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出鍋的糍粑———酥一軟】糍粑:用糯米蒸熟、搗碎后制成的食品。本義指糍粑剛出鍋又酥又軟。形容肢一體軟弱無力,支撐不住。劉顯棟《于少保演義》四回:“王山一見瑤一娘一的容貌,就像是才出鍋的糍粑,渾身都酥一軟一了。”
【吃豆腐長大的———腿(忒)軟】豆腐很軟,設想吃豆腐長大的人,腿一定軟弱無力。“腿”諧“忒”。指人太軟弱。吳強《堡壘》三章四:“你就是吃豆腐長大的!孫立祥沖了他一句。岳鳳山還是沉住氣,低聲地:‘好!算我腿軟!’”
【燈草拐杖———扶不起人】本義指燈草做拐杖,支撐不住人。用時指力量單薄,幫助不了別人。《瞎騙奇聞》五回:“你還是到別處去張羅張羅罷。要光靠我,我可是燈草拐杖扶不起人的。”
【二月二的煎餅———攤(癱)了】煎餅:一種面食,用小米、小麥或高粱等浸水磨成糊狀,在平底鍋上攤勻烙成的薄餅。舊時山東習俗農(nóng)歷二月初二吃煎餅。“攤”諧“癱”。本義指煎餅攤好了。用時指人感情沖動時身一體癱一軟,不能自持。清·蒲松齡《增補幸云曲》:“云哥道:‘他是揚州人氏,……若見他時,就像那二月二的煎餅。’皇爺?shù)溃骸趺粗v?’云哥道:‘就攤(癱)了呢!’”
【放了氣的皮球———軟一了】把皮球中的氣放掉,皮球立刻就軟一下來。形容人信心動搖,強硬的態(tài)度軟一了下來。劉子威《在決戰(zhàn)的日子里》七章:“一頓義正詞嚴的申斥,那個熊也似的大家伙,活像是放了氣的皮球,軟一了;活像是霜打麻葉,蔫了。”☆亦作[放了氣的豬尿泡———一下子就軟一了]尿泡:膀一胱。王英先《楓香樹》八章:“馮老殿見龍眼說的心里話,沒半點虛假,他聽后就像放了氣的豬尿泡,一下子就軟一了。”[見了火的蠟———軟一了]丁玲《太一陽一照在桑干河上》三九:“平日汪世榮好神氣,你們看他剛一見咱們,還想給咱們耍威風,怎么一下就像見了火的蠟一樣,軟一了,又打躬,又作揖?”[油條泡湯———軟一了]油條:一種油炸的面食。姚自豪等《特殊身份的警官》二:“王勝昌想到這里,頓時像油條泡湯,軟一了,手一松,‘噗篤’,酒瓶掉在自己的左腳背上,痛得他直喊‘喔唷,喔唷’。”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搟面杖沒有孔,無法用來吹火。本義指搟面杖沒有一個通氣孔。用時指人對某件事或某項工作完全不懂。單田芳等《燕王掃北》八回:“剛才老胡跟丘彥臣交涉,常衡立馬橫矛,在隊前聽得一逼一真。他一聽丘彥臣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他這火兒當時就上來了。”☆亦作[搟面杖做吹火管———一竅不通]程瞻廬《唐祝文周四杰傳》七六回:“王好比道:‘要我對對,好有一比,好比“搟面杖做吹火管,一竅不通”。’”[搟面杖吹火———不通氣兒]房德文等《金鞭記》一〇回:“小爺我一高興,多送你些銀兩,夠你快活一世,不曾想你是……搟面杖吹火———不通氣兒。”[竹節(jié)火筒———一竅不通]白危《沙河壩風情》一:“人家還會講幾句番話,同番鬼打交道,不用別人翻譯,像你大總管陳世八懂嗎?板擦!竹節(jié)火筒,一竅不通!”[實竹子吹火———一竅不通]趙洪波《未結束的戰(zhàn)斗》五章一:“化裝演戲,做了生意,我當老板,你做伙計,你聽我的。上陣打仗,使刀用一槍一,我可是實竹子吹火,一竅不通啊!”
【狗屎做鞭———聞(文)也聞(文)不得,舞(武)也舞(武)不得】“聞”諧“文”,“舞”諧“武”。譏諷人文不成,武不就,什么本事也沒有。鄢國培《漩流》三〇章二:“這草包少爺又是狗屎做鞭,聞(文)也聞(文)不得,舞(武)也舞(武)不得,坐吃山空,哪有不敗之理。”☆亦作[狗屎做的鞭子———聞(文)也聞(文)不得,舞(武)也舞(武)不得]劉長貴《豹子升官記》:“此人從小就喜歡舞文弄墨,玩一槍一耍棒,但年近三十,還是一條狗屎作的鞭子,聞(文)也聞(文)不得,舞(武)也舞(武)不得。”
【關老爺賣豆腐———人硬貨不硬】關老爺:指關羽,《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一性一格剛強。關老爺剛強,可他賣的豆腐是軟的。諷刺人態(tài)度強硬,但沒有真本事。沙陸墟《水滸三烈女》四:“人說關老爺賣豆腐,人硬貨不硬;威靈顯赫的關圣帝君,看來是賣過豆腐的。”☆亦作[關夫子賣豆腐———人硬貨不硬]姚鼎生《土地詩篇》九章:“這回真是關夫子賣豆腐,人硬貨不硬了。我問你為什么來的?”[險道神賣豆腐———人硬貨不硬]險道神:迷信稱出殯時的開路神。明·無名氏《大戰(zhàn)邳彤》一折:“你自家忖量,你怎么近的那邳彤?一了說的險道神賣豆腐,人硬貨不硬。你怎么去的?”
【旱鴨子過河———飛不能飛,游不會游】本義指陸地上生活的鴨子,既不能飛,也不會游。比喻人不具備克服困難的能力或條件。也比喻人能力差,不能適應客觀環(huán)境。王洪鈞等《神兵·木盆渡江記》一:“想起此次偵察小組同志多是旱鴨子過河,飛不能飛,游不會游,困難重重,而小組所肩負的偵察任務,卻直接關系到大部隊能否在這個地段勝利渡江,深感責任重大。”
【黑瞎子叫門———熊到家了】熊:雙關語,原指黑熊,引申指懦弱無能。本義指黑熊到家門口了。用時指人懦弱無能到了極點。郝艷霞等《十二寡一婦出征》六回:“‘實話告訴你,我看見你上陣來,好有一比呀!’‘比作什么?’‘黑瞎子叫門———’‘此話怎講?’‘熊到家了!’”☆亦作[黑瞎子圍著宅子轉(zhuǎn)———熊到家了]魏樹海《沂蒙山好》一八章一:“康萬順滿口關東腔說,‘他一媽一拉巴子,黑瞎子圍著宅子轉(zhuǎn)———熊到家了!’”
【猴兒戴胡子———一出沒一出】戲曲演員戴假胡須,是要扮角色演戲。本義指猴兒戴胡須,連一出戲也演不成。形容人招數(shù)不多,沒有本領。含嘲諷意義。吳越《括蒼山恩仇記》三〇回:“不怕二位笑話,兄弟從小學的是補鍋修鎖打銅壺,對于拳腳武藝上頭,那真叫猴兒戴胡子———一出沒一出。”
【火燒的蠟———軟一癱了】本義指蠟經(jīng)火一燒就變一軟,最后化成蠟油。形容人突然遭到挫折或打擊后,情緒低落,一精一神萎一靡一。楊大群《關東傳奇》一三章:“高侯仕從彭三蝎子的憤怒的眼神知道,他火燒的蠟———快氣軟一癱了。”
【火燒牛皮———回頭卷】本義指牛皮經(jīng)火燒烤后蜷縮成一一團一。比喻因遭到打擊而退縮。何岳《三軍過后》五七:“當她聽到從四鄉(xiāng)傳來追捕她的一槍一聲的時候,她燒光了鹽鍋坊,在水井鎮(zhèn)燃起熊熊烈火,燒得劉龍心慌意亂,不得不‘火燒牛皮回頭卷’。”
【火炙糕見了滾湯———打頂上酥一到腳底】形容人因陶醉或興奮,全身酥一軟到極點。清·李漁《意中緣》一七出:“我是空聽見這幾句話,好像火炙糕見了滾湯,竟打頂上酥一到腳底。我想既有這樣的機緣,還要揀什么好日?”
【雞一毛一支炕席———頂不住勁了】支:撐。本義指雞一毛一柔軟,拿來支炕席,頂不住炕席的壓力。用時指沒有力量支撐或承受不住。劉連樞《鄉(xiāng)土》:“老婆跑到一娘一家一去不復返而沒有履行離婚手續(xù)的,受不了活王八氣躲出來散悶解心寬的,……最好別來摻和。來了,也自討沒趣兒。鬧不好還會讓光棍們奚落一頓:‘咋著?雞一毛一支炕席———頂不住勁了,找拉幫套的來了吧?’”
【尖底兒甕———一撞就倒】甕:一種盛東西用的陶器,像缸,腹部較大。本義指尖底兒的甕,不穩(wěn),撞一下就倒。形容不穩(wěn)固或虛弱,禁不住碰撞。明·王辰玉《郁輪袍》三折:“‘弟兄們,你們見過關大王賣豆腐么?’‘見過哩!人硬貨不硬哩!’眾樂師在
【蠟一槍一頭戳石塊———彎回半截】蠟:通“镴”,錫與鉛的合金,熔點較低,顏色像銀。本義指用镴制的一槍一尖去戳石頭,一槍一尖立即戳彎。比喻在強者面前,弱者被迫退縮。《醒世姻緣傳》九回:“計氏是有一性一氣的婦人,豈是受得這等冤屈的?所以晁大舍倒‘蠟一槍一頭戳石塊,彎回半截’去了。”
【老旦戴花———花頭不起】老旦:戲曲中扮演老年婦女的角色。花頭:方言,花朵。老旦一般不戴花,只有扮作媒婆、鴇母一類的老旦才戴花,花朵都是頭朝下戴著的。指人年老力衰,沒什么本領。戚天法《四明傳奇》一四回:“費小亮一腳踏在石凳上,看著沈芳枝,沉默了一會,才說:‘說了你別生氣,依我看,你父親是老旦戴花———’‘這是什么意思?’‘花頭不起,不配做三北剿總!’”
【老太太的腳趾———窩囊一輩子】本義指舊時女子因長期纏足致使腳趾彎曲變形,永遠無法恢復。嘲諷人懦弱無能的一性一格難以改變。王朝柱《龍云和蔣介石》二部一三:“堂堂的云南王,連送女兒上火車都不行,真是老太太的腳趾———窩囊一輩子啊!”
【爐里的一毛一鐵———見火就軟】一毛一鐵:尚未加工的鐵。本義指一毛一鐵在一定溫度的爐火里很快就熔化了。比喻人一遇到困難或挫折就低頭或妥協(xié)了。羅旋《南國烽煙》一部一一:“蓼花笑起來說:‘當時我真擔心哩,他這樣膽小怕事的人偏偏落進了虎口。我原以為他是爐里的一毛一鐵,見火就軟,不料他倒是窯里的泥磚,越燒越硬。’”
【沒骨頭的軟一肉———要怎切就怎切】形容人軟弱,任人擺一布、欺負。陳殘云《香飄四季》一八章:“她哥哥是個大官兒,她也是小官兒,誰敢糟蹋她?就只你,是塊沒骨頭的軟一肉,人家要怎切就怎切。”
【沒骨頭的傘———支撐不開】本義指沒有傘骨的傘是撐不開的。比喻人的能力很差,應付不了局面或喪失了骨氣,扶持不起來。袁靜等《新兒女英雄傳》一八回三:“我就怕你是一個沒骨頭的傘,支撐不開。將來閃得我沒下場,倒不如趁早拉倒呢!”
【牛皮紙糊的鼓面子———經(jīng)不住敲打】本義指牛皮紙糊的鼓面子,一敲打就破。比喻表面上裝得很氣派,其實力量薄弱,經(jīng)不起打擊。劉子威《在決戰(zhàn)的日子里》九章:“你別看國民一黨一軍隊人多武器好,可他內(nèi)里爛了肝壞了肺,外面呢,它把百姓惹翻了,全都起來反對它,所以他是屬牛皮紙糊的鼓面子,經(jīng)不住敲打。”
【三尺長的梯子———搭(答)不上檐(言)】本義指三尺長的梯子太短,根本搭不到房檐上。“搭”諧“答”,“檐”諧“言”。用時指應答不上來。劉長貴《唐伯虎題詞罵一奸一臣》:“可惜這些庸俗小人,大都是酒囊飯袋,只會說些肉麻的奉承話,真要提筆寫點什么上得場面的詩歌頌詞,就三尺長的梯子———搭(答)不上檐(言)了。”
【水豆腐———不經(jīng)打】本義指水豆腐很軟,經(jīng)不住拍打。用時指人的意志或力量很薄弱,經(jīng)不住打擊。武劍青《云飛嶂》一六章:“別看他人多勢大,都是些水豆腐,不經(jīng)打的。”☆亦作[水豆腐———一戳就爛]武劍青《云飛嶂》二一章:“貓頭鷹說他的虎鼻坳是金城湯池,可是在我們面前,它只不過是一碗水豆腐,一戳就爛。”[豆腐渣捏的———不經(jīng)打]張行《血泊火海》五章二一:“這時,龔福慶跳出堂屋,卡住對手的頸子,李紅云趁勢將敵手兩個胳膊扭到了一起。‘福慶,屋里那一個呢?’‘那一個是豆腐渣捏的,不經(jīng)打。’”
【水泡的燈草———軟一了心】燈草:即燈心草一莖一的中心部分,用做油燈燈芯。本義指用水泡過的燈草,中心部分是軟的。用時指人的心被打動了。黎浩邦《丑女奇緣》:“他要是不答應,她就要一頭撞到柱頭上,免得一世單相思。這一來,許重生便成了水泡的燈草軟一了心,只得順水推舟。”
【屬啄木鳥的———吃硬拉稀】指人害怕強硬者,做起事來畏縮、軟弱。郭明倫等《冀魯春秋》一章一:“他們這支隊伍,是真心打鬼子的,可不跟那些牛一毛一司令一樣,屬啄木鳥的———吃硬拉稀。”亦作[屬啄木鳥的———嘴硬屎稀]郭明倫等《冀魯春秋》七章一:“‘快下一點了,這般時候還不見動靜,他們大概不敢出面干涉了。’‘他一媽一的,是些屬啄木鳥的———嘴硬屎稀,真到了火候上,倒不敢掄錘了。’”
【武大郎賣豆腐———人松貨也軟】指人軟弱,又沒什么本事。高夢齡《浮云》五:“我不干了……五十多歲了,沒能力,武大郎賣豆腐,人松貨也軟,告老還鄉(xiāng)!”☆亦作[武大郎賣豆腐———人熊貨軟]姚曉舟《紅紅的羽絨服》:“一年沒白干,爭回了這口氣,也讓當初瞪白眼,吹一陰一風的看看,被他們貶為‘玻璃球嘎雜子’的小伙子們,個個都不是武大郎賣豆腐———人熊貨軟。”[武大郎賣棉花———人熊貨囊]張笑天《中正劍之夢》一七:“齊師長也有難處,三十七師是武大郎賣棉花———人熊貨囊。”[武大郎賣酸菜———人松貨拉拉湯]錦云《鄉(xiāng)村軼事·戲水》:“比力氣,比心路,他,破鞋———靸不起來,武大郎賣酸菜———人松貨拉拉湯,發(fā)財?shù)膽撌俏摇!?/p>
【武大郎捉一奸一———有心無力】本義指武大郎聞知妻子潘金蓮與西門慶私通,前去捉一奸一反被踢傷。用時指有心去做某事,卻無能為力。老舍《方珍珠》一幕:“用不著您托付,多年的弟兄!可就怕我武大郎捉一奸一,有心無力,幫不上您的忙!”
【西瓜門墩———軟胎子】門墩:托住門上轉(zhuǎn)軸的墩子,用木頭或石頭做成。本義指用西瓜做門墩,根本經(jīng)受不住壓力。用時指人太軟弱,沒骨氣。王西蘭《明晚重新選舉》:“不管啥邪事橫事,心字頭上一把刀,忍了。……有人怒其不爭,免不了說幾句刻薄話,叫他西瓜門墩———軟胎子。”
【鞋里的土———沒用處】本義指灌進鞋里的土,沒有多少,也派不上用場。用時指人起不了什么作用。韓文洲《長春嶺》四:“我不會想,還不到老子聽她的話的時候哩!———反正我這個大隊長是鞋里的土———沒用處,隨你們的便吧!”
【雪獅子向火———酥了半邊】本義指用雪堆成的獅子被火烤,很快就化了一半。用時指人感情沖動得不能自持。《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尼姑見有客來,趨蹌迎進拜茶。王爵當面相對,一似雪獅子向火,酥了半邊,看看軟一了。”☆亦作[雪獅子向火———軟起來]《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五:“蕊珠做女兒時節(jié),徐達未曾見一面。而今卻叫他整容,煞是看得親切。徐達一頭動手,一頭覷玩,身一子如雪獅子向火,看看軟起來。”[雪獅子向火———軟一癱了半邊]《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天下凡是有錢的人,再沒有一個不貪財好色的。富翁此時好像雪獅子向火,不覺軟一癱了半邊。”[雪獅子向火———酥了一半]明·柯丹邱《荊釵記》七出:“[末]是令兄宅上有個令一愛一,財主取他做掌家一娘一子。[丑]若說我侄女兒,只教你‘雪獅子向火,酥了一半。’”[雪獅子見日———化酥了半邊]《續(xù)金一瓶梅》五三回:“蔣竹山只記得幾個草頭藥方,那曉得詩詞歌賦?見了這些女子進場,已是雪獅子見日———化酥了半天,連骨髓都流一出來。”[雪獅子向火———不覺化去]《西游記》五四回:“那呆子看到好處,忍不住口嘴流涎,心頭撞鹿,一時間骨軟筋麻,好便似雪獅子向火,不覺的都化去也。”
【銀樣蠟一槍一頭———不中用】蠟:通“镴”,錫和鉛的合金,顏色像銀,熔點較低。形容人貌似強硬,實際軟弱、稀松。《品花寶鑒》八回:“聘才道:‘呸!原來是銀樣蠟一槍一頭,這么不中用,一說就不敢了!’”
【銀樣镴一槍一頭———沒上陣,先軟一了】镴(犾à):錫與鉛的合金,熔點較低,顏色像銀,用于焊接。一槍一頭像銀子做的,實際是镴做的。形容人軟弱,膽怯。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二章:“虧你還是男子漢大丈夫,才見一點風險就嚇破了膽!我原說你是銀樣镴一槍一頭,果然不差;沒上陣,先軟一了。”
【豬八戒的脊梁———悟(無)能之背(輩)】悟能:豬八戒的法號。“悟”諧“無”,“背”諧“輩”。指無能的人。葉雨蒙《游魂》七:“他走到廉富跟前,用手拍拍廉富的后背說:‘豬八戒的脊梁,悟能(無能)之背(輩)嘛!’”
【豬八戒進廚房———會吃不會干】指人無能,只知道吃東西,不會干活。保元璋《小兩口算賬》:“這泡的是啥茶嘛,甜不滋滋的!我看你是豬八戒進廚房,會吃不會干的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