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塵封的照片,我從一位青年的眼中讀到一抹光輝。解讀的契機就從這一抹光輝開始。
認識一個人,有時候必須追溯歲月之河幾十年。
前些天讀到啟明發給我一組照片,點開一看,幾乎顛覆了我對他的認知。光從外表看,照片上的何啟明與眼門口的何啟明,究竟誰是冒牌的?
照片中的青年何啟明,打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特有的瞇笑子,頂著一頭厚厚的黑發還帶著自然卷,顯得十分洋氣,再加上飽滿的前額、挺拔的鼻梁、富有雕塑感的下巴,使他站在一群小伙中間,特別打眼。最要緊的就是那一抹淺笑,泄露出意味深長的眼神,有點驚到我。這樣的眼神帶著滿格的電,頗具殺傷力?。∧鞘钦跓釕僦械难凵??還是被繆斯擊中淪陷于詩歌的眼神?那種生生意氣,那種睥睨俗世的眼神,是一種向上的無法扼止的少年英雄之氣。
如果說八十年代的啟明是意氣風發的文學青年,那么現在的何啟明是將生命的華采深藏于內心,正在修煉成一個精神豐富敦厚的人。已屆中年,發福的身材、減薄的厚發、厚重體量,完全覆蓋了他青年時的玉樹臨風,你甚至懷疑他也曾經有過的飄逸卷發是否為真。但是,有照片為證,他曾有那樣青春。
我是在什么場合下認識他的,已經記不太真切。江湖上久有他的正直善良熱情俠義的傳說,認識他之后,才發現我與他的朋友圈高度重疊。如此說來,人在長沙,不認得何啟明都不行,因為你總會遇到他。
因為,朋友中,有了何啟明,整體溫度就會提高。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17年11月,我的新書品讀座談會。我先生陳大哥因要惦記給大家送新書簽名,他遠遠地孤零零地站在會場一角。這時候,何啟明出現了,他溫暖地陪伴著陳大哥站在遠離熱鬧的角落,還把送給我的兩樣禮物悄悄地交給了陳大哥。一樣是一柄紙扇,扇的兩面皆系他手書, 一面是“?!?,一面是隸書滿扇錄王維句,形式感端莊文化味十足;一樣是他手書雙月掛歷一冊,全由吉言福句書就。我拿到手就掛在新年的畫墻上,于是福氣滿堂!
因為《百手聯彈》一書出版,引發讀者自發參與“一本書的表情”的閱讀創意活動。熱心的何啟明兩度參與,先是以長沙地標三館一廳為背景,率先設計出圖文表情一套;隨后他出差北京海南,竟攜一公斤重的書沿途閱讀并且記錄各種表情圖片。高鐵至邯鄲東站,他竟然下車持書拍照。從長沙、北京到海口;從車站、高鐵、旅舍、候機廳到海邊,何啟明一路上表情不斷。抵達???,書讀完了,他的表情也就有了厚厚一疊,真是一位將“一本書的表情”進行到底的超級好讀者。
何啟明服務于金融業,是個職場忙人,但他內心卻是沉靜溫厚的男人,骨子里有著一顆詩心??缒暌顾麜氉匀ハ娼叄雎牶铀c心靈的聲音。他與這條江的感情是他寫詩的永恒母題,在江邊他會想起他的父母、故土、家園,那個烏河邊的村莊。菜土、魚塘、柚子樹,魚兒在塘里驚起的水響,桂花在秋天散發的濃香一一在他的詩歌里一 一呈現。他家門口的烏河水匯入溈水,由溈水匯入湘江。居住在湘江邊的何啟明會常常在散步時獲得靈感,他在閱讀與冥想中豐富自己的內心。
何啟明是老資格的詩人,他在八十年代就開始發表詩,近年又拜師研習書畫,忙中抽空習字,進步好快,眼看漸成氣候。
何啟明愛朋友,朋友們也愛何啟明。有朋友說:“何啟明是一個為朋友而生的人。 ”畫家唐風說:“啟明兄,為人至誠,處事有度,赤子文心,可敬可交!”
所以,不管是照片中的何啟明,還是眼門口的何啟明,他都是一個內心溫軟敦厚的何啟明,自帶溫暖與光芒。朋友們都愛這樣的何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