飽。出門時心滿意足地想:回去后再用牛奶沖一杯麥片,再配一小串青提……嘖嘖這晚餐,簡直不要太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