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超話]##王蓉殺回唱跳圈#王蓉姐姐唱、跳、作曲具佳,殺回唱跳圈不是遲早的事嘛?就是什么時候可以讓我們看看姐姐的新舞臺呢污#乘風2025#
在《乘風2025》第一次公演的舞臺上,歌手王蓉的意外淘汰讓全網直呼“意難平”。
這位曾以一曲《我不是黃蓉》風靡華語樂壇的歌手,在《乘風2025》的舞臺上再度成為焦點,初舞臺以全開麥形式演繹《我不是黃蓉》《哎呀》,唱跳表現被評委評價為“專業水準”;一公舞臺又因與陳德容的分歧登上熱搜,而隨后王蓉的被淘汰再度令網友“炸鍋”,但不管網友如何“意難平”,王蓉的離去已是定局。
在3月31日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王蓉坦言雖有遺憾,但收獲更多:收獲了很多失散已久的歌迷;找回了最初對舞臺的赤誠,這比任何名次都珍貴。乘風之旅過后,王蓉籌備三年的新專輯也已進入收尾階段,全國巡演計劃也即將啟動。
從六年等待到舞臺落幕,從自我懷疑到直面遺憾,王蓉用一場未完成的“乘風之旅”,道盡了成年人最稀缺的清醒與力量。于她而言,這何嘗不是一場“敗也從容”的旅程。
社恐宅女期待乘風之旅 “這個舞臺我早晚都要上”
《乘風2025》王蓉的初舞臺備受關注,全開麥演繹《我不是黃蓉》《哎呀》大獲好評,令網友津津樂道,引發全網關注,還有人考古出了十幾年前的采訪來證明“王蓉值得”。
王蓉坦言對這個舞臺亦向往已久,關注了六年,也期待了六年,“很多姐姐都通過這個節目再度振翅高飛,我也行,我也希望有一個再度發揮的舞臺,這個舞臺確實很讓人向往。”
其實早在第一季的時候王蓉就曾接到邀請,但是那時候她覺得自己還沒有做好準備,“一方面我想到有很多姐姐在一起生活,我其實有點怵,我稍微有一點點社恐,喜歡宅在家里,所以就覺得是很大的挑戰,然后要重新面對一個大的舞臺,而且那個舞臺什么樣我那時候并不知道。”
但當她看了完整的舞臺呈現之后,頓覺遺憾,她說看到了姐姐們相互競爭的同時又充滿了友好和關愛,還有默契的配合。
“我會發現我竟然拒絕了,好可惜,所以那時候就開始向往了,因為它是一個團隊的作戰,通過努力要在舞臺上成團,對我來講就非常有新意,它呈現出來的是我夢想中舞臺的樣子,很向往,我覺得這個舞臺我早晚都要上。”
再度接到邀請“秒答應”“就覺得這件事必須做”
春節過后再度接到邀請,王蓉沒有多想,幾乎是“秒答應”,有關名次、會不會很快被淘汰都不在她考慮的范疇,“一方面我一直在向往,另一方面我接到了這樣一個確定的邀請,雖然給我準備的時間很少,但是我沒有猶豫,就覺得這件事必須做,甚至我在想我就是不睡覺,也要好好地去準備。”
她唯一擔心的是每到佳節胖三斤,自己胖得可不止三斤,第一要緊的事是先要減肥。“我覺得我還是挺理性的,我會立刻在我腦子里想第一件事要做什么,接下來哪個最重要,就開始盤算,還是挺刺激的。”
至于后來在這個舞臺上能有那么高的關注度、甚至僅僅一輪游都是她不曾預料到的,因為從頭到尾她只想一件事:想把這個舞臺表現好,努力走到最后成團。即使沒能走到最后,也有努力過的痕跡。
“每個姐姐一定都想走到最后,一定想贏。我覺得人有贏的心,哪怕是野心,是正常的,也是應該的,這不就是我們的動力?我覺得與其說是野心,不如說是一種希望,好像是我有一個愿望,你可以當它是一個白日夢,或者它僅僅就是個希望,但如果我們能夠一輩子活在這種愿望和希望當中,也是幸福的、開心的。”
初登“乘風”舞臺引熱議“想把事辦好的一種態度”
初登“乘風”的舞臺獲得好感度滿滿,但第一次公演前卻因與陳德容的分歧登上熱搜。訓練室內,兩人因舞蹈動作分歧爆發沖突,事后陳德容評價王蓉“太自我”,而王蓉則強調“專業態度”,這場持續數分鐘的“名場面”成為觀眾熱議焦點。
對于這場突如其來的分歧,王蓉早已釋然,“我覺得姐姐們每個人都不一樣,我也一樣,我也有自己的脾氣,有自己的習慣,畢竟我們的性格、生活經歷都不同,這就需要大家去交流、磨合,把節目做好,這是我們要去共同克服、學習的。”至于對方評價自己“太自我”,王蓉表示,從做節目、想要完美呈現三個人的舞臺這個角度來講,就不能稱之為自我,“畢竟這是一個有競技性的節目,從工作的角度,這不能叫自我,更多的是我想把事辦好的一種態度,角度不一樣,看法不一樣。”
第一次公演時的《免我蹉跎苦》,王蓉繼續展現出專業的唱跳功底,收獲好評,但最終遺憾被淘汰。這引發了網友熱議,央視文藝連發6條其表演視頻,被解讀為對“流量至上”的行業批判。粉絲發起“復活王蓉”投票超30萬人次,自發剪輯十年前訪談視頻,稱“王蓉的實力比熱搜更值得被看見”。
對于網友的“偏愛”,王蓉坦言確實有些意外,“我的第一反應是:天吶,我好愛你們,淚目啊。他們不是盲目護短,而是比我自己還相信‘王蓉可以’。這種信任太貴重了。”
她也確實沒想到自己這么快就被淘汰,但當時除了愣了幾秒鐘,也沒有太大的反應,“我反而表現得很平靜,那時候我也覺得挺奇怪的,是不是冥冥之中早已做好準備,因為我們這個組好像一直在墊底,我也有責任,我的經驗相對來說可能是最多的一個,如果出了任何的紕漏或者有問題,我還是有責任的。我甚至想過,如果要有人離開,那個人必須是我。雖然是被動地接受,但我也還是要接受。”
這份“自我犧牲”的責任感,大概也是源自她對這個舞臺的向往和敬畏。她知道,人生哪能事事如意?接受遺憾,才是對自己的成全。
新專輯巡演提上日程 “明年殺回《乘風2026》”
雖然止步于一公,但這個舞臺也讓王蓉有了滿滿的收獲,“收獲了很多我失散已久的歌迷,還有一些觀眾的共情,還有大家的支持和認可,真的太貴重了。”
這個舞臺也給王蓉的音樂創作帶來了更多的刺激,激發了她走出舒適圈的熱情。
“就好像我原來是沉在海底的,雖然我也一直在創作,但一直處在舒適圈里,很穩的狀態,就好像有點被困住了。這一次的經歷,激發了我的一些創作熱情,就好像把我帶到了一座高山,讓我去蹦極或者滑雪,就是那種感覺。”
《乘風2025》過后,王蓉籌備許久的新專輯也即將發布,全國巡演也即將啟動,她說這一次接收到了歌迷和觀眾沉甸甸的喜愛和支持,她也一定要以最有誠意的音樂和舞臺去回饋他們。她更希望在“奔五”的年紀再拼一把,舉辦巡演就是給自己也是給歌迷最好的禮物。
舞臺之外,王蓉更是一位“靈感捕手”,養貓、做飯、健身,甚至夢境都能變成旋律。她一直都相信音樂創作首先要感動自己才有可能引發聽者的共鳴,而非一味去迎合、討好市場。
雖然王蓉的《乘風2025》之旅戛然而止,卻也留下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注腳:成年人的世界沒有“雖敗猶榮”,只有“敗也從容”。“明年我要殺回《乘風2026》,爭取活過第一輪!”她大笑著為這次采訪做了一個這樣的結語,仿佛二十年前那個扎著丸子頭的鬼馬少女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