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精神成長與專業發展,離不開高品位閱讀的滋養。這個學期,平安中心小學積極營造濃郁的書香文化,繼續開展教師“啃讀”活動。一卷在手,書香滿懷,教師們在靜謐的閱讀時光中享受字里行間的美好,共赴一場與書為伴的精神旅行。
——前言
閱讀是向內的滋養,是希望的撒播,更是思想的覺醒。寒假中我讀了《教育的100種可能》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李鎮西,一位長期擔任班主任和語文教師的教育者。這本書用36個學生的成長故事,展現了教育的100種可能。這些學生中有的來自他大學畢業后所帶的第一個班,也有的來自他退休前教的最后一個班。他們之中有教師、醫生、空姐、飛行員、藝術家,也有火鍋店老板、足球教練、搖滾歌手等。
圖片
李老師的這本書不僅是幾百頁文字,還有很多老照片,以及和學生的書信文字。通過這些資料,我看到的是李老師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多彩的班主任生涯。他一直保存和學生溝通的資料,這一點對我啟發很大。
在平時的工作中,我也喜歡用手機記錄孩子們成長的每一個瞬間。保留學生成長的痕跡,既可以幫助學生不斷成長,又可以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我們的學生不一定都要成為工程師、科學家和藝術家,可是所有人都要成為丈夫、妻子。假如我們按照重要程度培養人的話,那么培養丈夫、妻子、父親、母親永遠是第一位的。
在平時和家長的交流中,有的家長抱怨,天天在家教,孩子就是學不會。我也和家長探討了這個樣一個問題:是不是只有孩子考上北大、清華,考上名牌大學,才算教育的成功?我認為,所謂的成功沒有標準答案,孩子成為人中龍鳳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他性格開朗活潑,道德品質良好,能夠孝敬父母,尊敬長輩,他熱愛生活,他很健康很快樂,這難道不是一種成功嗎?我所希望的是,我們的孩子能夠像李老師未來班的孩子一樣,將來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能夠成為了正直、善良、向上的人。
我相信“教育的100種可能”。每個學生都有無限的發展可能,每位教師都會對學生產生不可估量影響。我會以李老師為榜樣,注重與學生心靈的溝通,尊重學生個性的發展,用我的愛,去激發學生無限的可能,使學生都具有完整的人格,又有獨特的幸福與成功。