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平均壽命升高,寵物卻在下降
在家庭中占據重要地位的寵物,卻也給主人埋下了情感隱患——一旦寵物的生命走到盡頭,或將帶來巨大的心理打擊。
也正因寵物在家庭中地位的上升,導致人類對寵物醫療乃至寵物喪葬的資金投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少人豪擲千金給寵物治病,也有人花大價錢給寵物辦后事,只為讓毛孩子走得順遂。
最近十年,寵物醫療、寵物殯葬行業迎來井噴式發展,僅2023年,國內就成立了1920家寵物殯葬相關的公司,而在2003~2012年十年間成立的相關企業總和不過64家。
盡管養寵人愿意投入的時間和成本直線飆升,但很遺憾,與人類預期壽命的攀升趨勢不同,在不到50年(1970-2016)的時間里,寵物犬的平均壽命縮短了35%,從17歲降至11歲。
這究竟是為什么呢?
2014年,英國養犬俱樂部The Kennel Club 曾調研了5700只寵物犬的死亡原因。數據顯示,影響其壽命的第一大殺手是癌癥,占總數的近四分之一,甚至超過了衰老死亡。
而在因癌癥死亡的犬類之中,單項占比最高的病因分別是骨腫瘤(3.99%)、淋巴腫瘤(3.18%)和腦部腫瘤(2.81%)。威脅人類健康的最大殺手,也同樣奪取著寵物的生命。
在十年前, The Kennel Club 也曾做過相同的研究。當年自然衰老死亡的犬類占比為17.8%,現今僅為13.8%,也就是說,十年間因疾病或意外死亡的寵物犬數量提升了4%。
令人心驚的是,寵物的壽命變短,可能恰恰與時下流行的生活方式有關。根據相關業內人士的發言,大概可歸納出以下三種可能性:
首先是基因遺傳,人工繁育的純種品種犬血脈相近,容易喪失基因多樣性,大大提升了患先天性基因疾病的概率;其次是寵物干糧改變了原本的飲食結構,難以滿足營養多樣性的需求,長期單一營養源會影響其抵抗力;另外,現代寵物往往困于高樓住宅之中,每日遛狗活動無法完全滿足其活動需求,尤其是對大型犬來說。
養育寵物的過程,不單單是寵物在陪人走過一程,更是人類在陪伴寵物度過一生。在自然條件的限制下,不論付出怎樣的努力,這也是一場必散的宴席,但真誠相待的時光不會辜負。除了時間、金錢和愛的投入,更要加以科學的養育方式,才能讓這段時光久一些、再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