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文化,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非遺技藝,走過漫長的歲月仍風韻不減,代表著一代人、代代人的文化記憶。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的“代言人”,更是融入當下生活的“發聲者”。
為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實現非遺“活態”傳承,濟南市槐蔭區南辛學校緊緊圍繞全面貫徹落實《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關于綜合實踐活動的精神以及2019年《槐蔭區中小學生研學旅行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以綜合為特征,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讓隊員們感受到非遺的樂趣,做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傳播者。
分層分主題自選合學
圖片
禮行衣冠 漢服漢禮
禮
● 漢服“始于皇帝,備于堯舜”,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的體現,其不僅表現了漢族的染織繡等杰出工藝和服飾美學,更是承載著華夏禮儀文化。
● 同學們身著漢服,在書卷和筆架的陪伴下認真聆聽著老師講解中國國學傳統文化并親身實踐,在傳統禮儀的熏陶中感悟中華文脈。
中華美韻 繩藝編織
編
● “上古無文字,結繩以記事。”繩編是一種古老的編織技術,用各色繩線和各式編法,編出形式多樣的具有自然氣息和吉祥寓意的飾物。
● 同學們認真的將手中的彩繩系成一個個繩結,感受中華文化中的美好寓意。
古色古香 古籍線裝書
線
● 線裝書又稱古線裝,產成于宋代,是中國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它的加工工藝與制作方法有著嚴格的步驟與流程,材料也極為考究,是中華古老文明的重要象征。
● 同學們全神貫注地聽老師講解線裝的步驟,然后穿針、引線,隊員們臉上興奮的表情,不僅是因為裝幀了屬于自己的一部線裝書,更是因為在親自動手引過一針一線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古線裝中濃厚典雅的文化氣息。
版痕留韻 傳統拓印
印
● 拓印是對雕刻的或石刻的表面的手工復制品,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正因有了拓印藝術,許多中國古文化的奇葩得以更精致、更完善的展現在世人面前。
● 同學們嚴謹地濡濕拓紙、覆上毛氈、輕椎緩敲,最后利用撲墨拓的方法,將中國傳統紋樣從木板上拓印下來。隊員們仔細地端詳著手中的傳拓作品,感慨道:“這真像是古代的照相機和打印機啊!”
民間藝術 剪紙畫
剪
● 剪紙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是附合中國民間習俗的必不可少的一種藝術活動。人們往往通過諧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煉、概括自然形態,利用鏤空,構成美麗的圖案,具有濃厚的集體型特征。
● 同學們看到屏幕上豐富有趣的剪紙作品,不禁連連贊嘆我國傳統民間藝術的生機與靈動。于是,他們也拿起剪刀,體會著粗獷又細膩的剪紙藝術。
食里飄香 傳統美食
食
● 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在道德觀念、文化藝術、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和中國飲食文化。這不僅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象征,更是世界美食的寶庫。
● 同學們利用由中國傳統的吉祥福壽元素制成的模具,制作了精美香甜的傳統糕點,在濃濃的麥香中喚起對祖國大地的熱愛。
●當前,非遺傳承的重要課題是同步時代發展的節奏,讓非遺融入生活成為必需品,讓傳統文化更親民。
● 隊員們通過豐富的手造研學活動,切實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工匠精神、手造藝術。他們也從少年兒童的角度出發,將學習到的手工藝運用到永生花、冰箱貼等現代文化產品的制作上。
非遺的每一次精彩亮相、每一次引人矚目,既是人們對技藝之美、匠心之美的再認識,對傳統之美、生活之美的再感知,也是感悟中華文脈、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
本次“手造研學”主題活動根據隊員們的成長規律和特點,設計實施不同年齡段的研學課程。不僅培養了隊員們的觀察能力與手眼協調能力,也使他們近距離的感受到了中國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通過親手實踐與創造,激發了隊員們對于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了隊員們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