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從網絡紅人到創業家
羅永浩坐在辦公室里,房間擁擠而凌亂,一臺跑步機擺放在角落,落地窗外是中關村最繁忙的一條街道。他創立的“老羅英語”幾個月前剛換了辦公地點,總面積比先前擴大了兩倍。
接受采訪時,羅永浩一臉疲憊,坐姿不斷下移,時不時打起哈欠。如果之前只是通過“老羅語錄”和“老羅演講”見慣了他的犀利,會讓人忍不住想,這個“胖子”今天怎么了?
“你們為什么一直沒有評我當年度青年領袖,我已經做得過分優秀了?”采訪快要結束時,他調侃記者。“明年一定爭取。”羅永浩哈哈一笑,終于露出傳說中的幽默與狡猾:“沒關系,我不著急,再過幾年還可以是中年領袖。”
明年,他40歲。
如果沒有獨特經歷和理想主義標簽,這段本該淹沒在商海里的創業故事,恐怕不會如此受到關注。他曾被認為是游手好閑的待業青年,被當作新東方最牛×和最傻×的另類教師,還曾被認為創辦了一家熱衷參與公共事件的政治性網站。
逐漸地,他變成理想主義的代名詞,許多大學生在他身上尋找精神慰藉和思想啟蒙,無論是演藝界還是文化圈的社會名人都對他不吝褒獎。
2008年,36歲“高齡”、沒有太多從商經驗的羅永浩突然開辦“老羅和他的朋友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創業者身份重回教育培訓行業。
去年,羅永浩在海淀劇院舉行的演講會上,說了一個關于約翰?列儂被粉絲刺殺的段子——粉絲朝列儂開了6槍,平靜等待警察將自己帶走,臨走時,指著列儂的尸體說了3個字:你變了。在段子最后,羅永浩特意強調,列儂被刺時正好40歲,其實他是想說,自己沒有變。
這是羅永浩最大的困惑——他既要摸索著運作好一家企業,同時,又要與過往理想主義的形象相匹配。當有人不斷說“你不行”的時候,再強大的心臟也會產生疲勞感。他說,對于“不耍流氓能否賺到錢”的問題,自己起初并沒有把握,只是單純地相信可以。“既然我瞧不起的人都能賺到錢,為什么我不能呢?”
創業菜鳥
2007年底,牛博網關閉,羅永浩開始考慮他的下一份工作。他想過寫書當作家,有人告訴他,二十多歲干這行還行,都快30的人了,當作家會很艱難。他想想也是,中國靠寫書日子過得好的人不超過20個。2008年元旦前后,和朋友商量后,他決定開一家英語培訓公司,這些朋友當中,有作家兼商人馮唐。
羅永浩說自己不是一個擅長找投資者要錢的人。資金遲遲沒有到位,一直拖到5月份,馮唐告訴羅永浩,不能再拖了,再拖半年就該涼下來,他給了羅永浩一筆啟動資金,對羅永浩說,你先張羅起來,天天燒錢你就會焦慮,一焦慮做什么事都會順理成章。
羅永浩拿著馮唐給的啟動資金,注冊了公司,簡稱“老羅英語”。他始終沒有說服任何人再給“老羅英語”投資,中途,一位在非洲做生意的發小知道他開公司,主動給了他300萬。
果然,羅永浩開始焦慮。“老羅英語”主打北美英語考試培訓課程,新東方是這項業務鐵板不動的老大,一開始“老羅英語”生意慘淡,總共投資600萬,第一年虧損了三百多萬。“基本上每天一開門就是一萬塊錢不見了,被打劫也不可能這么嚇人,我當時拿朋友的錢做,屬于投資不是借款,賠了是不用還的,但怎么好意思呢?”羅永浩想,萬一賠了,自己找一個年薪百萬的工作,除了生活開支,600萬的債也要花10年才還清,還清時已經50歲。“一想到這些,我就眼前發黑。”
他開始經常在辦公室里過夜,琢磨怎么把生意做好。比如,民營英語培訓旺季主要集中在寒暑假,3月投入宣傳成本,6月才能收回,每個月的資金流動很不均勻,為了鼓勵學生早繳費,他推出過一項促銷方案——越早交錢,收費越低。
“從消費心理學角度講,這個方案的愚蠢之處在于,如果我這個月報名要交1200塊錢,得知上個月報名的只交了1100塊錢,就會很窩火,很猶豫,結果這個月沒交,下個月得知又要多交100塊會更窩火,在這種非理性的情緒下可能會選擇你的競爭對手。看了些專業書后才知道,要倒過來做——開始就定最后一個月的價,如果報得早打折,消費者這個時候會覺得什么時候交都是占便宜,只不過早交多占便宜,晚交少占便宜,這樣他就可以接受,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他研究了很多市場營銷專業的書籍,發現自己“走了很多彎路”,于是開始推出一系列類似的改版營銷方案。
后來,“老羅英語”又推出了適用所有課程的“一塊錢計劃”,前8次課只要花一塊錢,如果覺得滿意,再付全款繼續聽完剩余課程。他親自創意廣告文案和宣傳畫:一塊錢可以買什么,一枚雞蛋,一節電池,一個**套,或者到“老羅英語”聽8次課。
第二年,經營情況有所好轉,虧損100萬。2010年底,羅永浩在北京海淀劇院舉行了一場演講,題目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之前,他的演講題目是“我的奮斗”。他為這場演講做了一個月的準備,巨大投影儀、大量PPT,還有精簡的舞臺設計,羅永浩一一列舉出自己兩年來親自參與設計的宣傳海報和營銷心得。平心而論,他親自設計的廣告創意足以讓人眼前一亮。
演講進行到最后,羅永浩說,希望明年公司能夠賺到錢,換到更大一點的地方繼續演講。
“老羅語錄”的傳說
10月25日,羅永浩在北京保利劇院完成了今年的歲末演講,題目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Ⅱ”。他宣布了兩條消息,一是去年北京海淀劇院演講網絡點擊率超過1000萬,另一條是“老羅英語”創辦到第三年,終于開始盈利了。100萬的數額并不大,但興奮和得意,他毫不掩飾,臺下掌聲一片。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老羅語錄”,羅永浩今天會是什么樣子。11年前,他給新東方校長俞敏洪寄去一封求職信,依據新東方的招聘標準,逐個列舉自己有能力勝任新東方教師的理由。在“大學本科或以上學歷,英語專業者優先”后面,他回復:真不喜歡這么勢利的條件,這本來應該是XX之流學校的要求。
第二年,高二輟學、主要靠替人組裝電腦維持生計的羅永浩進入新東方學校,并很快成為一線教師。
像許多新東方老師一樣,羅永浩會時不時用一些搞笑段子活躍課堂氣氛,與其他人不同,他的段子總要挑戰“權威”。例如,指責中醫療法缺乏藥檢機制;懷疑中國傳統的家庭關系;憤怒地抨擊暫住證制度,表示自己要以身試法、誓死不辦。
他經常在課堂上對學生說,人腦需要獨立思考,很多習以為常的東西實際上都經不起推敲,他形容這叫“有思想”。
羅永浩信口講出這些段子時,并沒想到日后可能產生的影響。有的學生在課堂上錄音,他認為只是留作復習之用。其實學生將他的段子剪輯成集,傳到網上,標題叫作“老羅語錄”。
“老羅語錄”迅速在學生圈中傳播開,在追捧者眼中,羅永浩的幽默、有獨立思考精神、閱書無數、耿直敢言,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他最高峰時接近100公斤,很多學生稱他“羅胖子”。后來,他設計的廣告語中有這樣一句:有思想的年輕人到哪兒都不太合群,直到他們來到老羅英語培訓。
成為不大不小的公眾人物,給羅永浩帶來的不全是正面影響。外面開始流傳他和新東方發生不和的傳聞,還有人辱罵他的語錄拙劣、嘩眾取寵。
對于老東家,羅永浩向來不愿過多談論,尤其在他創辦公司后。他說,在新東方待了兩三年就已經很不舒服,公司的氣質和自己想象的很不一樣。因為沒想好做什么,才又多待了兩年。“其實沒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鬧出了一點小不愉快。”
羅永浩說的氣質,是指英語培訓行業中出現的許多問題,比如“不用背單詞”、“多少天保過”的宣傳,還有“無效退款”卻又從不兌現的服務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