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期,中原地區的統一政權面對的最強大的敵人莫過于北方的匈奴。在秦始皇帝時期,上將軍蒙恬親自率領秦軍北上抗擊匈奴,一戰而掃清漠北。史書記載此戰如同猛禽追擊鳥雀,匈奴人望風而逃,不敢南下,蒙恬威震四方。然而就在中原地區內亂的時期,匈奴族迅速膨脹,預謀再度南下侵略。這一次的對手卻變成了大漢帝國。
漢匈戰爭的導火索是韓王信。他是被秦始皇滅掉的韓國韓襄王之孫,原本是劉邦集團的一員。項羽分封時將劉邦分到了偏遠的巴蜀之地,這招致了劉邦的憤恨,于是一直準備打回中原,許諾信奪取韓國故地做韓王。
白登山遺址
漢建國后六年,劉邦調韓王信去山西北部的代地抵抗匈奴。韓王信決定遷都,以便于作戰指揮,在這年秋天遭到了匈奴冒頓單于的大軍圍困。劉邦此時多疑,命令韓王信死守,韓王信感覺孤立無援便投靠了匈奴,共同回擊太原。劉邦震怒之下親率三十二萬大軍出擊,輕敵冒進,被匈奴四十萬精兵圍困了七天七夜。
史書記載,幫助劉邦脫困的是劉邦最重要的謀士之一陳平。但司馬遷在《史記》里并沒有詳細記載陳平使用了怎樣的計謀。后人注釋《史記》的時候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有一種說法是陳平擅長于賄賂和離間,當年就曾經這樣害過項羽。如今陳平再次使出賄賂手段,派出使者賄賂冒頓單于的閼氏(相當于中原的王后)。
電視劇《楚漢傳奇》中的陳平形象
有一個說法是,陳平派使者對閼氏說,大漢有眾多中原美女,如果冒頓單于繼續圍困,中原就不得不對匈奴單于獻上美人,到時候閼氏的身份和地位可能就不保了。不過如此說法,可靠性有多少很值得懷疑。
閼氏收禮后對單于說,匈奴單于和漢皇帝都是君主,兩君不應該過于為難。從匈奴的立場來看,匈奴逐水草而居,得中原之地也不可能久居,不必對中原皇帝太過為難。更重要的是閼氏認為,君主為地上之君,必有天上的神靈庇佑,單于有,漢皇帝自然也有,不可加害。
白登之圍形勢圖
冒頓單于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原本與韓王信約好一起進攻劉邦,結果韓王信軍隊并沒有及時趕到,冒頓單于擔心他與劉邦有勾結,可能會導致里應外合,只能先放了劉邦大軍。史書記載,當天起了大霧,遠不見人,漢軍才得以逃出。劉邦晚年最大的危機才得以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