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進,一口出
烏龜吃大麥———一口進,一口出
烏龜吃大麥———糟蹋糧食
烏龜以小魚、蝦或水草為食,吃大麥是糟蹋糧食。
指白白一浪一費了東西。
一頭一捅一
燒火棍撥火———一頭一捅一
比喻做事或考慮問題只注意到一頭,忽略了其他方面。
一面砍
木匠斧子———一面砍
木匠斧子———一面子砍
木匠的斧子———一面劈
木匠的斧子———一邊砍
一面、一面子、一邊:雙關,本指斧子開刃的一面,轉指偏面。
砍、劈:雙關,本指用斧劈木材,轉指處理問題。
木匠的斧子只有一面開刃,不能兩面砍。
比喻看問題片面,只說一面之理,也比喻處理矛盾或問題偏袒一方。
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
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
大水沖倒龍王廟———一家人不認識一家人
大海沖倒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認識自家人
大水淹了龍王廟———自家人打了自家人
大水沖了龍王廟———自家人見面認不清
龍王:傳說中掌管興風降雨、統領水族的神。
下道了
磨上卸驢———下道了
磨上下驢———下道了
磨道上卸驢———下道了
本指驢卸了套,離開磨道了,轉指說話離開話題,扯遠了。
大一毛一病
生個小孩沒頭———大一毛一病
生下的小孩沒有腦袋,是一個很大的缺陷。
比喻事物很不完美或有大缺陷,也指人有嚴重的缺點。
大處不算小處算
整簍灑油,滿地撿芝麻———大處不算小處算
大處:大的事情。
小處:小事。
本指滿簍的油灑在地下不在乎,而去揀小小的芝麻,轉指疏忽了重要的事情,而對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斤斤計較。
大材小用
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千里馬拉犁杖———大材小用
牛鼎烹雞———大材小用
殺雞使牛刀———大材小用
起重機吊雞一毛一———大材小用
本指大的材料或器一具被用在小的地方,轉喻有才能的人沒有被用在重要的崗位上。
大家都有好瞧的
一拳打破西洋鏡———大家都有好瞧的
指給當事各方都帶來難堪或禍害。
小看大仙
隔門縫兒看呂洞賓———小看大仙
隔門縫瞧不見呂洞賓———小看仙人
大仙:本指呂洞賓,轉指有本領的人。
比喻小看了有本領或有實力的人。
無處不是漏洞
魚籃子打水———無處不是漏洞
魚籃子提水———沒有一處不是漏子
本指用來盛魚的籃子到處都是漏水的孔眼,轉喻說話、做事或規章制度、辦法等存在許多缺點、破綻或不周密之處。
不認得自家人
大水沖了龍王廟———不認得自家人
龍王:傳說中掌管興風降雨、統領水族的神。
不對路數
圍棋盤里下象棋———不對路數
坦克炮放手榴彈———不對口徑
剃頭師傅用錐子———不是路數
路數:雙關,本指下棋的步子或剃頭的工具,轉指辦法、計策。
口徑:雙關,本指炮筒的直徑,轉指行為動作。
指辦法不對頭,或動作不規范,不合要求。
不識好人心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狗咬呂洞賓———不識真假人
狗咬呂洞賓———不知好丑人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歹人
狗咬呂洞賓———不認得真一人
呂洞賓: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也叫呂祖。
真一人:道教稱修行得道的人,這里指好心人。
指分不清好人、壞人或好意、歹意。
多責**錯把好人當成壞人,或錯把別人的好心當作歹意。
不知道個厲害
初生的牛犢———不知道個厲害
比喻年輕人做事不考慮后果。
不是一宗事兒
張家的笊籬給李家送去了———不是一宗事兒
指因弄錯了對象而辦錯了事。
不是時候
臘月天賣鐮把———不是時候
臘月天賣涼粉———不趕個時候
指人或事物、現象的出現,不合時宜。
不是畫(話)
廳頂吊對聯———不是畫(話)
畫:諧“話”。
指說的話不合情理或不像樣。
不顧身后
螳螂捕蟬———不顧身后
本指只顧前面,不顧背后,轉喻做事只顧眼前而不考慮長遠。
源自“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莊子·山木》:“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
”太不量力
蚊蟲咬麻石———太不量力
麻石:鑿成的石塊,用作建設、鋪路的材料。
譏諷人過高估計自己的力量。
一毛一病
頭發上貼膏藥———一毛一病
本指一毛一發上有病,轉指人的缺點、錯誤。
反賓為主
游神攆駐神———反賓為主
鳩占鵲巢———反客為主
攆:趕,驅趕。
鳩:斑鳩、稚鳩等的統稱,常指山斑鳩和珠頸斑鳩。
本指客人反過來成了主人,轉喻顛倒了主次關系。
語本《詩經·召南·鵲巢》:“維鵲有巢,維鳩居之。
”從頭錯到底
剃頭匠洗腳面———從頭錯到底
形容出現嚴重錯誤,一無是處,也指始終有錯。
文不對題
一毛一廁門上貼對子———文不對題
一毛一廁:茅房,廁所。
對子:對聯。
本指茅房門上貼的對聯的意思與茅房本身很不相稱,轉喻文章的內容與題目不相關,也指說的話與主題無關,沒有說到要害處。
含有幽默或戲謔的意味。
為小失大
金彈子打鳥———為小失大
金彈子打麻雀———為小失大
指貪圖小利,造成大的損失。
可惜了好東西
哀梨蒸食———可惜了好東西
頂梁柱當柴燒———可惜了
哀梨:哀家梨,相傳漢朝秣陵(古縣名,治今江蘇省江寧縣南秣陵鎮)人哀仲家梨樹上結的梨個子大,味道好,被稱為“哀家梨”。
指把好東西一浪一費或糟蹋了。
打錯了算盤認錯了人
靠老太太生孩子———打錯了算盤認錯了人
指人打錯了主意又看錯了對象。
白糟蹋
把龍袍當蓑衣———白糟蹋
指白白一浪一費或損害東西。
出了斜杈
腰里長枝條———出了斜杈
杈:雙關,本指樹上的分枝,轉指事故、錯誤。
比喻出了岔子或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問題。
有一毛一病
頭發上生瘡———有一毛一病
一毛一病:雙關,本指一毛一發生病,轉指缺點或錯誤。
比喻人有缺點、錯誤。
吃虧全在這張嘴上
撅嘴騾子賣了個驢價錢———吃虧全在這張嘴上
歪嘴騾賣了個驢價錢———吃了嘴上虧
拙鼻騾子賣了個驢價錢———不值錢就在嘴上頭
啄木鳥死在樹窟窿里———吃虧在一張嘴上
錛得木子死在樹窟窿里———吃了嘴的虧
拙鼻:有一毛一病的鼻子,與“嘴上頭”相應。
錛得木子:方言,啄木鳥,又稱錛鑿木等。
指人吃虧全在于沒有管住自己的嘴巴,說話不小心。
因小失大
殺雞取蛋———因小失大
燒房子趕老鼠———因小失大
指因為一些小事而耽誤了大事,也指因為貪圖小利而受到大的損失。
自個兒走的
鞋底子的泥———自個兒走的
腳上的燎泡———自己走的
腳上的泡———自己走出來的
腳上的繭子———自個兒走的
燎泡:因走路過多,腳板上形成的水泡。
比喻麻煩或不一良后果,是自己造成的,不能怪怨別人。
自己找倒霉
拿著雞蛋碰碌碡———自己找倒霉
碌碡:犾犻ù狕犺ó狌。
碌碡:又叫石磙,一種用來軋谷物、平場地的圓柱形農具,用石頭制成,很重。
自己抹黑
煤里擦臉———自己抹黑
抹黑:雙關,本指涂抹黑的顏色,轉喻丑化。
自己看不見以為別人也看不見
后腦勺上長瘡———自己看不見以為別人也看不見
瘡:犮犺狌ā狀犵。
瘡:本指皮膚上發生潰爛的疾病,轉指缺點或一毛一病。
被窩里放屁———糟踐自己
臭:雙關,本指用臭氣熏,轉指作踐、損害。
自吃自
大拇哥卷煎餅———自吃自
蜻蜓吃尾巴———自吃自
大拇哥:方言,大拇指。
煎餅:一種薄餅,用高粱、小麥或小米等浸水磨成糊狀,在鏊子上攤勻烙熟。
吃:雙關,本指吃食,轉指傷害、欺負。
自投羅網
雞給黃鼠狼拜年———自投羅網
知了落在粘竿上———自投羅網
與虎謀皮———自投陷阱
謀:商量。
比喻自己進入對方預先設下的圈套。
自作自受
木匠戴大枷———自作自受
鐵匠戴鐐銬———自作自受
商鞅制法———自作自受
篾匠家用的竹籃子———自作自受
爆竹店里失火———自作自受
篾:犿犻è。
枷:舊時套在犯人脖子上的一種刑具,用木料制成。
商鞅:戰國時期政治家,衛國人,曾兩次幫秦孝公變法,為秦國強盛奠定了基礎,秦孝公死后,被秦國反對變法的貴族誣陷,車裂而死。
篾:竹子劈成的薄片,也泛指葦子或高粱稈上劈下的皮。
自該煨
一毛一蟲鉆灶———自該煨
紅薯落灶———自該煨
煨:雙關,本指在火灰里慢慢燒熟,轉指招禍害。
比喻自招禍害。
自留后患
放虎歸山———自留后患
本指把老虎放回山上,自己留下被老虎傷害的危險,轉喻對敵姑息縱容,自己給自己留下禍患。
自害自
生氣吃秦椒———自害自
秦椒:方言,一種細長的辣椒。
秦椒味很辣,若生氣時吃這種辣椒,脾氣會更加暴躁。
自塞門路
老鼠拖秤砣———自塞門路
塞:狊ā犻。
塞:雙關,本指堵塞,轉指阻斷、斷送。
門路:雙關,本指通路、通道,轉指前途、出路。
本指秤砣把鼠洞堵住,轉指自己堵塞自己的出路,或自己斷送了自己的前途。
自暴其短
掀起肚皮———自暴其短
后悔也晚了
吞下金鉤的烏龜———后悔也晚了
指人已經上當,后悔也來不及了。
后悔遲
牢門口的匾———后悔遲
舊時監獄門口的匾上常題“后悔遲”三字。
指犯了罪或做錯事才悔悟,已經來不及了。
一說“后悔”本作“厚灰”,指牢門上的匾長期無人清理,積存的灰塵很厚,與“后悔”近音相諧。
多嘴
娶媳婦帶閨女———多嘴
指人不該說而亂說,含有譏諷的色彩。
關不住風
嘴巴沒鎖———關不住風
譏諷人管不住自己的嘴,走漏了風聲。
守著的沒有,飛著的倒有
倉老鼠問老鴰去借糧———守著的沒有,飛著的倒有
鴰:犵狌ā。
倉老鼠:藏在糧倉里的老鼠。
老鴰:烏鴉。
指借東西找錯人。
弄出故事來
撮傀儡子解包被———弄出故事來
撮:用手指捏住東西拿起來。
傀儡子:傀儡,舊稱木偶戲里的木頭人。
包被:指包住木偶的布。
本指木偶表演藝人將包被打開,取出木偶,開始演出木偶戲,轉指引出一些事情來。
弄假成真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指本來假意做作,結果卻變成了真事。
事本《三國演義》第五回描寫:東吳孫權為了向劉備討回荊州,采用周瑜的計謀,假稱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將劉備騙到東吳,扣作人質。
劉備按諸葛亮的對策行一事,到東吳后不僅成了婚,還攜孫夫人逃出東吳回到荊州。
壞了酸
老西兒跺腳———壞了酸
老西兒:舊時對山西人的俗稱。
跺腳:表示著急。
酸:指代醋,醋是山西特產。
本指“老西兒”跺腳著急,是因為做壞了醋,轉喻壞了事鬧出亂子或招來禍害。
走了板
說書的唱大鼓———走了板
說書:表演評書、評話、彈詞等。
大鼓:一種曲藝,用韻文演唱故事,夾有少量說白,用鼓、板、三弦等伴奏。
本指說書的在表演大鼓時不合板眼或節拍,轉喻說話脫離主題。
走不穩
吃了醉藥———走不穩
形容做事情左右搖擺,經常出現錯誤。
走兩岔
褲襠里放屁———走兩岔
褲襠里放屁———兩岔
褲襠里放屁———弄到兩岔去了
褲襠里放屁———迸在兩岔去了
褲兜子里放屁———兩岔
褲兜子放屁———弄兩叉去了
兩岔:雙關,本指兩條褲腿分開,轉指走岔或不一致。
指兩個人走岔了,沒能相遇,或想到兩處去了,所說的話題不一致。
走錯了門
道士進廟———走錯了門
買白菜的進花園———走錯了門
屠坊里敬神———摸錯了廟門
和尚廟里借梳子———摸錯門
門:雙關,本指佛寺、花園的大門,轉指門路、門徑。
屠坊:屠宰牲畜的作坊。
比喻沒有找對該去的地方,也指找錯對象。
忒絕后
燒棧道的先生———忒絕后
棧道:在懸崖絕壁上鑿孔架木鋪板而成的一種窄道。
忒:太。
指人斷絕后路,太無遠見。
《漢書·高帝紀上》記載:劉邦入關后,為使項羽放心,表示無東向之意,聽從張良的建議,燒掉棧道。
來不及
八十歲學吹手———來不及
臨老學吹笛———太遲了
吹手:即吹鼓手,舊式婚喪等禮儀中吹奏管樂器的人。
比喻學習某種技藝或從事某項工作錯過了時機,為時已晚。
找錯了地方
爺墳頭哭一媽一———找錯了地方
擔水向河頭賣———找錯了地方
尼姑庵里借梳子———找錯門
拜佛進了呂祖廟———找錯了門
拜佛到了天主堂———找錯了廟門
呂祖:即呂洞賓,相傳為唐京兆人,名巖,號純一陽一子,道教正一陽一派尊為祖師,俗稱呂祖。
呂祖廟,即供奉、祭祀呂洞賓的道觀。
譏諷人找錯了地方。
找錯對頭了
蚊子叮菩薩———找錯對頭了
造屋請箍桶匠———找錯人了
蚊子吃菩薩———認錯人
蚊子叮佛爺———看錯了人
譏諷人找錯了人或對象。
抖摟啥
買把韭菜不摘———抖摟啥
抖摟:雙關,本指使韭菜上的泥土等落下來,轉指亮出底細。
采用反問語氣。
指不該把底細抖出來。
時機不對
十冬臘月打魚———時機不對
十冬臘月:指農歷十月至十二月這一段時間,這是一年里天氣最冷的時候。
在寒冷的冬天,冰封雪蓋,很不適宜打魚。
指做事未能抓住良好的時機。
沒病找病
王麻子的膏藥———沒病找病
王麻子:泛指舊時賣假藥、劣藥的江湖醫生。
本指王麻子的膏藥不是好藥,貼上治不好病反會惹上病,比喻沒事找事,自找麻煩。
驢唇不對馬嘴
問官答花———驢唇不對馬嘴
問的是“官”,答的是“花”。
比喻答非所問,或把毫不相干的東西胡亂拉扯在一起。
抬得不應該
老母豬坐轎———抬得不應該
比喻抬舉了不應該抬舉的人。
非壞事不可
孫悟空守蟠桃園———非壞事不可
《西游記》第五回描寫:孫悟空奉玉帝點差,代管王母一娘一一娘一的蟠桃園,把好桃子都偷吃了,攪亂了王母一娘一一娘一的蟠桃大會。
指必定會把事情搞壞。
舍近求遠
舍下灶王拜山神———舍近求遠
舍下灶王一爺去拜山神———舍近求遠
摔灶王拜山神———舍近求遠
灶王:即灶神,迷信的人在灶邊供的神。
山神:傳說中掌管山的神。
舍棄近的去尋求遠的,指做事走了彎路。
凈叉(差)
掃帚頂門———凈叉(差)
叉:諧“差”。
掃帚用竹枝等扎成,有很多叉。
指經常出差錯或事故。
河(何)苦
河邊洗黃連———河(何)苦
黃連: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一莖一味苦,可入藥。
河:諧“何”。
在河邊洗黃連,河水會變苦。
指何必自尋煩惱。
用反問語氣,表示某種做法不值得。
話里出來一毛一病
嘴巴走了火———話里出來一毛一病
指言語不慎,出了差錯。
經不起搖擺
狗尾巴上的露水———經不起搖擺
本指狗尾巴一搖,
是鑼鼓打得不緊
猴子不上竿———是鑼鼓打得不緊
比喻事情沒有辦成,是因為措施不夠得力。
貴賤也不自量
拿著趕狗棒兒罵皇帝———貴賤也不自量
趕狗棒兒:乞丐要飯時打狗用的木棍。
貴賤:指身分或地位的高貴和卑微。
本指乞丐罵皇帝,是以賤凌貴,不自量力,轉譏人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身分,做出出格的事。
拜神撞著鬼了
七月半進廟———拜神撞著鬼了
七月半:指夏歷七月十五日,迷信以這一天為鬼節,進廟拜神會碰到鬼。
比喻時機沒有選好,本想求人幫忙卻碰到了壞事的人。
怎么看怎么歪
從斜門縫看人———怎么看怎么歪
指責人觀察的角度不對,總是歪曲了別人的形象。
總有破損
挑玻璃貨擔子摔跤———總有破損
挑玻璃貨擔子摔跤———總是有破損的
本指玻璃貨擔摔倒地上,肯定有破損的東西,轉指做某事必然會招致傷害或損失。
差壺
尿鱉子打酒———差壺
尿鱉子:夜壺。
差壺:指把夜壺錯當成酒壺。
比喻搞錯了。
誤了三春
現上轎現扎耳朵眼兒———誤了三春
正月十五貼對子———晚八春
三春:春季的三個月,指大好時光。
對子:對聯。
八春:指好的機會或時光。
指耽誤了時間,延誤了時機。
埋沒了人才
把狀元關到門背后———埋沒了人才
狀元:科舉時代的一種稱號,元代以后稱殿試一甲第一名,借指出色的人才。
指錯把人才閑置不用或使用不當。
砸鍋
灶王一爺扔石頭———砸鍋
灶王一爺栽跟頭———砸鍋
灶膛里掄錘———砸鍋
秤砣掉在瓦釜里———砸了鍋
本指把鍋砸爛,轉指把事情辦糟了。
倒幫忙
抱著柴禾救火———倒幫忙
柴禾:作燃料用的柴木、雜草等。
倒幫忙:即幫倒忙,形式上幫忙而實際上給添了麻煩。
指幫忙因不得法而擴大了災害或增添了麻煩。
離了蹄(題)
胳膝蓋上釘掌———離了蹄(題)
馬腿上釘掌子———離蹄(題)遠
膝蓋上掛掌———離蹄(題)差遠
胳膝蓋:方言,膝蓋,也寫作“圪膝蓋”、“肐膝蓋”、“磕膝蓋”等。
釘掌:在馬、驢、騾子的蹄子上釘上馬蹄鐵。
蹄:諧“題”。
離開了蹄子在驢馬膝上釘掌,比喻離開了所談論的話題。
離板
灶王一爺打筋斗———離板
板:本指神龕,轉指說話做事的譜兒。
本指灶神離開了神龕,轉指說話做事偏離了正題,或離譜。
常用于指責。
悔之已晚
臨渴掘井———悔之已晚
比喻事到臨頭才想辦法,后悔也來不及了。
啥都是倒的
腦袋頂著地上觀風景———啥都是倒的
比喻失去了判斷是非的正確標準,看什么都是顛倒過來的。
做了糊涂事
抓起紅土當朱砂———做了糊涂事
朱砂:一種紅色或棕紅色的礦物,又叫丹砂,可煉汞、制顏料。
指不分是非,做了錯事。
得不償失
殺雞取蛋打鹿鋸茸———得不償失
燒香引了鬼來———得不償失
指得到的抵不上失去的。
短眼睛
蝸牛撞大樹———短眼睛
指目光短淺,看錯了人或事。
想偏了心
歪著枕頭睡覺———想偏了心
側歪身一子睡覺———想偏了心
做夢挖元寶———想偏心
側歪:方言,傾斜。
本指心臟偏向一邊,轉譏人胡思亂想,打錯了主意。
搞到夾層里去
襖子沒绱線———搞到夾層里去
绱:狊犺à狀ɡ。
襖子:指有里子的上衣。
绱線:把里和面用線縫合起來。
本指手或其他東西容易進入襖子的夾層里,轉喻弄錯了事情,或理解錯了意思。
錯了
魯肅上了孔明的船———錯了
魯肅:字子敬,三國時東吳謀士。
孔明: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字。
本指魯肅上錯了船,轉指人做錯了事。
錯上加錯
錯公穿了錯婆鞋———錯上加錯
指原有的錯誤尚未改正,又犯了新的錯誤。
錯打了算盤
三八二十三———錯打了算盤
九九八十二———算錯賬了
三乘八本是二十四,九九應該是八十一。
比喻打錯了主意。
錯過時機
鳥過拉彈弓———錯過時機
彈:犱à狀。
彈弓:用彈力發射彈丸的一種弓,多用來打鳥。
比喻在做事過程中錯失良機。
錯放了頭
牛頭安在羊身上———錯放了頭
比喻弄錯了對象或弄錯了事實。
錯睜了眼
小鷂子拿刺猬———錯睜了眼
鷂子:雀鷹,一種猛禽,比鷹小,捕食小鳥。
本指鷂子錯把刺猬當成了小鳥,轉指眼力不行,認錯了人。
滿擰
猴子吃麻花———滿擰
擰:狀ǐ狀犵。
麻花:一種把兩三股條狀面擰在一起的油炸食品。
滿擰:方言,完全相反。
本指擰麻花,轉指顛倒是非,也指完全弄顛倒或弄錯了。
算找到地方了
老鼠窟窿藏糧———算找到地方了
后一句為反語。
把糧食藏在老鼠洞里,是找錯了地方。
指沒有找對地方或人。
漏洞百出
米篩子打水———漏洞百出
篩子當水桶———漏洞百出
劣手仿造的古董———破綻百出
米篩子:專門用來篩下米粒的一種篩子。
比喻說話做事紕漏、破綻或不合情理之處很多。
撞錯了路
沒頭烏蠅———撞錯了路
烏蠅:方言,蜻蜓。
指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犯了錯誤。
嘴巴關不住
缺門牙的———嘴巴關不住
指心里存不住話,保不住密。
糟糕
雞刨糍粑———糟糕
糍粑:犮í犫ā。
糍粑:糯米搗碎后做成的食品,很軟,像糕。
本指雞糟蹋了糕,轉指情況很嚴重,或把事情弄得很壞。
翻拙弄巧
袍子搗個大夾襖———翻拙弄巧
袍子:中式上衣,長可過膝。
搗:倒騰,改做。
夾襖:中式短上衣。
指人耍弄小聰明,結果把好事給辦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