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致遠:偶像的黃昏
北京時間2012年1月18日清晨,比雅虎實現私有化或剝離其亞洲資產的談判進展來得都更早的消息,居然是公司創始人——“酋長”楊致遠全面去職。
雅虎公司突然對外宣布,楊致遠不僅辭去在雅虎董事會董事以及所有其他公司職位,還同時辭去雅虎日本和阿里巴巴集團兩家公司董事會董事的職位。相關變動立即生效。
早已無力對抗谷歌、Facebook等新一代互聯網明星公司的雅虎,其主業頹勢難改。投資人對于雅虎的投機心理遠大于對其未來業績的長期看好,因此與楊致遠矛盾加劇。楊致遠近年一心想讓公司避免被瓦解的命運。
除了還擁有不足4%的股權(目前的市值8億美元),楊致遠此次遭遇公司投資人的無情驅逐,不留一個職務,令雅虎失去最后的保護者。
消息宣布當日,雅虎股價盤后上漲超過4%。市場歡慶的場景,更為這位創始人的黯然離場加上了一層悲劇色彩。
“楊致遠創立雅虎,是互聯網的真正先驅。他精通技術產品戰略,為人謙和,在雅虎受到員工尊敬?!眲撔鹿龆麻L李開復對楊致遠在雅虎從創業到守業的17年給予了致敬式的總結。他認為,“楊致遠主導和阿里的合作,現在成為公司最有價值的資產。雖然在微軟收購事件犯錯,但是不應該抹殺他半生顯赫的成就?!?br />
禍起“溫和”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楊致遠在宣布辭職前并未通知雅虎其他董事成員。而兩周前,公司剛剛宣布新CEO——前PayPal總裁斯科特·湯普森(ScottThompson)走馬上任。
董事會1月18日上午匆匆審核完楊致遠的辭職報告,便對外宣布。盡管在官方新聞稿中,現任董事長及CEO都對楊不吝贊美之詞,但一句“立即生效”顯露出公司的迫不及待。
“這顯然是一個積極的舉動。楊致遠一直都被視為公司交易或者重組的絆腳石。希望他的離去能給董事會帶來更多新鮮血液?!币晃蝗A爾街分析師在報告中寫道。
臉上常常掛著工程師特有的平靜淳樸的微笑——這是楊致遠給很多人留下的溫暖而深刻的印象。1968年出生于臺北的楊致遠,成長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十歲時,舉家移民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圣荷塞。最初在英文溝通上的問題,并沒有妨礙楊致遠成為一個優等生。他只用了四年就攻讀完了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系學士及碩士學位。
1994年4月,楊致遠與一同留校從事研究工作的大衛·費羅(DavidFilo)創辦了雅虎互聯網導航指南,并于次年4月注冊成立雅虎公司。這項產品通過匯集各類站點并分類,以解決互聯網發展初期用戶不知道去哪上網的問題。
斯坦福大學的網絡,一度被無數慕名登錄雅虎站點開始網絡沖浪的用戶擠得擁堵不堪。校方對此怨氣沖天,雅虎卻一舉成名。
手握明星產品,每天數以萬計的訪問量,令兩位年輕的創始人很快找到了紅杉的投資。投資人還推薦了一位經驗豐富的職業經理人出任CEO,為公司掌舵。
1996年3月,雅虎登陸納斯達克,融資1。34億美元,上市首日便大漲154%,28歲的楊致遠獲得1。7億美元的個人資產。
上世紀90年代末,對那些初登互聯網的中國網民來說,能注冊一個雅虎郵箱、或者是使用雅虎旗下的IM工具yahoomessenger與好友進行在線聊天,都是最時髦的觸網經歷。沒有雅虎開創門戶模式,也就不會有新浪、網易、搜狐等一批中國本土門戶網站的崛起。而遠在美國、同樣也是華人身份的楊致遠,成為一代中國互聯網創業者共同的偶像。
直到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破裂前,雅虎在資本市場上一路高歌猛進——1998年完成拆股后,其股價便躍升至100美元以上,市盈率超過300倍,而微軟身為老牌IT企業的代表,彼時的市盈率也僅有52倍;2000年1月3日,雅虎股價沖至237。5美元,市值達到令同業驚嘆的1280億美元。
盡管雅虎攜門戶、郵箱及搜索產品,成為了互聯網領域早期的標桿性企業,但是隨著2004年帶著新一代互聯網技術核心的搜索引擎公司——Google叩響資本市場的大門,雅虎開始逐漸被邊緣化,屬于它的黃金時代不足十年。
Google公司于2004年4月登陸納斯達克,融資16。6億美元,成為投資者追捧的新一代互聯網明星企業,并于兩年后在市值上反超雅虎,成為全球最大網絡公司。Google之后,又有以社交網絡產品為核心的Facebook成為全世界新的互聯網明星。
雅虎越來越淪為一個“旁觀者”的角色,市值也一路下滑至不足200億美元,不足最高值的六分之一。
投資者開始批評雅虎過去十年的戰略失誤,將先后錯失了搜索和社交網絡兩次轉型機遇一事,與這位性絡溫和、言辭又缺乏感染力的創始人聯系在一起。
2011年5月,雅虎經歷了支付寶股權轉讓風波——阿里巴巴管理層轉讓支付寶股權并擅自終止VIE協議控制。雅虎在處理此事的過程中給外界留下“十分被動”的不利印象,與此同時,雅虎還遭遇“未對投資者及時進行消息披露”的批評。
“這是一場包括多個層次的談判,首先我們認為已經滿足了中國政府對于發放支付業務牌照的許可條件。此外,雅虎必須明確股權轉讓的相應補償是什么。但無論如何,獲得牌照必須是第一位的?!睘榱烁玫貫榘⒗锇桶屯顿Y現狀進行注解,在巴茨接任CEO之后已逐漸淡出雅虎管理層的楊致遠,在出席投資者日活動時,以雅虎派駐阿里巴巴董事的身份向投資人解讀談判進展。這也是他去職前最后一次公開演說。
臺上的楊致遠,談吐清晰誠懇,保持著他一貫的謙和之氣,但臺下的投資人對雅虎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華爾街數位分析師指出,此番楊致遠從雅虎去職,更多的應該是公司投資人針對楊過去幾年問題的“秋后算賬”,包括拒絕微軟收購,以及對亞洲資產“看管不嚴”。
“友好弱勢的人無法應對正在走下坡路的公司的多重挑戰?!辟Y深互聯網人士、雅虎中國前總經理謝文分析指出,楊的離開在公司內部應該“醞釀已久”,現在新CEO到位,是楊離開的最佳時機。
在謝文看來,楊雖然成為犧牲品,但面對強敵林立,新CEO若選擇強勢出場,提出新戰略,重振士氣,雅虎亦或有一線生機。
投資者的時代
2007年的雅虎,在前一任CEO因提振公司業績不力而被迫離職后,曾淡出管理層的楊致遠再度接棒。2008年1月31日,微軟向雅虎提出,希望以每股31美元的現金加股票收購雅虎全部股份。但身負創始人情結的楊致遠,最終拒絕了這筆高達470億美元的交易。
這件事成為楊致遠個人與雅虎股東交惡的起點。有激進投資者不滿其決策而第一次提出“讓楊致遠下臺”。
“楊致遠對雅虎的功勞都看得見,他也應承擔雅虎失敗的責任,我認為他做的最錯誤的決定就是拒絕了微軟的收購?!毖呕⑼顿Y人之一、美國智治基金創始人艾里克·杰克森(EricJackson)對財新《新世紀》回憶說,楊致遠是根本不想賣出公司。
“我不認為他是出于報價不夠高的考慮。他就是不想雅虎被納入微軟旗下然后自己的員工被裁掉,他希望對員工和公司負責,但事實證明他做了錯誤的選擇。”杰克森說。
2008年11月18日,雅虎董事會宣布CEO楊致遠離職,只留任董事會成員。隨后雅虎迎來公司歷史上第四位CEO——卡羅爾·巴茨(CarolBartz)。但這位硅谷著名的“鐵娘子”也無力回天,于2011年9月被董事會解雇,這令雅虎內部陷入更大的混亂。
隨后雅虎緊急聘請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詢機構博思艾倫咨詢公司(BoozAllenHamilton)和高盛,對其進行戰略評估,評估的內容包括出售雅虎。彼時,雅虎的收盤價低于16美元/股,這令眾多雅虎股東不由地再度想起當年微軟欲以33美元/股收購公司的往事,對楊主導的董事會的種種不滿情緒開始回升。
“雅虎的董事會在我看來其實就是楊致遠的董事會”,杰克森認為,盡管SEC對董事會的獨立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