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獻玉—識者幾個
【注釋】卞和:秋春時楚國人,流傳他發覺了一塊玉璞,依次送給楚厲王、武王,都被覺得是詐騙并被截掉兩腳。選用反問到語調。指有眼界的人非常少。
【例句】臨召開會議前,盡管略有一些躁動不安,卻倒還能處事不驚。我科學研究的是個小眾,根據我所知道,刻苦鉆研這一工程的在全國各地也是寥寥無幾的。卞和獻玉,識者幾個?(徐揚《歡樂的人》)
城門上雀兒—耐驚耐怕的蟲蟻兒
【注釋】城樓:建在城門洞上的樓。蟲蟻兒:家鄉話,稱麻雀鳥一類的鳥兒。形容見過世面,經得住受驚的人。
【例句】經濟發展道:“你老人不與就而已,怎樣扎筏子來唬我?”婦女道:“賊壽命短,你是‘城門上雀兒,好耐驚耐怕的蟲蟻兒’!”(《金一瓶梅》)
大海中的水萍花—多深的水中都飄流過
【注釋】水萍:即浮萍草,花白色。形容人眼界多,多驚險刺激的場景都經歷過。
【例句】2個辦公室人說:“姘頭的,有啥規章擺出吧。大家跑過崗樓,也經過根據地!給日自己送過金票,也給八路繳過公糧。大海中的水萍花,多深的水中都飄流過。”(張文儒《還我河山》)
大湖邊的小雀—見過些風一浪一
【注釋】風一浪一:原為河面的風和波一浪一,現指重重困難。形容人見過大世面,承受過鍛練。
【例句】這么多年,洪長嶺坎坎坷坷經的算不上少了,用他自己得話說,是大湖邊的小雀,見過些風一浪一啦!可這件事情卻使他分外振動和躁動不安。(畢方、鐘濤《千重一浪一》)
洞庭湖的灰喜鵲—見過風大一浪一的
【注釋】洞庭湖:在我國第二大湖泊,在湖南北邊、湘江龍洲灣。指人見過世面。
【例句】一席話使大鐵鍋等人欽佩無比。一個個悄聲說:……“要沒有兩下子,上面能派他來領導干部一個大隊!”“走京上衛,天南海北,洞庭湖的麻雀鳥,見過風大一浪一兒的。”(張文儒《女兒家》)
【也作】①洞庭湖里的灰喜鵲—見過好多個風一浪一的;②洞庭湖上的灰喜鵲—見過好多個風一浪一的南京鼓樓上小雀—耐驚耐怕
【注釋】鼓樓:故時大城市中設定大鼓的樓,有些人準時敲鼓整點報時。住在南京鼓樓上的鳥兒因聽慣了鑼鼓聲而經得住受驚。指人飽經磨練,做事不容易手足無措。
【例句】他冤有頭,債有主的;他放著屋子里姨太太糾纏不清的氣憤,你沒尋著他替你大姑子報仇雪恨的,來尋著我!我并不是那“南京鼓樓上小雀,耐驚耐怕”的哩!(《醒世姻緣傳》)
【也作】鼓樓上小雀雞子下雞蛋—震喊個啥
【注釋】雞子:雞。雞下一個雞蛋,因此高喊示驚。用反問到語調,表明無須心驚膽戰。
【例句】萬壽余道:“你看你,你看你。雞子下雞蛋,震喊個啥?解決不處理,老方,也有潔華,她們統統在這兒,想要你來一操一這一份窮想法。”(陳登科《風雷》)
看到小象說成長鼻牛妖—少見多怪
【注釋】指少見多怪。
【例句】沫王一爺喃喃自語:“這探子是個糊涂蛋,少見多怪,看到大象說成馬背上腫,看到小象說成長鼻牛妖!”(金庸先生《鹿鼎記》)
見了大象說馬腫背—少見多怪
【注釋】見了駱駝不認出,誤認為駱駝峰是馬腫了背。譏諷人眼界少,碰到分內事也覺得怪異。
【例句】見了大象說馬腫背—真的是少見多怪,我倆老夫妻,切皮連肉,一個鍋中用餐,一個枕芯上入睡。(葉一青《脈案風波》)
井中蟾蜍—沒見過大天
【注釋】蛤蟆生長發育在井里,不清楚天有多大。形容專業知識匱乏,眼界淺短。
【例句】王跑說:“二十畝地,你拉犁拉耙讓你累成狗!我講你這個人哪,真的是井中蟾蜍沒見過碗大的天!只了解黃菜葉子美味,就不清楚大一肉一香。”(李率《黃河東流去》)
背著犁具上西天—耕過地面
【注釋】靈山:佛教信徒指西方極樂世界。耕:與“經”楷音。指人見過大世面。
【例句】客觀事實呢,大松兒能倒不可以,博學多才倒是確實,是背著犁具上西天—耕過地面的。(盧萬成《女人的河》)
東海龍王一爺身旁的小河蝦—見過大氣勢
【注釋】形容影響力低下的平凡人卻經歷過風大大一浪一或大場面。
【例句】英雄所見略同,閨女嫁給了陳玉光,好壞勝過嫁給了大街上笨頭笨腦的男將。人家東海龍王一爺身旁的小河蝦,見過大氣勢呀!(熊尚志《野山風一流鎮》)
碾子里冼澡—淺得很
【注釋】淺:本指不深,轉指淺陋。形容一個人眼界淺薄。
【例句】我拜的那一個師傅—義和拳的五世傳承趙三多,年以前也這樣跟你說過。來看人家這些高手,人生路都類似。評書大全上得話,“英雄所見略同”。并不像我們這號的,那點眼界,算得上“碾子里冼澡—淺得很”。(鮑昌《庚子風云》)
立秋后的小兔子—跑過幾壟地,聽說過幾響聲
【注釋】立秋后的小兔子:指最少早已日常生活了一年的小兔子,當然跑過一些土地,聽說過還怎么組詞響聲。形容人經驗深,有一定的實踐經驗。
【例句】很高終究是立秋后的小兔子,跑過幾壟地,聽說過幾響聲,因而應對意外事故,他能神態自若地應收。染房鋪里的捶布石—通過大家的
【注釋】捶布石:染坊用于梳理布料的石頭。大家:大的專用工具,這兒指棒褪、碾子。染過的布須放進捶布石上敲打輾壓使之整平,捶布石當然會遭受棒褪捶、碾石壓,故為“通過大家的”。指見過大世面或通過嚴峻形勢。
【例句】伍老拔說:“老忠哥倒是睡得著,一倒地頭就睡覺打呼嚕!”朱老星說:“他是染房鋪里的捶布石,通過大家的!”(梁斌《播火記》)
【也作】染坊鋪門口的褪布石—見過些大棒褪三朝的孩子—沒開天眼
【注釋】三朝:強調生三天。開天眼:睜開眼,轉指看到了新生事物,寬闊了見識。指人沒見識,或不通竅。
【例句】沒想到望保卻忽然動起肝氣來:“你也真的是三朝的孩子—沒開天眼。種出茶,沒有人買;箍柴砍竹,沒有人請;做買賣,你沒有本;養殖,你沒有米。”(里汗《新綠林傳》)
嵩山少林寺里的桿杖—見過要案的物品
【注釋】指經歷過世面。
【例句】他回過頭又一想,媳婦并不是這種人,能沉得住氣。便是,東洋車但是個嵩山少林寺里的桿杖,見過要案的物品。這也是個知名的鐵黑芝麻,炒死都不爆的人。(李國《太行風云》)
王母一娘一一娘一的一搓一腳石—見過大世面
【注釋】王母一娘一一娘一:神話傳說中的狂戰的妃子。指人經驗豐富,通過大的場景。
【例句】她到底是王母一娘一一娘一的一搓一腳石—見過大世面,定了定神,換步往前,作出方式,從金環、稱心手上把咸豐接了回來。(何云等《紫塞煙云》)
【也作】王母一娘一一娘一的錘布石—見過大氣勢船頭頂部掛燈籠—有明的光棍兒
【注釋】有明:與“知名”楷音。本指小燈籠傳出的光輝,轉指人知名。單身漢:本指船頭兒,轉指見機行事的人。強調了名的有眼界的人。
【例句】你們別看不起人,咱也是船頭頂部掛燈籠,有明名的光棍兒!(馬國超等《馬本齋》)
五道廟的仙人—沒受到大香燭
【注釋】五道:即五道將軍,封建迷信傳說中東岳的屬神,執掌人的存亡。五道廟:傳說中最少的廟。譏諷人沒見過大世面。
【例句】祁永年:燒吧,燒吧,又火爆又繁華!狗兒爺:你神氣十足個啥?一個三頃地的破富翁!五道廟的仙人—沒受到大香燭。(錦云《狗兒爺涅架》)
戲樓后面的嗩吶鑼鼓—沒見過大場面
【注釋】鑼鼓:特指戲班子的樂團,表演部位隱藏于演出舞臺側幕以后,沒有機遇登場,故為“沒見過大場面”。指人目光狹小,沒見過大世面。
【例句】張嬸掩蓋不了孩子取得成功產生的愉悅,口中卻客套話著:“您老贊美了,他一個小朋友,戲樓后面的嗩吶鑼鼓,沒見過大場面,全靠您老栽種了。”鄉下孩子入城—任何東西都新鮮
【注釋】大城市的紛擾和熱鬧與農村質樸的鄉村美景差別非常大,農村成長的小孩剛到大城市,見任何東西都十分好奇心。指眼界少或興趣愛好濃。
【例句】陳一媽一一媽一:“好,你也就一晚上別睡。真的是鄉下孩子入城,任何東西都新鮮,你看看他就不舍得入睡。”(曹禺《北京人》)
農村人不知大象—作為馬腫背
【注釋】語本《牟子》:“少所聞,多家怪,睹駝,謂馬腫背。”原來指農村人沒見過大象,認為是馬的背腫了。轉譏諷人見識淺,所見所聞少。
【例句】古代人三日看不到,方便另眼相看,如何彼此一別有多年之久,或是那樣農村人不知大象,作為馬腫背的性子呢。(《冷眼觀》)
小廟的神—沒見過大香燭
【注釋】形容歷經淺,未見過大世面。
【例句】于春保見關嬸怒沖沖問責的模樣,感覺超搞笑。內心說:婦道人家便是“小廟的神—沒見過大香燭”,針頭大的事也心驚膽戰的。(郭先紅《征一途》)
小寺里的僧人—沒通過大氣勢
【注釋】小寺里的佛家弟子少,做法事時場景當然并不大。形容眼界淺,沒經歷過大場面。
【例句】我的性格,你們也都了解,是個小寺里的僧人,一輩子憨厚老實,四門出不來,沒通過大氣勢,也沒見過大世面。(聶海《靠山堡》)
小寺里的觀音菩薩—見不可大香燭
【注釋】廟小未辦過大法事,故為“見不可大香燭”。形容影響力低下,沒見過大世面,做事手足無措或做事沒有分寸感。
【例句】馬春說:“小寺里的觀音菩薩,見不可大香燭。你明兒為他送上幾百塊,咱這承攬磚窯的事準成。”
【也作】小寺里的神—沒見過大香燭教場上的棗紅馬兒—通過大陣
【注釋】以馬寓人,是說人經歷過磨練,見過大世面。
【例句】“人家真算得上‘教場上的棗紅馬兒”’,錢大哥然后說,“見過大場面,通過大陣!”(張一弓《趙鍛頭的遺囑》)
藥材店里的抹桌布—酸甜苦辣每樣都得沾點
【注釋】原來指藥材店里打掃衛生的布會沾有各種各樣味兒的藥味,轉指人要歷經各種各樣人生道路味道。
【例句】“之后,交通局長當不了了,咱有大學問,怕啥?還不可以教個小孩啥的?人嘛,藥材店里的抹桌布—酸甜苦辣每樣都得沾點。你嘞,也別想不通……”(張賢亮《河的子孫》)
鼓樓上的灰喜鵲—早已受驚出來
【注釋】定居在大雁塔上的麻雀鳥,每天聽見敲鐘的響聲,早已見怪不怪,不會再擔心了。形容經歷過多次,對一般人覺得驚懼的事早已見怪不怪了。
【例句】這一腳卻給里面的男一女送了信兒,何保猛然翻盤跳起,從枕芯邊著手手一槍一。汪寡一婦是“鼓樓上的麻雀鳥,早已受驚出來”,任你打一炮也不在意,扯著一浪一腔問:“哪一個呀?”(田瞳《沙一浪一河的濤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