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鄰里事跡材料范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事跡材料,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跡材料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跡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想擬事跡材料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好鄰里事跡材料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好鄰里事跡材料范文1
我叫張秀梅,今年36歲,是興康社區紅安樓的居民,我的家庭是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家庭成員有父親、丈夫、我、女兒和兒子,我們每天的生活瑣碎而幸福,平凡而溫馨,全家人遵紀守法,互敬互愛,積極進取、愛崗敬業、樂于助人,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
一、愛國守法,廉潔奉公
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一直堅守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全家都能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和公共秩序,維護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主動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在工作中,堅持廉潔奉公的原則,嚴于律己,寬于待人。
二、愛心永駐,和諧持家
我和丈夫結婚后生育一兒一女,兒子年幼,父親主動承擔起和我一起照顧和教育女兒的責任。我內心充滿了對父親的感激之情。父親年紀大了,身體一直較差,老人頭痛腦熱時,我帶他去醫院看病拿藥,問寒問暖。逢年過節,我總是不忘給父親買些禮物,天寒了,我還給老人買來保暖內衣,讓老人心里暖烘烘的。父親平時的生活費用基本都著落在我們身上,但我們毫無怨言,我說:“孝順父母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我們都還年輕,苦點、累點沒啥,父母為我們操了一輩子的心,應該讓他們過上幸福的晚年。”
二、互幫互助,鄰里團結
真心待人是我們全家的處事態度。我在小區里助人為樂也是出了名的,誰家有困難,只要我知道,總是熱情幫之解決。我們居住的小區里好多住戶都有自己的小狗,鄰居出遠門總是把小狗放在我家寄養。女兒遇到小區里磕破腿蹭破皮的小朋友,經常會跑到家中拿出碘伏給他們清洗傷口。我樓下張奶奶家,丈夫去世早,女兒在外地,平時自己一個人獨居,我們做了好吃的飯菜經常不忘記先給張奶奶送去。張奶奶腿腳不方便,我過時過節經常幫忙,擦玻璃打掃房間等。張奶奶老說“千金難買鄰,不是親人勝親人”,聽了這話,我心里暖烘烘。我們彼此尊敬,互幫互助,其樂融融。
在我的生活中更多的是責任、回報和感恩,在鄰里間互幫互助的生活點滴中我體會到更多的人間大愛,我也將這種愛傳播給每個人及整個社會。
好鄰里事跡材料范文2
當你走進金鐘小區時,會讓人感到友善和親切,鄰里之間都能互相體諒,相互之間幫忙,提個醒是常事,互助、文明行為已成為傳統。發生在小區黨員小王身上助人為樂的好事,又一次體現了北翟居民及黨員的風采。
居住在同一樓道的黃進度夫婦,他們都是80多歲的老人,老人家雖然有兒有女,但卻不住在身邊,生活居住都有些不方便,如發生急要解決的事,子女們不能及時趕到,吳貴鳳就是他們的干女兒,會幫他們把事情解決好。
黃老伯在家看電視,突然感覺胸部痛得厲害,正在做家務的吳貴鳳夫婦知道后放下手里的活立刻到黃老伯家中,兩人扶著黃老伯到樓下,吳貴鳳的愛人用車將黃老伯送進醫院,當時情況緊急,黃老伯沒多帶錢,吳貴鳳馬上到家將錢取出墊付了住院費,醫生要老人到社區醫院或區級醫院進行檢查治療,可當時老人的醫保卡都在她女兒那里,女兒的電話號碼老人又記不清楚,放在家里。原來黃老伯前段時間胸口有些悶,這次發病的前幾天就有了癥狀,但老人不愿意經常麻煩這些幫助她的.人,一直沒有告訴他們,直到這次發病才去醫院看病。近年來,小區開展的對空巢老人的獨居生活關心起來,從黃進度事情中就體現了鄰里對他的關系和幫助,吳貴鳳夫婦經常到黃老伯家串門,有了什么問題,他們兩人就一起商量著幫助解決。他們還為黃老伯寫了常用電話的紙卡,便于出急事時老人找號碼,還經常查看老人吃什么藥,他們還幫老人用煤、用電之事列入了重點關心范圍,一次黃老伯煤氣灶壞了,他們及時叫來了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想盡辦法幫黃老伯修好了煤氣灶,使老人家感受到了社區大家庭的關心和溫暖。
好鄰里事跡材料范文3
小設,南郭村一組村民,在南郭村的人氣指數很高,深受廣大村民的尊敬和愛戴。他尊老愛幼,和睦鄉鄰,無私奉獻,有魄力、有創業精神。
日常生活中,鄰居有事,只要他能做到他一定盡力去辦,從來不推諉。20xx年上半年,鄰居張明建老人走失,老人患有老年癡呆,不認得回家的路。他知道后,一邊組織一組的村民分批尋找,另一方面和村委聯系,在廣播里廣播,發動全村人找。經過全村人的努力,老人找到了,安全送回家。
鄰居程齊正的兒子在外地工作,不幸的是,因工作勞累突發心臟病,醫治無效,離開了這個世界。這對于老人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他知道后,第一時間到老人家里和老人談心,安慰老人。還讓同組的村民及老人經常來往的人,輪流探望老人,讓老人感覺到,大家都是關心他的,他不是孤單的。他隔三差五的就去看望老人,和老人聊天,對老人說有困難就找他,無論多難的事,都要想辦法。他不是老人的親人,卻勝似親人。
他是出了名的孝子,照顧雙親、陪伴左右,其母患腦血管病多年,半身不遂,他夫妻倆耐心細致的照顧老人吃喝拉撒、洗漱收拾,老人雖然不能行動,但總是干干凈凈。尤其是在岳母得病幾年后,也得了老年癡呆,更是身邊不能離人,稍有不慎就走丟了,所以只能時刻注意,不能松懈。可想而知他們要付出多大的辛勞,老人們最后安祥辭世。他們的行為為后輩做了好榜樣,將來他們的'孩子一定懂孝順老人。
他有愛心,在一次聊天中,聽村里人說七組侯展奎得了大病,花了不少錢,女兒考上了大學,家里經濟拮據,他托人先捎去500元錢,并讓那人告訴侯展奎有困難就找他,他幫忙解決。侯展奎很感動,專門給他送了一面錦旗。他心中有大愛,心里老裝著別人,為需要幫助的人排憂解難。
他在村里辦了一個小型家具廠,做竹板訂,不僅解決了一些村民就業問題,還對困難戶侯錄錄特別照顧。侯錄錄自己有腦血管病,不能做重活,更不幸的是他的兒子得了癌癥,每年都要化療幾次,把家里以前的存款都花完了,生活陷入困境。他雇侯錄錄在廠里工作,給他做輕松的活兒,按月發工資給他。既顧及了侯錄錄的面子,又能解決他的經濟困難。他處處都考慮的如此周全,讓別人感受到人與人之間那種最真實的溫暖。
村里一、二組村民兩組合用一口井,多年田地澆灌全靠它。但由于沒有安裝防漏管道,村民澆地又很費水又費工,20多年一直如此。他以前在外面做生意,回村后,把這件大事放在心上。組織村民實地考察地形,規劃管道鋪改方案,向上級水管部門提交申請,最終決定動工,動員全組村民挖管道,全組村民在小設的帶領下,團結一致,克服重重困難,終于挖好全長2500米的管道。上級把防滲管道送來,大家動手鋪設、埋好,首試便成功,解決了澆地的大難題。這項工程投入全組勞力,共花費7萬多,其中自籌3萬多,上級撥4萬。有這樣的帶頭人,困難再大都能克服,眾志城誠,其利斷金。
他對村里的公益事業也十分關心,出錢出力,無私奉獻,他出錢買了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畫像的大照片,裝訂好,全村每戶各送一幅,讓村民們時刻想起偉大的人物,是他們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時刻不忘黨的恩情。
在修建村文化舞臺時,他經常關注,抽空總是去瞧瞧,看需要幫忙,就主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舞臺建成了,他提議在南邊修建一公廁,這樣村民在看戲或參與文化活動時,方便有地方。可當時資金困難,他就讓工匠預算花多少錢,最后算下需要3000元,他說這3000元錢他出,廁所頂上的材料他也給準備。在場的人無不動容,為他這種精神而感染,一些村民當場義務幫忙,就這樣,一個干凈嶄新的公廁建成了,一份正能量會產生連鎖反映,感染更多的人做好事。
文化廣場要硬化,舞臺要修繕,他又捐錢,而且讓兩個兒子也捐,帶動一部分村民也參加捐款。他說,這是咱們村的事,每個村民都有責任和義務。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何愁解決不了的難題,真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他不是一名黨員,卻用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他是一個普通的農民,但卻做著不平凡的事情。他不張揚,不驕傲,總是那么平易近人,與這樣的人做鄰而居,是何等幸福快樂!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近鄰又如此的優秀,何嘗不是一種福氣。
泱泱中國大地,養育著中華兒女,我們需要像小設這樣的中華好男兒。千千萬萬個家庭,彼此為鄰而居,都希望自己的鄰居像親人一樣,他就是鄰居們的親人,大家和睦相片,團結和諧。有千千萬萬的好鄰居就有千千萬萬個和諧家園,就會造就中華民族和諧的大家庭。
我們要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互敬互愛,互幫互助,尊老愛幼,禮讓謙恭,從自己做起,成為別人的好鄰居。一變二、二變三,一直循環,讓愛傳遞在每個人之間,我們要相信正能量,相信只要我們攜起手來,必能早日建成小康社會。
好鄰里事跡材料范文4
隨著現代化的進程,城市人口越來越多,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在這種背景下,鄰里之間的關系也變得越來越疏遠。但是,在一些鄰里中,還是有一些和諧溫馨的故事發生。下面就舉例說明一些鄰里和諧事跡。
一、阿姨和小花盆
張阿姨住在一個老小區里,喜歡種花。她每天都會在樓道角落擺放自己最喜歡的花盆,周圍的居民也都很欣賞她的愛花的習慣。但有一天,一位年輕居民搬來了這個小區。他覺得張阿姨擺的花盆擋了他回家的路,就私自將其移了一下,但張阿姨并不知道這個消息。第二天一早,張阿姨看到自己擺的花盆不在原來的位置,很不開心。她一直懷疑是哪位小朋友隨意擺弄,但事實上是鄰居暫時移了花盆。后來,張阿姨發現花盆位置變了,時間有點晚,就沒有再搬回去,這天過后,在這個小區里大家都不再把花盆隨意移動,大家也開始互相關心,讓這個小區更加和諧。
二、爺爺和燒菜
李爺爺是一個人住在小區里,身體不太好,但非常會燒菜。每次燒菜,總會沿途邀請一些小朋友共同參與,并邀請鄰居們來品嘗。在這個小區里,每個人都知道李爺爺是個會燒菜的老人,也都喜歡吃他的菜,因此一直以來,大家也都會給他帶著食材,偶爾也會送他一些水果或飲料。因為這樣的鄰里大家互相照顧和關心,燒菜也變成了一種親情和鄰里之間的友誼交流。
三、快遞小哥和包裹
在小區里快遞小哥長期要坐在門口等待收貨人出現,耐心的等待往往會得到向他發著熱心的居民們的幫助,幫忙給他喝水、買飯等事。有一次,這個小區中的一部分居民不小心拉扯到快遞小哥的物品,快遞小哥完全沒有責怪他們,并且耐心地解釋包裹內的東西是什么。從那時起,這個小區的居民對這個快遞員多了解一些,也將會在收到郵件包裹之后第一時間聯系他。一次次地這樣的交流拉近了居民之間的距離,讓鄰里的聯系更加緊密。
四、小寶和鄰居
小寶是一個十年光棍的人,退休后也沒有子女照顧,生活越來越孤單。小區里的居民都對他非常照顧,經常邀請他參加聚會。在這個小區中,他的鄰居們成了他身邊最親密的.人。小寶有一個習慣,每天晚上在小區里散步,這樣也能幫助他恢復健康。在這個散步過程中,他認識了很多鄰居。到現在,他依舊常常有很多鄰居會找他聊天、吃飯、散步、旅行,為他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快樂。
五、小雪和老爺爺
小雪是一個活力十足的小女孩,她經常在小區里玩游戲,也很喜歡和小區里的老人們聊天。有一天,在小區門口,她遇到了一個老爺爺,很慢的走在路上,小雪也就很緊跟著他,問他需要幫助嗎。經過了這樣的交流后,她每天都會和爺爺一起散步,漸漸地,她也和老人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小區中,越來越多的小孩子開始幫助鄰居,和鄰居們交朋友。從小就培養了社交能力,培養和鄰居互動的好習慣,這些孩子更有可能成為鄰里和諧的關鍵。
這些以小見大的鄰里和諧事跡,經常帶給我們一些小小的喜悅和溫暖,更帶來的是鄰里間交流、相互扶持和感情的升華。我們生活中,做到更多的享受著這些感情,可以讓我們更快樂、自信、勇敢地面對很多生活中的問題和挑戰。
好鄰里事跡材料范文5
在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鄰里之間的關系變得尤為重要。在現實生活中難免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應急事情,就非常需要幫忙,然而親人又不能及時趕到,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此刻就會出現待援無助的局面,而鄰里相距咫尺之遙,只有一墻一門之隔,第一個出來幫忙的可能就是鄰居,我相信有很多人都遇到過類似的事情。
在我們圣工社區保工北街58號4單元里,樓上樓下誰家有事,鄰居們都會出來幫忙,就說在不久前,居民王琪的愛人出了車禍,就在她的愛人出院不久,王琪竟又患上了腦血栓,因為她的女兒需要照顧自己不滿三歲的孩子,所以不能抽出太多時間照顧她。樓長白阿姨與鄰居們說起這事時,大家都希望能為王琦家做點什么,于是整個單元的鄰居排了班,有的為王琪送飯,有的幫王琪做家務,直到王琦出院,讓王琪感動的說不出話。這些鄰居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近鄰勝遠親”。是啊,鄰里之間倘若多一份關愛,多一份理解,就能創造出一個充滿溫馨、相親相愛的鄰里氛圍。
一滴水能夠折射出太陽的'光輝,鄰里的相處可以反映出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只要大家齊心協力,相互體貼和關心,相信我們的明天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這就是我們社區好鄰里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