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著名散文家陳長吟先生每次回故鄉安康時,總要到美麗的漢江江畔去走一走看一看,領略漢江的無窮魅力,母親河也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他先后撰寫了一系列漢江山水的美文。今年清明前,他回安康時又到漢江去走一走,沿線沒有一處洗滌衣物的、洗車的,一江兩岸,一塵不染。家鄉人對母親河的保護讓他內心很震撼,他的內心一遍又一遍感嘆著家鄉決策者的智慧和膽略,一江水在他的內心激起了無限的漣漪。
往年到了四五月份,隨著氣溫的回升,漢江的天空上呈現著藍天白云,平展展的水面上清波歡暢,嘩嘩流淌,一河兩岸,草豐水美。這個時候的安康人都趁著暖陽走出戶外,手里拎著盆子、籠子、塑料桶、搓衣板等洗滌工具,里面裝滿了花花綠綠的衣物,涌到漢江河邊爭搶洗衣的好位置,漢江水域的深淺,他們都一目了然,有的離河岸近,有的離河岸遠,人滿為患后,洗衣人脫腳下水淘灘支石,長長的漢江河邊支起了一排排洗衣的搓石,每逢周末,洗衣人成群結隊匯集漢江,江水搭起來架鼓,一時間“咚咚”的搗衣聲,此起彼伏,響徹漢江。喧囂的搗衣聲也打破了漢江的江面,驚飛了河灘里的野鴨、大雁、白鷺。夏日高峰時,漢江一橋下面人頭攢動,都在漢江里洗衣洗車。
但眾人洗滌衣物時肥皂和洗衣粉的泡沫彌漫在江面,在江水中長長地回旋著不離去,在江邊洗車的更是肆意戲水,他們把車開到水電總廠的下游碼頭,漢江一橋下面,用塑料桶臉盆舀水洗車,一桶桶一盆盆水反復潑灑后,車輪里、車身上的泥水、泥漿流進了漢江里,污濁的渾水讓人痛心,這是多年形成的痼疾。
安康的決策者們行動起來了,他們組織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進行實地調研,又召集職能部門進行“會診”座談,保護好漢江水質上升到政治高度,安康人以壯士斷腕,抓鐵有痕的決心,誓要打好護水保衛戰。
眾人齊心協力,向陋習開戰。禁止洗衣洗車活動開展以來,遇到的阻力重重。有些洗衣者和洗車人振振有詞:生在城區長在江邊,幾輩人都在漢江里洗衣洗車,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洗衣洗車犯了哪家法?還有年齡大的洗衣者勸阻時語言態度惡劣,扯皮撒賴,還有用過激行為頂撞勸阻的工作人員。
面對這些,決策者們不氣餒,迎難而上,拿出最大的決心和誠心,求得洗衣者和洗車人的理解支持。漢濱區的老城辦、新城辦、江北辦、建民辦,水利、農業、環保等部門同舟共濟,密切合作,下大力氣做好思想發動工作,他們進社區進行重點走訪,不厭其煩,苦口婆心給群眾做思想工作,對洗衣的離退休干部進行回訪、看望,化解矛盾。
整頓工作開始的關鍵時期,主要領導靠前指揮,要求堅定信心,增強定力,抓細抓牢,給整頓工作提神壯膽,公安、信*等部門抓好維穩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緊盯突出問題,查實情,解難題。街道社區在重要流域,重要路口分兵把守,全區抽調25人集中辦公,主抓漢江禁洗工作和漢江水質保護,全區上下形成了強有力的整治氛圍,江南江北迅速成立了四個巡邏隊,每個巡邏隊配備15名工作隊員,這些人身穿迷彩服,肩戴紅袖章,手拿高音喇叭,定時定點在漢江進行交叉巡邏。
公安、城管也給予大力配合,遇到洗衣洗車的進行規勸,在漢江沿線設立固定的勸阻志愿服務點,每天進行巡回廣播,宣傳漢江保護法律法規,每天堅持巡邏到晚上,工作隊員克服天氣炎熱,工作時間長,生活不方便等困難,堅持巡邏不間斷,在禁洗工作中,敢于“亮劍”,對屢教不改的洗衣者進行強制撤離。
今年4月1日,為了鞏固禁洗成果,安康市人大頒發了《漢江流域水質保護條例》,為漢江水質保護提供了地方法規依據。
如今的漢江風平浪靜,一江兩岸靜悄悄,惠風和暢,鳥語花香,再不見群眾在江邊洗衣洗車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