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巨變,澎湃向前》
文/澎湃新聞
也許,100年后,歷史學家在書寫歷史時,會把即將過去的2016年看成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一個站在門檻上的年份,大變局正在隆隆降臨。
這一年里,VR技術蓬勃興起,撞擊了虛擬與現實之間的“次元壁”;人工智能的代表——阿爾法狗用圍棋戰勝了人類;討論機器人能否取代人類,乃至機器人的倫理問題,已經顯得沒那么科幻,直指“人之為人”這個深刻的哲學問題。
科技的巨大突破,帶來的連鎖反應深刻地改變著世界;社交網絡的興起,打破了原有的話語權結構,進一步左右著世界局勢。英國脫歐公投和美國大選這兩場足以震撼世界的“黑天鵝”事件,似乎顛覆了人們已經熟悉的那個舊時代和舊秩序。
貫穿整場全球民粹主義風潮始終的中心詞,無疑就是:反全球化。這是一路高歌猛進了半個多世紀的全球化遭遇重大挫折乃至逆轉之年。民粹主義政客拿出了他們的解決方案:回到過去。即,通過關上國門、構筑高墻讓各自的國家變得“重新偉大”。
然而,沒有人可以通過“回到過去”規避今天的挑戰,放棄明天的希望。
在這巨變頻仍的時代里,固有經驗正在被打破,傳統范式正在被超越,任何人都必須學會改變。
中國亦如是,在經歷了長達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后,中國發展正在進入新階段。改革的存量問題,有待解決;增量問題,又在不斷涌現。
中國大地上的霧霾,標志著過往的經濟模式已經“此路不通”;南海的波濤,是大國崛起必須要面對的局面;魏則西、徐玉玉的悲劇,提醒著人們信息時代里信息陷阱和信息泄露的危險重重;聶樹斌案的平*,昭示著解決“正義的欠債”依然需要各方推之挽之的巨力……
世界巨變的同時,傳播方式正在發生根本性變革,從油墨飄香到全網絡時代,《東方早報》榮耀走進歷史,澎湃新聞奮力向前。不執于舊,無畏于新;一縷之任,千鈞所托;山在遠方,路在腳下。
“明窗數編在,長與物華新”。2017年就要來了,新年歷即將開啟。大變局也正在降臨,從國際到國內,從科技路徑、經濟模式到生活方式,都在發生著范式巨變、模式轉換。我們將與你們在一起,不畏巨變,澎湃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