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與造夢:俞敏洪的創富故事
“中國留學教父”、“中國最富有的教師”……傳媒構造的影像世界里,俞敏洪得以“神化”。追夢與造夢,俞敏洪的創業、創富故事更被演繹為一種難能可貴、不可復制的傳奇。
4月26日19時,搜狐企業家論壇走進中國人民大學,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俞敏洪發表主題演講,并與現場400余名大學生進行了面對面互動與交流。
主持人(搜狐網財經中心總監助理張翼):今天晚上的演講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搜狐財經、藍獅子讀書會聯合主辦。今年是俞敏洪的第四個本命年,我們也試圖用四個字濃縮新東方以及俞敏洪的創富之路,這四個字就是——追夢、造夢。今年3月中信出版社出版了我的一本新書《俞敏洪管理日志》,寫作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閱讀了近十年來俞敏洪所有的內部講話、公開演講和相關報道。完成書稿的那一刻,我的頭腦中浮現出的就是“追夢、造夢”這四個字。所謂“追夢”,意味著你所有的努力和奮斗,為的都是追逐心中的夢想和榜樣;所謂“造夢”,意味著你的所作與所為,都將成為別人的夢想和榜樣。
兩個女人影響了俞敏洪的一生,一個是他的白發娘親,一個是他的結發之妻。如果不是白發娘親固執的堅持,俞敏洪斷然不會演繹“連續三次高考終于考入北大”的個人傳奇,可能到現在都沒能走出江蘇江陰,也擺脫不掉農民的身份與習氣;如果不是結發之妻頑強的推手,俞敏洪窮其一生也就只是北京大學的一個英文老師。兩個男人,曾經左右著俞敏洪,一個是王強,一個是徐小平。正是這兩位北大的學友和師長,讓新東方一步步掙脫家族化,走向資本化。
新東方的校訓“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深刻地影響著莘莘學子。新東方創業創富的故事,經歷跌宕、無法復制。有請“中國最富有的老師”俞敏洪演講。
擁有財富之后,你的夢想是什么?
俞敏洪:各位同學大家晚上好!非常高興來到人民大學,新東方高管有5人來自于人民大學,我對人民大學一點都不陌生。今天晚上與大家交流的題目是“追夢與造夢——俞敏洪的創富故事”。夢想人人都有,我沒有大夢想,我的夢想是分階段的。我現在打造的新東方已經超越了我的夢想,讓我沒有想到的是,新東方會成為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并且是表現相當出色的中國概念股之一。
大家都知道人有兩種狀態:經濟自由狀態和感情自由狀態。前者是擁有源源不斷的財富和財富支配權,后者是擁有自由的感情選擇權。對于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經濟自由,每個人的經濟要求是不一樣的。我有一個大學同學,現在是北大的博士生導師,他有自己的標準:有一個不用很大的房子,此外孩子的學費不用發愁,其余的時間就是用來讀書,過著一種抬頭看月亮、低頭看流水的閑適生活。直到現在我還是保持著一個窮人對財富的看法,有朋友鼓動我買游艇,我說一年玩不了幾次,游艇對我來說沒有什么實際意義。
人生觀決定價值觀,價值觀決定財富觀。錢應該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要盡可能地重新安排你的財富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每年拿出800多萬元,資助2000多名貧困學生。我想辦一所真正為窮人服務的大學,為了這個夢想,我已經在北京買下了500畝地。這所大學,我希望招錄的學生一半以上來自農村。因為根據我們的調查,發現農村孩子走入高校的機會越來越少。原因很簡單,城市資源非常豐富,教育資源向城市傾斜。有些孩子有機會進入很好的大學,但是沒有能力支付學費,貧乏的教育資源使更多的孩子根本沒有機會進入大學,這是我想給農村孩子提供學費的原因,這就是我辦這所大學的初衷。每年幫助幾百個孩子,這是我非常愿意去做的事情。等我老了以后,不做新東方了,那所大學就是我的精神家園。我會為這個夢想去努力,如果真的不能實現,我想我也一定會把錢捐給國家,然后自己回到校園里教書,教我能教的任何一個學科。
為了辦這所大學,我一直在努力學習資本運作、資本投資,努力學習哈佛大學如何把幾十億的資金運作成幾百億。像北大、人大這樣的公立大學,國家財政會源源不斷地撥款,而我要辦的私立大學只能依靠自有資金和資本運作。我認為,把大學運營好,大概需要100億以上的資金才能做到。
有物質沒精神的人比有精神沒物質的人更加絕望,中國的教育注重專業知識的教育,卻忽略了如何一輩子做人做事的教育。擁有財富之后,我的夢想是什么?就是要把這所私立大學真正做起來,擁有最先進的教學,我會用最高代價請到最優秀的教授上課。此外我還有一個夢想,有一首歌詞“我的夢都裝在行囊中”,我希望在自己身體健康的時候,背著裝滿夢的行囊走遍世界。
在這個世界上失去什么都不可怕,惟一可怕的是失去理想、失去勇氣。如今,新東方的發展已經日漸平穩,我也為自己的后半生樹立了一個新的目標:創建一所真正意義、非營利性的私立大學,讓貧困學生也能上得起大學。這所大學與新東方無關,完全是個人理想。投身教育,是我一生的理想,而新東方就是在經營教育事業,所以我就有了做下去的理由。以我的個人財富,辦一所真正意義上的私立大學不大可能,但是我下了決心,而且成立了基金會,我要辦一所人文大學。
想要把生意經營好,就要給人傳遞一種信任
當蒙牛遭遇信任危機的時候,蒙牛的股票下跌。牛根生打電話給我希望能夠從新東方調配一筆資金,幫助蒙牛贖回股票,等蒙牛的經濟狀況出現好轉,再把資金還給新東方。接到求援電話的第二天,我就把700萬美元打給了牛根生,沒有任何承諾,沒有任何合同,對方也沒有承諾給新東方多少利息。
為什么這么做?原因非常簡單。在我看來,牛根生是個好人。一、孝順。他是養父母撫養長大的,他非常尊敬、孝順他的養父母。二、義氣。三、慈悲。他用蒙牛的股票成立了老?;饡Y助員工在出現意外時度過難關。四、熱愛自然。我去蒙牛參觀過,牛根生在工廠周圍種滿了樹木,以前那里可是一片荒漠。
想要把生意經營好,把事情做好,就要給人傳遞一種信任,這種信任的狀態就是把什么交給你都不用擔心,互相之間沒有猜忌和猶疑。我相信在最艱難的時候幫助一個人是對的。也有些人向我借錢,我拒絕了,因為我不放心。
2003年“非典”肆虐期間,新東方爆發了“學生退款潮”,這是一場因為突發事件引起的“擠兌”潮,當時的情況十分緊急,如果處理不當,新東方可能面臨倒閉。新東方現金流猛然抽緊,異常嚴峻的局面讓我心急如焚。我給三個朋友打電話求援,當天下午,三筆1000萬的款項進入了新東方的賬戶,也是什么合同都沒有。
在現實中堅強、讓夢想水到渠成
我的成功源自兩個因素:一是我確實會有夢想;二是我會始終咬定夢想不放松。即使我的夢想不是很宏大,但一定要要使自己處于每一天都在向上生長的狀態。一個人成功與否,不在于你的教育背景有多深厚,經歷有多顯赫,而在于你對自己的未來保持怎樣的心態和追求。
從小學到高中,我基本上沒有什么夢想,我的夢想來自于高中時英語老師的引導。不管是當時還是現在,農村人最堅定的夢想就是死也要成為城里人。在那個年代,只要考上了大學,就會轉成城市戶口。那位英語老師的一席話我記憶頗深,他說:我們班的同學都要參加高考,即使你沒有考上大學,將來你在田里種地的時候,你也會自豪地說我曾經為自己的夢想奮斗過。后來我熱愛英語,和對這位老師的崇敬密切相關。
第一年高考失敗了,但是我之所以能最終考上北京大學,就是因為堅持。最艱難的時候,我有堅持的能力,我認為考大學這件事情一定能成,我就始終堅持誓不放棄,在農村一邊干農活一邊準備考試。當北大的錄取通知書發下來的時候,我就像做夢一樣。在北大上學的時候,因為肺結核住了一年醫院,所以我上了五年大學才畢業。作為一個農村孩子,我上學時是自卑的。但就是因為得過肺結核,才令我更加熱愛生命,心境也平和了許多。之后我確實很幸運,快要畢業的時候,國家要求所有大學生都要學習兩年英文,當時英語老師缺口很大,所以我這個成績全班倒數的學生在畢業后順理成章地留校當上了一名英語教師。
那時候,我的很多同學都選擇了出國留學,他們在國外刷盤子一天掙的錢多過了我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