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錘砸鐵砧—硬碰硬
【注釋】鐵砧:砸東西時墊在錘頭下的器一具。鋼錘和鐵砧全是很牢固、很堅一硬的專用工具,因此二者碰撞為“硬碰硬”。形容互相以強硬手段抵抗。
【例句】她們2個爭執了大半天,誰都不服氣誰,真的是鋼錘砸鐵砧,硬碰硬。釬子打石塊—硬碰硬
【注釋】釬子和石塊都很堅一硬,碰在一起,故為“硬碰硬”。喻指緊急關頭必須取出實干精神。
【例句】地面上拋了錨總也有個借助,如果天空出了狀況,那真是釬子打石塊,硬碰硬啊!(陳立業《翼上》)
火見火—沒地躲
【注釋】火:肝火。躲:躲避躲藏。形容兩人都是在鬧脾氣,碰在一起毫無疑問互不相讓,無法躲避。
【例句】這可真的是火見火,沒地躲,菩薩保裝的滿肚子憋悶,正沒走處。(劉’江<太行風起云涌》)
木筷挑涼皮—耍滑對滑頭
【注釋】木筷表層光潔,涼皮滑潤,故為,“耍滑對滑頭”。形容彼此相互之間詐騙,誰都不老實巴交。
【例句】這兩人算得上斗上,木筷挑涼皮,耍滑對滑頭。斗到最終,張軍究竟吃完一點兒虧,而李宏呢,雖得了一點兒小一劃算,但卻誤了大事兒,被老板撤了職。朝天椒共姜—辣對辣
【注釋】共:與……在一起。辣:本指辛辣味,轉喻蠻橫、強大的方式。指彼此之間爭鋒相對,互不相讓。
【例句】肥八從臥室床摸出一包煙草,往韋朝本面前一丟,說:“你來,這也是振振有詞;你如果沒去,人家就如果你理輸啦!”韋朝本接到煙草,聽肥八那么一說,感覺也有些道理。打定主意,如果大會上李桂芬拿他當木魚來敲,就和她朝天椒共姜辣對辣。(廣西軍區政治部《雨后青山》)
老抵羊打架斗毆—硬碰硬
【注釋】抵羊,即抵羊,公羊。老抵羊打架,以角互相碰撞,故為“硬碰硬”。形容相互之間采用強勢的態度與方式。
【例句】誰怕誰,他是個窮人,咱是個蛋光窮,等狗日再去,老抵羊打架斗毆,咱就和他硬碰硬。(李國《太行風云》)
2個瞎子沖著映眼—看一下誰哄誰
【注釋】映眼:迅速多次地眨眼睛,是一種提示在其中假貨的神情。2個瞎子沖著眨眼睛,誰也看不到另一方使假的目光,故為“看一下誰哄誰”。指相互之間誘騙。
【例句】她謙遜地說:“我也是怕俺媳婦兒觀念搞堵塞;你們看,俺一娘一兒2個這才叫兩個瞎子沖著映眼,看一下誰哄誰哩!”講完老婆婆哈哈地笑了,兒媳也伴隨著笑了。(張文儒《戰斗在津沱河上》)
兩部好戲沖著唱—看就是你強就是我強
【注釋】戲是演給人看的,兩部戲沖著唱,當然是以整體實力角逐觀眾們。形容爭鋒相對,一比多少。
【例句】吃罷早餐,老一陰一一陽一也端著靈位,大伙懷著香表、鐘鼓,在香山頭頂,老一陰一一陽一的稻田里,祭了起來。這才跟俗話說得好的一樣:兩部好戲沖著唱,看就是你強就是我強?(《解放區短篇小說選》)
碌請撞碾子—硬碰硬
【注釋】意指強勢的態度看待強勢的態度。
【例句】關仁義是個一條道走停止,十八匹馬也拉不轉的人,對聯應天長的逼迫指令,也是碌磷撞碾子—硬碰硬。(劉紹棠《鶴鴿天》)
棉桃里邊找金絲柚—專揀硬的敲
【注釋】棉桃:棉絮的果子,棉絨表露以前樣子像核桃仁。金絲柚:核桃仁,內殼堅一硬,敲爛才可以吃到仁。形容專業找強勢的敵人抵抗。
【例句】還有好多個袁大頭那般的“出頭鳥”才好呢!我石玉林,就愛棉桃里邊找金絲柚—專揀硬的敲。(黎汝清《葉秋紅》)
廟門口的石雕獅子—誰怕誰
【注釋】廟門口的一對石雕獅子,雖然品牌形象威勢,但彼此之間并不畏懼。指彼此之間都是有整體實力,并不怕歡方。
【例句】玲妮子這一次并不忍讓地說:“哼,廟門口的石雕獅子,誰怕誰哩!”(侯鈕鑫《大路歌》)
碾子撞石滾—硬碰硬
【注釋】指彼此的態度一樣強勢,互相不忍讓。
【例句】“都怪你碾子撞石滾,跟龍蛋一子硬碰硬!”小紅書兜肚兒點燃張三姑的腦門子哼道。”(劉紹棠《水邊人的哀樂故事》)
水牛角遇著鉆子—看哪一個斗過哪個
【注釋】形容2個方式強大的敵人互斗,難以預料誰勝誰負。
【例句】這局勢的發生。使她們覺得高興,有的捂住嘴唇“嗤嗤”笑,有的唧唧喳喳發議論:“看,這次漂亮啦,水牛角遇著鉆子羅,看哪一個斗過哪個!”(魯之洛《龔大漢和他的漂亮老婆》)
蕎麥窩里扎釘子—尖對棱
【注釋】錐子的頂尖扎在烏麥的邊角上,形容爭鋒相對,各不相讓。
【例句】這些人,平時在排里就諫蕎麥窩里扎釘子,尖對棱,誰也惹不起誰。(柯崗《金橋》)
青石磚上摔王八—硬碰硬
【注釋】描述爭鋒相對,以強有力的態度看待強勢的態度,互不相讓。
【例句】立志的意思是:“為他再來一個青石磚上摔王八—硬碰硬。他要硬收,大家就硬不許,就算糾紛案打進縣衙門里去,也無法就是這樣劃算了他。”(吳越《括蒼山恩仇記》)
山里滾石塊—硬碰硬
【注釋】指用強有力的態度或方法應對一樣強勢的態度或方法。
【例句】但是,不與蔡志民再來一個山里滾石塊硬碰硬的做,哪里有萬全之計呢!(陳定興《香港之濱》)
石毋庸置疑的子—硬碰硬
【注釋】本指堅一硬的東西碰撞堅一硬的東西,轉喻講話實實在在,或用強有力的態度、方法應對強勢的。也形容彼此的手藝、本事都很扎實,互不相讓。
【例句】哪一個敢搗亂,我夏金棍就敲爛你們的腦殼!如今有言在先,那時候,我可無論你是豬三狗四。牛七馬八!我的性格發言是石毋庸置疑的子—硬碰硬!(丁令武《風掃殘云》)
【也作】石塊上打一打子—硬逗硬實錘搗蒜臼—硬對硬
【注釋】蒜臼:搗蒜用的石質器一具。實錘硬,蒜臼也硬,互相撞擊故為“硬對硬”。指雙方都很強勢,毫不相讓。
【例句】這混蛋還真的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哩!他既找上門來,我們就為他再來一個實錘搗蒜臼,硬對硬!
【也作】石頭砸碾子—硬對硬鐵柞春石臼—硬碰硬
【注釋】鐵柞:用鐵筑成的一頭粗一頭細的不銹鋼棒。春:把谷類等放到石臼里搗爛或搗去皮殼,這里也指這一姿勢。石臼:把石塊核心鑿成一個深的圓坑制成的器皿。用鐵柞春搗石臼,是硬東西撞擊硬東西,故為“硬碰硬”。形容強手對上強手,也指毫不相讓。也形容用強有力的態度看待強勢的態度。
【例句】在此次技術性競賽活動中,李小寧和馮志剛相逢,可真的是鐵柞春石臼,硬碰硬。我們等待看一精一彩的吧!錘子敲在石塊上—硬碰硬
【注釋】本指堅一硬的東西撞擊堅一硬的東西,這兒指用強有力的態度或方法應對強勢的。
【例句】他給蕭長春市看的,是石塊一樣的面色,跟蕭長春市說的,是石塊一樣得話,錘子敲在石塊上,硬碰硬—他跟蕭長春市所談所論的都是工作中,“小石子”這三個字兒,一句不提。(皓然《艷一陽一天》)
鐵淬煉—逗硬
【注釋】鐵與鐵相打,是硬一物跟硬一物碰撞,故為“逗硬”。逗:與“斗”楷音。指取出扎實的真才實學來處理費事的問題,或跟強勢敵人對抗。
【例句】我們辦事可不可以搞花拳繡腿,而要保證“鐵淬煉,逗硬”。這不單單是程度問題,也凸顯一個人的品性來。來啦。……“有本事奪對手的去!你沒放寬扯碎也不可以使你使用!…‘說這號話無恥!我沒事兒,不和你松包,……”相互之間罵著,牽扯著,真的是銅盆撞了鐵掃帚,誰也不許誰。(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
【也作】銅盆遇到鐵別子鐵錨碰巖礁—硬對硬
【注釋】鐵質的船錨放人水里,遇到了堅一硬的巖礁,故為“硬對硬”。形容強手對上強手,也形容用強有力的態度看待強勢的態度而不互讓。
【例句】戴子炳說:“漁工的性子我清晰。常言道,人窮時不要命,狗急會越墻。眼底下她們在鬧脾氣,人猜疑齊,炮彈費好歹不交,你吃完他嗎?如果鐵錨碰巖礁硬對硬,碰崩了還難辦呢!我覺得或是姑且忍過這一口氣。”(唐亢雙、謝金雄《鬧海記》)
鐵刷帚刷銅火鍋—家家戶戶挺硬
【注釋】刷帚:洗鍋的用品。鐵質的刷帚硬,銅造的鍋也硬,故為“家家戶戶挺硬”。描述分別的態度都強勢,沒法溝通交流。
【例句】在談判桌上,全是鐵刷帚刷銅火鍋,家家戶戶挺硬,可在飯桌上,氛圍就全然不同了。銅盆撞了鐵掃帚—誰也不許誰
【注釋】銅盆、鐵軟毛刷都有點硬,故為“誰也不許誰”。指彼此態度都很強勢,互不相讓。
【例句】溝前面張有義和康有富吵起架銅刷共鍋—硬對硬
【注釋】描述彼此爭鋒相對,以強有力的態度看待強勢的態度,互不相讓。
【例句】李保安那么一說,肥八內心暗自的想:便是恨不得你們在
【注釋】小烏龜的硬殼有點硬,而青石更硬,故為“遇上硬的了”。形容遇到了強勢敵人。
【例句】他趁機尋事,要來個殺雞儆猴、詐鳥出籠,想不到卻落個小烏龜摔在青石上,遇上硬的了。(《沂蒙紅纓》)
小烏龜撞青石—硬碰硬
【注釋】指爭鋒相對,互不相讓。
【例句】孫先生聽到警笛聲,明天就是星期一了警員從四面包抄上去,了解不太好,趕忙自小匪徒手上搶過藤籃,手簡單腳快,從錫箔灰里取出布袋子,從包內一抽一下手一槍一,提前準備小烏龜撞青石,硬碰硬,拼個你死我活。(姚驕傲等《特殊身份的警官》)
【也作】①小烏龜碰青石—硬碰硬;②小烏龜投青石一硬碰硬;③小烏龜背青石—硬斗硬天蝎座掉到磨眼中—一鰲一磨
【注釋】磨由兩塊圓石盤構成,上扇有磨眼,用于加料。天蝎座掉進磨眼中,用毒刺鰲磨,磨光片旋轉磨碾天蝎座,故為“一鰲一磨”。描述彼此各盡其能,爭鋒相對地斗爭,互相以他人的方式應對另一方。
【例句】哭哪些?你就是個冤種,眼會哭!要我是你呀,為他再來一個天蝎座掉到磨眼中,一婪一磨,看誰強大!(楊朔《春子姑一娘一》)
一尺天蝎座遇上十寸的娛蛤—誰也毫不含糊誰
【注釋】模棱兩可:忍讓。一尺:舊制相當于十寸。指誰都不對誰忍讓。
【例句】仇虎:哼,我跟瞎老婆子是一尺天蝎座遇上十寸的娛蛤,今日大家誰也毫不含糊誰。(曹禺《原野》)
一碗泡菜一碗醋—你不仁,我也不義
【注釋】指彼此之間爭鋒相對,互不相讓。
【例句】周世善的眼中射一出了一道兇光:“好你個單大隊長,我笑你祖父墳上哭一媽一,找不對地區!咱2個一碗泡菜一碗醋,你不仁,我也不義。”(聶海《靠山堡》)
趙云賣秤錘—硬人碰硬貨
【注釋】張飛:三國大將,傳說故事他剛直粗一暴。形容用強有力的態度看待強勢的態度。
【例句】喬掌柜說:“‘貶褒是買家’,這也是人家寄售的,大家也沒法除舍耗。”海老清笑了起來說:“你這也是‘趙云賣秤錘,硬人碰硬貨’!”(李翠《黃河東流去》)
針尖對麥芒—互不相讓
【注釋】指雙方爭鋒相對,互不相讓。
【例句】假如你獨眼龍講話沒輕沒重,王勝昌如何肯長人不做當小矮個?我只想要趁機挑一挑,讓她們再來一個小烏龜碰青石,硬碰硬,針尖對麥芒,互不相讓。(姚驕傲《特殊身份的警官》)
【也作】①針尖對麥芒—誰也不許誰;②針尖對麥芒—誰也不讓針尖對麥芒—尖對尖
【注釋】麥芒:谷穗上起的硬刺。2個有“尖”的東西相對性,故為“尖對尖”。指彼此爭鋒相對,互不相讓。
【例句】我講過,對麻布皮這類人,我們惹不起躲得起,不可以針尖對麥芒,尖對尖。他要筱玉樓拜師學藝,我們再來一個無動于衷。她們要他去出“堂會”,怕也只有敷衍了事敷衍。(沈寂《金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