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工作計劃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不經意間,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做好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染病工作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傳染病工作計劃1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構
我局嚴格樹立全縣疫情無小事的觀念,將傳染病防控工作納入常規管理工作中。建立健全傳染病防控組織體系,成立由局長負總責的傳染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任務落實,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
二、利用多種形式,開展傳染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增強全縣人民的防病意識和防病能力
充分利用媒體、藥品宣傳手冊、撲克牌、宣傳欄等宣傳廣告、藥品、醫療器械培訓等形式,大力宣傳有關常見傳染病的防控知識和預防食物中毒知識,引導人民群眾養成文明、科學、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增強他們的防病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三、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項防控工作,加強監督檢查
建立健全傳染病防控工作各項制度,制定規范的零售藥店、醫療機構、衛生所等的'管理制度、常見病、多發病、傳染病預防制度和疫情監測及報告制度,全面落實工作責任制,并采取積極有效的具體措施,重點加強冬春季、秋冬季傳染病的防控工作。
加強我局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工作:由辦公室負責本局的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加強傳染病監測工作,切實做到“四早”(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配合個線管部門,做好常見傳染病相關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嚴防各種傳染病傳入我縣。
四、扎實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防治群眾常見病
充分發揮食藥監系統優勢,利用新聞媒體、培訓、活動宣傳、懸掛橫幅、設立宣傳欄等形式,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有效預防全縣群眾傳染病的發生和發展。
傳染病工作計劃2一、認真執行國家傳染病有關法律法規,健全規章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該法》及《傳染病報告制度》等其相關法規,以及衛生行政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有關該工作的要求和規定。
2、根據國家有關法規和條例,建立和健全醫院疫情管理和報告制度,組織制定各項疾病預防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
二、嚴格督促檢查,規范化管理
1、做好傳染病疫情管理和報告工作,做好全院傳染病報告卡的收集、審核、上報、訂正工作。
2、傳染病病例報告:責任報告人在首次發現或診斷法定傳染病人、疑似病人及病原攜帶者時,應立即認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和“傳染病登記本”,并按規定的時限和程序上報。
3、傳染病信息網絡直報:根據疫情需要,專職疫情報告人員,將“傳染病報告卡”與臨床科室上報結果和檢驗科、放射科上報結果進行比對后通過國家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網絡報告。
三、加強該知識宣傳教育
1、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宣傳該知識,利用院內外宣傳欄、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宣傳該知識,根據傳染病特點和季節性普及該知識,提高人民群眾的防病知識和能力。
2、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管理工作,提供及時、科學的防治決策信息,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
3、認真做好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對醫院的疫情管理和報告的檢查工作,配合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搞好疫情調查工作。
四、加強疫情管理,落實防治制度
完善該工作獎懲制度,定期開展傳染病的'漏報檢查,進一步加強傳染病報告時限的落實工作,必須做到各負其責,抓好各個環節,確保全年該工作做到無漏報。
五、加強對科室的該
工作的技術指導,督促健全各項管理制度,規范門診日志記錄,提高疫情信息報告質量。報告及時率和傳染病報告卡填寫完整率、準確率必須達100%。
傳染病工作計劃3為了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抓好xx年傳染病管理工作,根據衛生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有關要求,制定我鄉傳染病工作方案如下:
一、背景及主要問題
在各級領導的重視下,經全鄉全體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工作任務并取得一定成效,如大部分醫務人員管理制度、有關登記進一步規范,傳染病報告率、及時率、登記率大幅度提高等。但是,仍存在一定問題,如部門醫務人員的有關規章制度如相關人員職責、有關登記如門診日志、傳染病專冊登記仍不夠規范,少數單位傳染病報表、報卡仍不能按規定時間上報、對收到的傳染病手工報告卡沒有進行嚴格審核,有的報表填寫也不規范,極少數人員沒有認真履行管理職責,如按月報表這項基本職責沒履行,該上報的材料沒上報。
二、目標指標
1、要求繼續規范:
(1)傳染病登記報告制度、自查核實制度、獎懲制度、培訓制度;
(2)分管領導及相關科室、相關人員職責;
(3)各級門診、病房傳染病報告專冊登記;
(4)院公衛辦傳染病收報專冊登記、自查該核實專冊登記、重大疫情專冊登記、節假日疫情值班專冊登記。
2、加強傳染病登記與報告質量管理。
(1)法定乙類傳染病報表、卡片按規定時間填、報;
(2)完成傳染病漏報調查和管理工作督導;
(3)與傳染病有關的登記率、登記完整率達到95%以上;
(4)流腦、乙腦、傷寒、狂犬病登重要傳染病個案調查率和疫點處理率達到100%;
(5)傳染病報表率、及時率、填寫完整率和醫生填卡及時、完整準確率分別達到95%以上;
(6)網上傳染病報卡及時率、完整準確率分別達到98%以上;
(7)傳染病漏報率控制在5%以內;
(8)重要傳染病分病室隔離治療率達到100%。
三、對策措施
(一)認真貫徹執行《傳染病防治法》,組織開展對院部及全鄉各村衛生室、衛生所、個體診所督導或為定期檢查,提高傳染病管理質量。督導和檢查本單位或下屬醫療單位傳染病和非傳染病的登記和報告,以及報表、報卡質量,對不符合要求單位,要及時提出整改意見。報卡的情況實行逐月通報制度。
(二)組織開展《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知識培訓,不斷提高醫務人員的法律意識。鄉衛生院對各單位都要完成一年一度的以會代訓任務,并上報培訓資料。其內容為:以會代訓通知文件(有培訓內容)、報到名冊、考卷、培訓專題小結等。
(三)繼續加強對鄉村醫生報告的管理,健全傳染病登記和報告制度。衛生院要繼續幫助基層報告建立和健全報告制度和傳染病登記,并 ……此處隱藏15475個字……五月《水痘的預防與治療》。
d、六月《衛生消毒及室內環境》。
我們將嚴格根據以上計劃進行,讓全園各班級及時做好消毒工作、晨午檢工作,確保每一位幼兒的身體健康,積極配合上級醫院的指導及防治建議,將杜絕一切疾病的發生。
傳染病工作計劃14傳染病對人類的危害很大,對社會的穩定也造成很大的影響。為全面貫徹落實市、區教體局及衛生局有關文件精神,本著師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為及時有效地控制傳染病在校園的發生和流行,使傳染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開展,特制定如下工作預案:
一、目標管理
1、普及傳染病的防治知識,提高全體師生的自我防范意識。
2、完善傳染病信息監測報告網絡,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3、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預防和控制傳染病疫情在校園的發生和蔓延。
二、組織機構
傳染病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孟變華
副組長:張志紅
成員:劉建琳、趙紅梅、趙燕姬、高峰、王星星、孟秀萍、王愛莉、張桂英、翟睿智
學校成立傳染病應急領導小組。由一把手總負責,分管副校長負責保證轉送病人的車輛,隨時待命;體衛處負責與年級組長及班主任的及時溝通,加強宣傳工作,穩定師生情緒,消除不必要的緊張和恐懼心理;總務主任負責安排疫點的消毒工作,負責門衛的管理;班主任負責聯系家長,掌握學生家長的電話;校醫負責現場的及時救治和轉送病人,校醫要掌握并每學期核對全校學生的家長聯系電話,確保緊急情況下與家長的聯系暢通。
三、應急處理
1、學校在接到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疾病控制中心有關重大傳染病疫情的'預警報告后,應不折不扣地實施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疾病控制中心的應急預案。對上級相關部門應急指揮部的指導和督察,給予積極的支持和配合。
2、學校師生員工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時都應立即向校醫報告,校醫及時向傳染病領導小組報告。
3、校醫對傳染病人、疑似傳染病人在做好自身保護的前提下,及時轉送附近醫院診治。
4、校醫和班主任及時通知學生家長。
5、對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污染的場所、物品,由總務主任安排相關人員在校醫的指導下做好消毒處理,必要時請疾控中心進行終末消毒。與傳染病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應嚴格進行臨床觀察。
6、對易感人群應采取應急接種,預防性用藥,群體防護措施。需要進行隔離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觸者,應主動配合有關衛生部門采取的醫療措施。
7、校醫應配合疾病控制中心做好流行病學的調查。
8、校醫務室建立相對的隔離、配備防護和消毒設備,對疑似傳染病人進行篩查、分流,發現情況及時上報。
9、在傳染病期間,各班指定專人每天向校醫報告本班學生的缺課情況、健康狀況,班主任和校醫要及時查明學生缺課的原因,并保持聯系,以便進行跟蹤管理。
10、體衛處安排相關人員加強校園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消滅鼠害,滅蚊滅蠅滅蟑螂。保持環境清潔,通風換氣良好,對人員密集的教室、電腦室、圖書室、辦公室會議室等定期進行消毒。
11、門衛要嚴格把好校門關,外來人員來訪登記,未經許可不得進入校園,禁止外來人員進入教室等人員密集區域。在校期間未經批準任何人不得離校。
12、教師利用健康教育課、板報、廣播等開展健康教育。利用多種方式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增加自我保健知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增強師生自我保護能力。
四、注意事項
1、疫情發生后,校領導應穩定師生情緒,要求各類人員不以個人名義向外擴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亂。
2、傳染病疫情發生后,要注意維護正常的學習秩序和工作秩序,教室要做好患者以及家長的思想工作。
3、如有新聞媒體要求采訪,必須經過學校同意,未經同意任何人不得接受采訪,以避免報道失實。
傳染病工作計劃15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是麻疹、流腦、流感、水痘、紅眼病、腮腺炎等疾病的高發季節。學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場所,學生是呼吸道傳染病易感人群之一。為進一步加強春季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有效預防與控制呼吸道傳染病在學校的發生和蔓延,確保學生身心健康,維護教育學秩序的正常開展,特對冬春季節學校傳染病預防工作作出以下計劃: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要充分認識加強學校衛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進一步強化學校傳染病防控工作的責任意識,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密切配合衛生等部門,制定、完善和落實相應的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預案,確保學校師生身心健康的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抓緊、抓好、抓實、抓出成效。從而將學校衛生防疫工作落到實處。
二、認真監控,及時報告疫情信息
建立和落實晨檢制度,加強對學生健康狀況的監測。晨檢工作應在學校校醫的指導下,由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對早晨到校的每個學生進行觀察、詢問,及時了解學生出勤、健康狀況;發現學生有傳染病早期癥狀者(例如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皮膚和粘膜出血點或瘀斑等)以及可疑傳染病患者(請病假的.學生應查明病因),及時報告專職(兼職)衛生保健人員或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進行排查,以確保做到早發現,早報告。
班主任要利用晨檢時間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教育學生進行自我觀察,如有發熱、全身疼痛、頭痛、嘔吐、咳嗽等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告訴家長或老師,以確保早發現、早治療。
學校明確校醫是傳染病疫情的報告人,負責學校傳染病的監控與報告工作。學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要與班主任加強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出勤、健康情況,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應在第一時間向學校傳染病預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報告,同時向市教育局主管部門基教科報告。報告內容應包括:發病時間、發病地點、發病人數、主要癥狀、密切接觸者、已采取的措施等。防止瞞報、漏報、緩報現象發生。
三、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控制疫情
學校除做好傳染病疫情報告以外,要按照衛生部門的要求,對患病學生采取隔離治療等措施將疫情控制在萌芽狀態;如發生暴發疫情或新病例持續不斷等情況,要根據衛生疾控部門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經市教育局同意,在一定范圍內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避免人群集聚的大型室內活動,嚴防疫情擴散。要注意做好學校教學、生活場所的通風和換氣,保持空氣新鮮;食堂不得購買無證鮮活凍禽及產品;加強體育鍛煉和營養,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增強學生體質,提高機體抵抗疾病的能力。鼓勵學生有病及時就醫并在家休息等。
四、大力開展健康教育,提高衛生與防病意識
學校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課、講座、隊會、板報、宣傳櫥窗、校園廣播等各種形式,對學生集中進行一次春季傳染病預防知識的強化教育,切實增強學生的衛生防病意識。同時注重開展相應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有的放矢地開展預防工作,還應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告家長書等形式,向家長宣傳相關預防知識,以取得家長的配合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