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出鍋的糠耙—酥一軟
【注釋】檢耙:糯米蒸熟、搗碎后做成的食品。酥一軟:指撇把剛出鍋又酥又軟。指人柔一弱、懦弱。
【例句】王山一見瑤一娘一的容貌,就像是才出鍋的松耙,渾身都酥一軟一了。(劉顯棟(于少保演義》)
財神爺爺著爛衫—人不可以貌相
【注釋】比喻不能以穿戴來判斷人。
【例句】崔希敏忙問:“什么?”店小二道:“這叫做財神爺爺著爛衫,人不可以貌相。”(金庸《碧血劍》)
初出鍋的糠耙—軟做一塌
【注釋】核把:把糯米蒸熟搗碎后做成的食品。軟塌:本指剛出鍋的核耙柔軟難定形,轉指人的身一體軟弱。形容人因感情沖動時,身一體癱一軟,不能自持。
【例句】大卿看您般標致,喜得神魂飄蕩。一個揖作了下去,卻像初出鍋的橄耙,軟做一塌,頭也伸不起來。(《醒世恒言》)
大姑一娘一出嫁—打扮好
【注釋】姑一娘一出嫁自然要好好打扮。指梳妝打扮。
【例句】“徐炳華匆匆忙忙的走過來,見三中隊的人呆著不動,他問:‘你們好像大姑一娘一出嫁,還沒打扮好?文仔。”(陳殘云《香飄四季》)
大將軍出馬—威風八面
【注釋】形容人儀態威嚴。
【例句】令狐沖哈哈大笑,說道:“妙極,妙極!大將軍出馬,果然威風八面,與眾不同。小一毛一賊望風披一靡一,哎嘀……”(金庸(笑傲江湖》)
燈草胳膊麻秸腿—骨瘦如柴
【注釋】形容人瘦骨嶙峋。
【例句】“這座小院的東廂房,住的是一個下肢癱瘓的老頭子,不到八十,也得七十大幾了。他一天到晚無聲無息,一聲不吭,躲在屋里看彩電。有個二十三四歲的姑一娘一服侍他的吃喝,給他洗臉擦身,端屎端尿;有時把他抱到院子里的花樹下見一見一陽一光,像抱一只竹筒子涼枕,可見老頭子已經是燈草胳膊麻桔腿,骨瘦如柴了。”(劉紹棠《敬柳亭說書》)
吊死鬼扮新一娘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注釋】吊死鬼:迷信稱吊死的人的鬼魂。指人相貌丑陋或打扮得不像人樣。
【例句】這黑大漢哪兒來的合適衣裳啊,窮對付吧!上身披個紅緞子被面,下一身束個花床單,紅蓋頭蒙住臉,腳丫子挑著紅繡鞋,那真是吊死鬼扮新一娘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鄭永昌等《黑虎鬧東京》)
豆芽兒菜—細長
【注釋】指人長得瘦而高。
【例句】“真的有秧不愁長。”她直勾勾地盯著我不轉眼珠兒,“兄弟,你個子長高了。”我躲閃她那火一辣辣的目光,嘿嘿一樂,說:‘豆芽兒菜,細長。”(劉紹棠《黃花閨女池塘》)
剁尾巴的狗—抱頭打轉
【注釋】指用手臂圍住腦袋轉來回圈的樣子。
【例句】他隱蔽在暗處,一手磚頭,一手瓦塊,瞅見成天貴和那兩個警察路過,甩手擲去,百發百中,把這三個家伙的腦瓜開了瓢,好似狗血噴頭,疼痛得像剁尾巴的狗—抱頭打轉。(劉紹棠《符水荷風》)
佛爺的眼珠—動不得
【注釋】佛爺:指佛祖釋迎牟尼的雕像。動:本指雕像的眼珠不能轉動,轉指行動、活動、動彈。指人不能走動。
【例句】女同志們一進門,八婆說:“稀客,請坐。”艾紅說:“沒空!”八婆說:“貴足踏賤地,有何見教?”喜枝說:“……快收拾收拾打螞炸去。”八婆說:“我這里是佛爺的眼珠動不得。”(李英儒《上一代人》)
剛出鍋的糕—軟撲塌塌
【注釋】軟:本指糕柔軟,轉指癱一軟。形容人渾身癱一軟。
【例句】正說著,河灘上響起了一槍一聲,一槍一彈打著嗯哨從屋頂掠過。二女子貼在王大爪子胸前,就像剛出鍋的糕,軟撲塌塌地。(蕭亦農《黑界地》)
高粱地里刮風—你跟我碰頭我跟你對臉
【注釋】形容人們交頭結耳談論事情。
【例句】一提出這個戶,會場上就有點不太平靜,從人們的頭上看去,跟高粱地里刮過風來一樣,你跟我碰頭我跟你對臉;大家也不知說些什么,只聽得好像一伙小學生低聲念書。(趙樹理《邪不壓正》)
黃花魚—溜邊兒
【注釋】黃花魚喜歡貼著水邊兒游一動,故為“溜邊兒”。比喻某人靠著路邊走或遇事往旁邊躲,推卸責任。
【例句】可是現在卻不敢在路上大搖大擺地走,只能學黃花魚—溜邊兒,貼著路邊往前蹭。(李春方《風雨京華錄》)
【也作】黃花魚—溜邊走火炙糕見了滾湯—打頂上酥一到腳底
【注釋】火炙糕:用火烘烤出來的糕點。滾湯:開水。酥:原指變一軟,轉指肢一體酥一軟發麻。形容人全身酥一軟發麻。
【例句】我是空聽見這幾句話,好像火炙糕見了滾湯,竟打頂上酥一到腳底。我想既有這樣的機緣,還要揀什么好日?(清·李漁《意中緣分》)
癲蛤蟆打滾—臟朝天
【注釋】蛤蟆:蟾蛛的通稱。臉:方言,屁一股。指臉朝地,屁一股朝天地摔倒。
【例句】(尖嘴)
丟開茉莉,從地上摸起半塊磚,撕一開衣襟,撒著潑撲過來,卻被六六叉住腦袋猛力一一操一,跟頭流星滾出去丈八遠,咭嚕嚕正掉在路邊溝里,鬧了個嫩蛤蟆打滾—脆朝天,渾身上下滾滿了臭泥。(崔為功《大石馬的秘密》)
老虎伸腰—舒適舒適
【注釋】伸腰:伸展腰部和上肢,以減輕疲勞感。指身一體放松舒服一下。
【例句】半辛苦苦地干了多年,也該讓我來個老虎伸展—舒適舒適羅!(周肖《霞島》)
老廟的泥判官—混身上下都是土
【注釋】判官:迷信指一陰一間掌管生死簿的官,泥塑。形容人風塵仆仆,旅途勞累。
【例句】孔秋萍:謝先生,梁老專員這一趟山西大概辛苦壞了。我剛才看見他,混身上下都是土,人像個老廟的泥判官。(曹禺《蛻變》)
老母雞抱雞蛋—一邊孵著
【注釋】抱:跟“孵”義同,指鳥類趴在一卵一上用體溫促使一卵一內胚胎發育成鳥。孵:與“伏”諧音,“一邊孵著”即“一邊伏著”,謂躲到一邊去不再露面。
【例句】再鬧下去呀!二大一娘一腫臉,更難看啦!叫我說,咱們趁早,老母雞抱雞蛋,一邊孵著吧!老母豬過街—又不順眼,還又慢
【注釋】母豬既笨又臟,讓人看著不順眼,過街也走不快,故為“又不順眼,還又慢”。比喻笨拙不雅觀。
【例句】觀音保說:“素華,你再重說一遍,我這幾個爬爬字,是老母豬過街,又不順眼,還又慢。”老頭鉆被窩—仰面朝天
【注釋】老頭鉆進被窩,仰面睡覺,故為“仰面朝天”。比喻摔倒在地上的一種姿勢。俗稱“仰面跤”。
【例句】就在這時候,張洪把一槍一往旁邊一靠,搶上一步,兩手把一毛一巾從馬六腦后套過去,兜住馬六的嘴,一條腿頂一住他的腰,猛一使勁,給他來了個老頭鉆被窩,仰面朝天。(李永鴻《淀上飛兵》)
冷鍋貼餅子—蔫不出溜地下去
【注釋】蔫不出溜:方言,悄悄地滑一溜。指不聲不響地滑一溜下去。
【例句】那哥仁中箭后,誰也沒有言語,一聲不響地都死了。一尸一體往下一栽,掉在了地上,那可真是“冷鍋貼餅子—蔫不出溜地下去”了。(劉林仙等《辭仁貴征東》)
落在熱灰里的蚯蚓—渾身一抽一搐
【注釋】一抽一搐:四肢和顏面的肌肉不隨意地收縮。掉在熱火灰里的川,受不了高溫,不由得收縮一抽一動。形容某人恐懼或憤怒時發一抖的樣子
【例句】日軍隊長小野繞著長桌子來回踱著。他踱到窗前,猛然站住,推開寬大的鐵框窗子,眼前是茫茫的江面。當小野看到那一只只出沒在風一浪一中的小漁船時,他像條落在熱灰里的蛆繃,渾身一抽一搐。螞蚌掉進油鍋里—渾身都酥
【注釋】酥:原指酥脆,轉指酥一軟。形容因癡迷、陶醉而變得全身酥一軟無力。
【例句】一個古裝的美人坐在鏡臺前,聽見動靜,轉過身來說:“您來了。”那聲音就跟戲臺上的小媳婦的念白一樣,張遠春一聽就像螞炸掉進油鍋里渾身都酥了。(崔階《怎么是你》)
賣不了的林秸—戳那了
【注釋】林秸:去掉穗的高粱稈。戳:方言,原指豎一立,轉指站。形容某人受到冷遇,晾在那里。
【例句】頓時,傅守本變成賣不了的襪秸—戳那了。盡管他事先也估計到要碰一鼻子灰,但他沒想到碰得如此嚴重。(李惠文《亂世夫妻》)
賣不了的林秸—往那一柞
【注釋】形容因受到驚嚇而呆在那里。
【例句】我們家是老爺當官太太做主,你別看他在單位窮唬,進了家就成了避貓鼠,不是床頭跪(拒),就是賣不了的襪桔—往那一柞。我要是不發話,他能站到八月十五。(高興泉《苦‘酒》)
泥塑木雕的菩薩—紋絲不動
【注釋】形容一點兒也不動的樣子。
【例句】“不”,戰士擺手說,“司令員,我們不能夠握手,你們講吧!快講吧!時間不多啊!”說完,他重新站成原來的姿勢,果真像泥塑木雕的菩薩,紋絲不動。(莫應豐《將軍吟》)
螃蟹夾豌豆—連滾帶爬
【注釋】螃蟹體前有一對鰲足,俗稱鉗子,捕食拒敵,但夾小而圓的豌豆則不易夾一住。豌豆滾,螃蟹爬,故為“連滾帶爬”。用以形容慌亂笨拙的樣子。
【例句】敵人就靠坦克壯膽兒。只要把坦克敲掉,保證他們一個個螃蟹夾豌‘豆,連滾帶爬。跑解馬的打扮兒—伶伶俐俐
【注釋】跑解馬:又稱跑馬賣解,一種民間雜技,表演者均穿短衣。形容穿著簡便,舉止靈活。也指說話痛快,辦事麻利。
【例句】月道:“你就這么‘跑解馬’的打扮兒,伶伶俐俐的出去了不成?”寶玉笑道:“可不就是這么出去了!寮月道:“你死不揀好日子!人出去自站一站,瞧,把皮不凍破了你的!”(曹雪芹<紅樓夢》)
屁一股灌鉛—起不來
【注釋】指人坐著不動。
【例句】侯臘仙在罵:“我說老廢物,你是死了呀還是屁一股灌鉛起不來了?干嘛坐那場兒不動彈哪?你倒趕緊去找一找那冤家呀!”(劉亞舟《男婚女嫁》)
屁一股上抹了膠—粘上就不動
【注釋】形容坐的時間長(常含不滿)。
【例句】哎喲,他可走了。一來,就像屁一股上抹了膠,粘上就不動,弄得一家子陪他閑扯,什么事都干不成。蜻蜓撼石柱—越撼越堅牢
【注釋】比喻對方實力強大,根本無法動搖。
【例句】獨角獸道:“老爺何須發怒生噢,憑著小神的力氣,饒他須彌山,我也要戮翻他一半,何況這些小缽孟。”連忙的走近前來,喝聲道:“陡!你是個甚么神通?敢如此撒賴!”照著缽盂上掂一巴掌,只指望一巴掌打翻了他。那曉得個缽盂這一下直打得金光萬道,火焰千條,把獨角金一精一獸的手就是火燒了,就是湯燙了,動也動不得。這叫做蜻蜓撼石柱,越撼越堅牢。(《三寶太監西洋記》)
【也作】①蜻蜒撼石柱—動也不動;②蜻蜓搖石柱—休想動得分毫三伏天穿老羊皮襖—不得體
【注釋】盛夏穿老羊皮襖,自然“不得體”。指穿戴不當。
【例句】老虎跳手端熱碗像捧著個火爐子,也覺得正像三伏天給干兒子穿老羊皮襖,不大得體,我找把扇子,扇涼了再吃吧!”(劉紹棠《這個年月》)
三月里扇扇子—滿面春風
【注釋】春風:原指春天的風,轉喻神色和悅。形容人心情舒暢,表情和藹,滿面笑容。
【例句】丁洪海見一娘一來了,頓時像三月里扇扇子—滿面春風;阮小麗見家里添了個“老傭人”,也像睡覺拾到個枕頭,喜從天降。(姚自豪《超級電視迷》)
屎殼螂挨了石頭—屁滾尿流
【注釋】形容人狼狽逃跑時的樣子。
【例句】他和薛繼超四把匣子,同時開火,一一槍一一個,點名要命,準確得像打死靶一樣。敵人亂了,扭頭就跑,像屎殼螂挨了石頭一樣,屁滾尿流地向山坡奔。(曲波《橋隆飄》)
屬黃花魚的—溜邊
【注釋】黃花魚喜歡靠著水底的岸邊游一動,故為“溜邊”。用以指某人靠著路邊走或在一邊呆著。
【例句】說實在的,辯這個題目又跟他龍富貴的命運有關,他不掃聽著點兒也覺得心里沒底兒。所以嘴里說不去不去,可每到黃昏,又不免邁動那雙大極鞋,站在人群外—屬黃花魚的溜邊—聽著。(張天民《創業》)
孫悟空去掉金箍帽—輕松自如
【注釋】形容人沒有了束縛,心情格外輕松。
【例句】工作懶傲散散,一精一神萎一靡一不振。任局長走后,他像孫悟空去掉金箍帽一樣,立刻輕松自如,十分快意。(黃日強《奪糧記》)
土地佬洗海澡—全成攤稀泥
【注釋】本指泥塑的土地神像進人一大海后會溶化成一堆稀泥,用來形容潰敗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例句】頑軍有的被打斷了腿,有的被砸碎了頭,有的被打烏了眼,有的隨著大個的滾山雷,一起滾下了山溝。真像黃克山說的:“二炳”部隊是土地佬洗海澡—全成了攤稀泥。(曲波《山呼海嘯》)
王八吃西瓜—滾的滾,爬的爬
【注釋】王八吃西瓜時,西瓜被王八拱得在地上滾。形容潰逃時的窘迫相。
【例句】告訴你說,我帶著五個民兵就在這兒打過一百多偽軍的伏擊。一頓手榴彈,打得他們王八吃西瓜—滾的滾爬的爬。(劉流《烈火金鋼》)
蝦米—大彎腰
【注釋】形容人一體態彎曲。
【例句】小瓜棚不足一席之地,有坐的地方,沒站的地方,要想躺一躺,只能蝦米大彎腰。(劉紹棠《小荷才露尖尖角》)
鄉里一媽一一媽一拜千佛—磕頭磕夠了
【注釋】比喻連連向人磕頭求饒。
【例句】玉簫又道:“你老人家‘鄉里一媽一一媽一拜千佛’,昨日磕頭磕夠了。”(《金一瓶梅》)
小鬼跌金剛—分毫不動
【注釋】金剛:佛教中的大力士。小鬼力量不能與金剛抗衡,自然搖不動金剛。形容紋絲不動。
【例句】“那霍武站在當中,這些差役七手八腳的想扳倒他,正如小鬼跌金剛一般,分毫不動。(《唇樓志》)
雪獅子向火—軟一癱了半邊
【注釋】癱:原指雪遇熱融化,轉指肢一體軟弱無力。形容感情沖動,不能自持。
【例句】天下凡是有錢的人,再沒有一個不貪財好色的。富翁此時好像雪獅子向火,不覺軟一癱了半邊。(《初刻拍案驚奇》)
【也作】①雪獅子向火—酥了一半;②雪獅子向火—軟起來鴨子喝水—揚揚脖
【注釋】形容人揚眉吐氣,十分得意。
【例句】“蘿卜種”剛才喝足了酒,挺著個肚子打飽隔。他心想,這批軍一火按時到,我羅伯仲定能有收獲,獎給金條和大鈔,官職最少升一格,再把那一團一長的三姨太弄到手,我羅伯仲,鴨子喝水—該揚揚脖哄!(劉心科《徐司令押車》)
嶂螂落油鍋—全身都酥了
【注釋】酥:原指酥脆,轉指人感覺輕松。形容人因某種欲一望得到滿足而沽沾自喜。
【例句】她不做聲。裝著個勾頭彎腰,低眉順眼的樣子。待人們都走遠后,她偷偷伸起腰,冷眼望著一片汪洋濁水,這回真是嶂螂落油鍋—全身都酥了。自從解放以來,她沒有多少回這樣舒眉展眼過。(廣西軍區政治部《雨后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